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陈安 《海峡科学》2007,(9):125-126
家、园的密切配合,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已成为众多幼教工作人员的共识。现在,家、园联系形式很丰富,有家长联系栏、家访、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助教、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问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家长可以分享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儿童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家长自身修养如何,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和成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柳州市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柳州市的4个社区,以家中有1~6岁儿童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家长2546名。结果52.71%的家长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100%的家长都认同营养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性;82.80%的家长每天都给喝奶或奶制品。结论对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加强营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时下,有些学校的老师。似乎觉得与家长沟通已是一种多余的事情,只要学生在学校犯了错,就让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来校已成为不少学校老师教育的家常便饭。而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老师家访”却几乎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有些家长戏称的“家长校访”。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失当。分析家庭教育失当的不同类型对青少年犯罪造成的影响,以优化家庭教育的成长环境为切入点,从普及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提升科学教育方法、明确家长法律责任等方面寻找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有些研究发现,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越好.本文主要调查探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考查的项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的.择业倾向(这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7.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父母的影子。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资源,使学校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家长学校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是江苏省优秀家长示范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新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和信任,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关爱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家长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资源。本文以幼儿教育中家长助教活动的具体做法来说明家长助教活动给幼儿教育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燕 《科技信息》2009,(22):239-239
不少调查表明,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孩子对家人的亲情流失就已经开始了,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距离与隔阂。作为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现状不能无动于衷。本文阐述了教师如何通过布置活动,利用有效的家校沟通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从了解家长到感受家长对自己的付出,最后能理解他们,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10.
陶霖 《科技信息》2010,(1):225-225
教育清单是指由家长或幼儿园制定的有关7岁儿童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的认知清单,为成人提供检验教育状态成效的对照袁。调查显示.我国家长对教育清单了解较少,但了解这一概念后大部分愿意实施。本文提出了教育清单制定的一般标准,并尝试提供了认知教育清单的范本,以期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家园共育,正确面对隔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隔辈教育走出特色!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今,在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愈加紧密。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掌握孩子情况,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方面,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长资料中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家长的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家校之间的合作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在中小学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提高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水平,意义重大。美国的法律法规中对家长教育有一系列相关的规定,美国的中小学、家长教师联合会和其它的社会组织都积极开展了家长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了家长教育和培训的健康快速发展。文章介绍并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期对我国中小学家长教育、培训的发展及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5.
刘彤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73-173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的家长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学前儿童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是对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化学方面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希望能给家长和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孩子们有个成功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比任何一位教师都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成长情况。面对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要时期的初中生,虽然说学校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但是如果家长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艳 《榆林科技》2007,(6):58-59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单纯靠学校,靠老师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必须要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学生阅读社会的第一本教科书,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家长自身修养如何,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和成败。  相似文献   

19.
余娉 《世界博览》2010,(6):48-50
新学期伊始,一些年轻的家长还在为孩子上幼儿园发愁。从1993年至今,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1.3%。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幼儿教育不仅是家长的难题,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家长的困境3月,又是一年开学时。有些家长仍在为孩子上“学”而担忧:孩子已经三岁,达到入园年龄,却找不到幼儿园上。“人园难、难于上大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