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性是被男权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他者”。作为失语的“他者”,女性寻求真我成长的过程注定是辗转曲折的。而男权社会强大的话语权消解了女性追求自我的努力。女性的成长实际上是主流社会对其收煽的过程。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佛洛斯河磨房》中女主人公玛姬在父权社会中寻找身份之旅失败的强大社会根源:在父权社会语境中.玛姬是被“他者化”了的客体,注定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身份,回归自然才是女性自我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2.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3.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4.
《飞蛾之死》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后期的一部作品,全文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文中所体现的"小生命"与"大生命"、小"我"与大"我"、死与生三个方面的对比和融合,进一步挖掘作者借助对飞蛾之死的描述赞美生命的强大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福柯的大书《词与物》的问世,“人之死”似乎已成为一个风靡当今西方世界的口号。然而,语境中的“人之死”实际上有着独属于它自身的某种深刻的含义。这里的“人”指的并非抽象的作为人类的人类,而是特指由现代认识型所形构的人;这个古怪的命题当然也不是要陈词滥调地指明某个自然意义上的存在事实,而是表征出一个神话诗学性质的心灵期许。它是一个“通灵者”基于自己对现代世界的心灵排斥而“打赌”于未来的“诗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文学情结“美国梦”的角度 ,通过威利·洛曼“美国梦”的幻灭 ,对儿子希望的破灭、他的自杀悲剧对家庭造成的悲剧影响的精神分析及剧本的结构分析 ,说明了他的自杀悲剧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 ,为“美国梦”唱出了一曲深沉的悲歌。  相似文献   

7.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被称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对当代文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涉猎诸多方面:媒介传播、文化身份、文化差异、文化认同与族裔散居、种族与族性、社会与权力等等。在他几十年的文化研究中虽然有过诸多的转向和焦点,但对他者身份的源起和构建研究始终是一个不悖的原点。霍尔从自身的他者身份开始,探究了他者身份形成的实质是意识形态,而多元文化和文化表征及实践则是他者构建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关于"写文化"的方法自觉,给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迪。文章以三个研究案例的故事,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人类学在文化表现上强调多元的、互动的复杂视点,捕捉族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就解构了以往的权力话语和精英写作的单一性和绝对合法性,预示着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所带来的再经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影片《最后的决斗》中,通过别样的叙事手法、角色呈现、主题展示,完善其女性形象的塑造技巧。影片巧妙地运用三幕式架构的叙述视角,借助“罗生门”式的非线性复调叙事,将故事从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展开对比,暗示出最后“决斗”的虚伪。同时,采用隐喻和象征等手段,诠释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是如何被符号化定义的;从“他者”的依附、“他者”的失语与“他者”的反抗三个方面,揭示出女性“他者”命运的悲剧主题。这些技巧,为华语电影女性形象立体化与多元化的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带来了读者的解放与自由,但读者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文本之死".文本也在"作者之死"后获得了独立地位,焕发着独立后的生命力,产生了独立后的存在意义文本的多极意义与诗性意义.确认文本的独立性不仅保证了读者的自由,也将带来作者的复活.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主人公伊凡在与死亡面对面的对话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开始了对生活的思索和生命意义的追问,在参透了“向死存在”的实存状态的真理以后,终于从“沉沦”中解脱出来,并在领悟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之爱的终极关怀中保持了生命的尊严,获得了精神的重生。  相似文献   

12.
胡忠青 《科技信息》2010,(8):151-151
纳丁·戈迪默的小说《我儿子的故事》讲述一个和睦的黑人家庭在种族隔离制度和父权制下走向解体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转变揭示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的生存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聚居在中越边境线附近地区的京族人,长期以来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而以一种他者的身份生活在地方社会的边缘地带。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京族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过,被认为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的京族人,仍然不断运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来强化族群认同,以维持其他者地位。其不仅凝结了当地人深厚的根基性情结,同时也是其在社会资源博弈上的一种策略性安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话剧的源头,早期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它首先冲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并试图建立以人物死去为结局的反团圆结局,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悲剧意识的觉醒.从“团圆之趣”到“人物之死”,传统戏剧的圆形结构被突破了,人们对戏剧乃至叙事文学的鉴赏情趣发生了改变。早期戏剧为现代悲剧的崛起作出了勇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死"义的委婉表达在《红楼梦》中广泛运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宗教信仰及神话、等级差别对死亡委婉语有明显的影响。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红楼梦》中"死"义的各种委婉表达及其英译。"死"义委婉语的常见译法有直译后另加注释、译成英语委婉语及直接省译等。  相似文献   

17.
关竣元 《科技资讯》2014,(31):196-196
该文为大家讲了"蝴蝶效应"的内容,由来,并举例说明。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偶尔振动一下翅膀,也许就会引起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蝴蝶效应"始出于混沌学,它本是混沌学中一个概念,原指一种混乱的,杂乱无章的现象。本文又举出了楚吴战争和鸦片战争两个具体实例来对"蝴蝶效应"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悲剧作品,本文从该剧两个悲剧人物艾伦和布兰奇着手,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有关同一者和他者的理论,分析艾伦的死和布兰奇的疯癫的原因,从而展示这篇剧作实质上是一篇他者的受难史,一首他者的悲歌。  相似文献   

19.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艺术高峰。作品中描写了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构成了《聊斋志异》作品中最亮丽,最有魅力的部分。在近五百篇小说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就接近二百篇。其中有一批贤德类女性,如林氏、颜氏、庚娘、细柳、珊瑚等都是作者尽力刻画的贤妻形象。在男性看来,她们的确很贤德,因为她们符合男性所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去认真分析她们的处境,会发现她们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贤德类女性形象加以分析,来阐述她们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20.
龚高叶 《科技信息》2007,(19):204-204
对新移民女性来说,异国的生存处境相比国内女性更加复杂艰难,而过往的研究者往往忽视甚至忽略了她们,或仅将其与男性移民等同视之,在男权话语占主导地位的批评模式下,她们在被男性和异域文化双重边缘化后再次遭遇批评话语的疏离,也使得其言说自身的能力变得更加微薄和难以辨认。《红罗裙》和《约会》即为个中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