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三角洲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2019年《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了重要部署.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城市发展现状的研究与高质量内涵的理解,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了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权重法,对长三角27个城市22个评价指标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最高,其次是绍兴和杭州,与其他城市比较,这三个城市发展质量表现出较大差异,说明长三角城市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鉴于此,本文最后给出了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为发展龙头的山东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20年山东省16地市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两大系统的时空耦合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生态保护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37上升到2020年的0.90,2014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反超生态保护水平的转折点;省内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中部隆起的分布格局,沿海地区以及省会城市高于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城市,且研究时段内部分地市耦合协调等级波动较大.最后,从发挥本地区优势,加强地区间合作和增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经济差距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厘清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指数测算模型测度了201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用专利授权数刻画城市创新能力,利用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差距、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在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下,部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经济差距的存在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安徽地区与长三角边缘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差距带来的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间接影响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对城市在制定经济政策、缩小经济差距、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地理单元,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未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开展京津冀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对丰富和发展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模式、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基于我国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ndrinos-Sonis模型从竞合角度分析2006~2020年京津冀区域的协同状况,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天津的“头部”特征显著,但整体差距呈缩小趋势;第二,京津冀区域内51.2%的城市以竞争关系为主,协同水平仍有待提高;第三,京津冀区域的合作互动主要发生在高水平城市与低水平城市之间,竞争互动主要发生在经济实力较为相似的城市之间,河北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互动较为频繁;最后,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市引领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引领低水平城市发展的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重庆三峡库区(以下简称库区)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阐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绩效、经济结构、开放创新、绿色环保、社会共享等5个方面构建了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库区有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有关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2018年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各区县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均值仅0.269 2,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呈“库尾高,库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表现为由库腹向库尾逐渐递增的趋势。2) 高质量发展各分项指数差异明显,经济绩效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开放创新指数和社会共享指数较低,绿色环保指数较高,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较大。3) 对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为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占比、森林覆盖率、适龄劳动力数量、人口城镇化率、坡度、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等,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表现为双因子和非线性增强。【结论】研究成果初步展示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有关库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它们的影响力,为库区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分析评价中国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寻找影响养老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选取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2016—2020年期间的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社会保障水平、养老服务能力、社会支持力度3个一级指标在内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十三五”期间中国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取得质的突破,但各省份之间的综合评价水平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大社区对养老的支持力度,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建威  王娜  冷雪雯 《甘肃科技》2023,(10):80-85+103
研究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测算兰州市各区县综合得分;采用泰尔指数分析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来源;最后使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兰州市三县五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市辖区发展水平优于外围县发展水平,但仍存在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全市、市辖区及外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不存在σ收敛特征,兰州市及市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条件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的梳理,既能为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能更好地指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词,在CNKI期刊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22年11月19日),结果表明:我国关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集中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水平评价、驱动因素、发展路径等方面.今后应加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方法、不同地域范围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医疗5个子系统(含21个指标)组成的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和ArcGIS软件分析健康城市建设时空变化.结果表明,6个中心城市2010,2015,2020年的健康城市建设综合指数从高到低为怀化市、吉首市、黔江区、铜仁市、张家界市、恩施市;时间维度上,铜仁市排名提升较大,恩施市排名一直处于下游,张家界市排名起初下降、后有回升,吉首市、怀化市排名一直稳定在前三,黔江区排名一直处于中游;空间表现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医疗5个子系统建设水平略显差异,整体格局由“西北低,东南高”转向,“北部低,南部高”,最终变为“东北低,西南高”的格局.为了促进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6个中心城市的健康城市建设时空变化结果,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医疗5个方面提出提升各城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和同步发展指数等评价模型方法,基于广西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析2015—2019年广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现出“有升有降,年际上下波动”的态势;空间演变表现为“整体水平不高,先升后降,变化幅度小”的特征;时间演变表现为“整体差异明显,落差巨大,断崖式分层”的特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旅游产业的相似.“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均为拮抗耦合状态,整体上表现为“步调大体一致,水平基本相同”的特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年际变化较为稳定,空间演变表现为中度失调类型,时间演变显示南宁与桂林属于勉强协调,其余城市分别表现为各种程度的失调状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变特征表明两者基本同步发展,时间演变表明,南宁、柳州、钦州、贵港和玉林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桂林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先于经济发展,其余各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1.
李春彦 《甘肃科技》2022,(17):61-66
本研究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了甘肃省2010—2019年各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各州市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与甘肃北部和黄河流域的城市相比,甘肃南部和山区的城市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规模低、开放经济水平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问题。因此,实现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既要考虑量也要考虑质,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也要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分析了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使用熵权法构建出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中国18个发达城市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对2个指标体系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发达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仍不平衡,不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在中国发达城市之中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针对中国发达城市中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深度剖析影响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空经济影响因素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港产城"融合视角,从空港建设、产业结构、城市发展3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实证结果表明:①机场客运服务能力、城市技术创新、城市经济水平和产业规模对河南省临空经济具有正向作用;②城市专业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对我国30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明,数字普惠金融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差异.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该研究建议,未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当推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经济成果人人共享.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异质性与收敛性,本文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民生、对外开放”五大领域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级数法测度2007—2019年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及收敛模型分别考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分布、差异来源和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有所加剧,而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东部海洋经济圈存在σ收敛,而全国及北部、南部海洋经济圈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海洋经济圈存在绝对β收敛,并且条件β收敛也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绿色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必然选择.从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和绿色创新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出各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排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水平参差...  相似文献   

18.
旅游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识别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SBM-DEA模型,对2007—2018年黄河流域98个地级市城市旅游效率进行测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网络特征与演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空间网络整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发展速度缓慢;空间网络中核心城市多位于中下游,上游城市基本处于“孤岛”状态.2) 空间网络集聚模式表现为“局部聚集,全局松散”形态,网络核心区扩散效应不稳定且范围有限,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3) 地理空间邻近、旅游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空间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提出,应从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层次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区域城市网络的分层网络发展路径,并促进旅游发展要素的一体化建设与升级.  相似文献   

19.
“211”“985”建设的重点高校是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领头院校,探究其优质科研成果产出绩效水平,对推进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体现高质量科研产出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DEA模型对“双一流”建设领头院校的2015—2016年科研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双一流”建设实施前后领头院校的高质量科研效率水平提升幅度较小,大部分院校虽然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无效水平,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说明“双一流”建设实施成果初步有效但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据此提出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创新激励体制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