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雌性小鼠孕哺期摄入不同脂肪含量牛乳中氧化蛋白质对其子代小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对全脂乳、低脂乳进行氧化修饰,测定羰基、巯基含量。雌、雄鼠合笼成功后,雌鼠孕哺期饲喂含氧化乳蛋白的日粮,子代小鼠3周龄后断乳,测定子代小鼠机体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与未经加热氧化的牛乳相比,经氧化修饰,全脂组和低脂组的羰基含量上升、巯基含量下降;全脂组与低脂组相比,全脂组羰基含量比低脂组高、巯基含量比低脂组低。与饲喂未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雌性小鼠相比,饲喂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全脂组与低脂组的雌性小鼠所生育及乳喂的子代小鼠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上升;全脂组抗氧化酶活力(CAT、SOD)比低脂组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比低脂组高。研究表明,给孕哺期小鼠饲喂全脂和低脂氧化乳蛋白日粮,均影响其子代小鼠机体氧化还原状态。且牛乳中脂肪含量越高,蛋白质氧化程度越高,子代小鼠抗氧化防御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2.
在无鱼粉日粮基础上 ,添加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限制性氨基酸组成的全价饲料饲喂小鼠 ,其小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都有所提高 ,表明复合添加剂提高了无鱼粉日粮的质量 ,豆粕—血肉骨粉—复合添加剂型饲料可以有效地用于饲喂繁殖生产小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中草药制剂对雌性比格犬繁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l一2岁雌性比格犬24只,随机分为雌性实 验组和雌性空白对照组。雌性实验组比格犬饲喂基础日粮和复合中草药制剂,雌性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组均采 用重复配种方式进行配种,统计各组雌性比格犬的发情率、受孕率、产仔率以及平均每窝产仔数。结果雌性实验组与空 白对照组相比较,雌性比格犬的发情率由66.67%提高到100%;受孕率由71.43%提高到91.67%;产仔率由80.00%提高 到90.91%;平均产仔数由6.80只提高到lo.18只。结论复合中草药制剂能显著地提高雌性比格犬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4.
将育成鸡(四月龄)公80只母16只均分为4组,按其营养需要设一基础日粮。分别用4%,8%,12%的蚕沙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麦麸,经一个月的饲喂试验,与对照组比较,以4%蚕沙组增重效果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用适量蚕沙替代麦麸饲喂育成鸡,适口性好,无任何不良表现,对育成鸡生长还有明显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香菇多糖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香菇多糖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择400只170日龄健康农大褐三号种鸡,随机分成5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B组饲喂基础日粮+香菇多糖150,g/t日粮,C组饲喂基础日粮+香菇多糖50,g/t日粮,D组饲喂基础日粮+香菇多糖100,g/t日粮,E组饲喂基础日粮+香菇多糖200,g/t日粮。进行为期3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50,g/t、150,g/t、200,g/t组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添加香菇多糖),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添加200,g/t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4组雏鸡7-21d龄分别饲喂大麦基础日粮,玉米基础日粮,大麦基础日粮加0.1%Biokyowa酶,大麦基础日粮加0.2%国产酶Ⅰ,21d龄宰杀取样,结果表明:饲喂大麦基础日粮的雏鸡与饲喂玉米基础日粮的雏鸡相比,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力较高,而乳糖酶和海藻糖知力则较低。  相似文献   

7.
根据Yukiko Y.Maeda等报导,香菇多糖注射入ICR纯系小鼠后,当小鼠血清中的α和β球蛋白的量显著增加时,其小鼠肿瘤显著地被抑制。我们用南京老山制药厂人工栽培的香菇菌丝体提取的香菇多糖,对ICR纯系雌性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五天后,眼眶取血制备血清,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析血清蛋白成份,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明显增加小鼠血清中的α β球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p<0.01),由此说明,南京老山制药厂栽培的香菇菌丝体提取的香菇多糖可能对ICR纯系雌性小鼠具有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饮用某矿泉水对lCR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同一饲养条 件下,给不同组别的小鼠分别饮用矿泉水和城市居民饮用水,比较两组小鼠子代的相关生理生代指标。结果饮 用某矿泉水对ICR小鼠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红细胞有影响。其脏器系数、血糖和血脂没有影响。结论饮用该矿泉 水使雌性ICR小鼠血小板数量降低;使雄性ICR小鼠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增加,红细胞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短期热应激对小鼠体质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92只4周龄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对照组26只小鼠饲养于屏障环境内;热应激组66只小鼠,每天分两批将其放入42℃的生化培养箱中热应激3h,热应激期间小鼠自由采食和饮水,热应激结束后将小鼠放回屏障环境.重复4周,期间每隔一周随机取对照组和热应...  相似文献   

10.
添加了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对换羽期母鸡产蛋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禁食诱发商品蛋鸡换羽,在禁食后的换羽期饲喂添加了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以此来测定这类日粮是否可以取代高蛋白日粮。 整个研究过程分3个试验,每个试验分出不同的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所用低蛋白日粮(8.2%CP)是以玉米为主要成份的基础日粮(以下简称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种或多种氨基酸构成不同的日粮处理,以16%CP为玉米——豆粉日粮(以下简称高蛋白日粮)作阳性对照。 在3个试验中,饲喂高蛋白日粮的处理组,产蛋率和体重的恢复都比饲喂基础日粮的处理组快。在试验1中,与基础日粮处理组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蛋氨酸和赖氨的日粮处理组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8种氨基酸的日粮处理组,都明显地提高了换羽初期的日均产蛋率、日均产蛋重,增加体重和饲料利用率。在试验2中,基础日粮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日粮处理组的日均产蛋率比基础日粮添加了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日粮处理组稍有提高。试验3中,基础日粮添加了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日粮处理组与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苏氨酸的日粮处理组相比,两者的产蛋率无明显差异。添加谷氨酸的日粮处理对产蛋率的影响不一致。经本项研究表明,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后,可获得与高蛋白日粮一样的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产中国林蛙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染色体核型及银带的研究来建筑辽宁产中国林蛙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雌雄差异。核型分析表明,辽宁产中国林蛙有12对染色体,根据相对长度可以分为组:A为相对长度〉10%者;B为相对长度在7%-10%之间者;C为相对长度〈7%者,第11对染色体长臂中部有明显的次缢痕,雌雄个体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花背蟾蜍(Buforaddei)的发声器官进行了初步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林蛙有独立的前杓状软骨和枕声带,而花背蟾蜍则没有上述结构。花背蟾蜍的声带侧部为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并且前端有一对肉质化的纤维小球,喉室末端有一对后膜,而中国林蛙的声带侧部由无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肉质化纤维柱状结构,喉室的末端无后膜结构。前者的声带中部为一对厚度均匀的膜系结构。而后者声带中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林蛙的声囊类型为咽侧内声囊,花背蟾蜍的声囊类型为咽下内声囊。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声带中部的相对长度和宽度分别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的差异。最后,初步分析了喉部结构差异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为揭示蛙科与蟾蜍科叫声特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林蛙幼蛙性别诱导后的性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诱导后雌性幼蛙性腺的组织学特征与自然分化的雌蛙幼蛙性腺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为中国林蛙养殖和性别诱导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豫北太行山区中国林蛙的生境、生活习性、繁殖生态和食性.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种群性比因时而异,产卵期间雌雄性比较小(1/6.16~1/4.50),产卵后雌雄性比有一定的上升(1/3.33~1/2.08),即将开始冬眠时雌雄性比最高(1/1.53).室内和野外自然条件下产卵量有较大差异,室内平均为478粒,野外自然条件下平均为1 079粒.卵粒直径约为1.5~1.8 mm.捕食种类以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居多;有益系数以及食物种类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首次对中国林蛙在华南地区的胚胎后期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环境条件基本适合中国林蛙的胚胎后期发育,较高的温度加快了中国林蛙的胚胎发育进程,但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林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基础和应用两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生长发育、林蛙油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胚胎期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南移至华南地区后胚胎发育期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首次探讨了中国林蛙的性别分化模式.结果证明变迁后的环境对中国林蛙胚胎期的生殖腺发育没有造成不良结果.此结果不但丰富了发育生物学的内容,也为林蛙的南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采集于青海西宁地区产中国林蛙的输卵管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16S rRNA和POMC基因部分序列研究了中国北方林蛙属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后,长度为1148bp,内群变异位点259,简约位点110.利用MP法、ML法和BI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林蛙属物种构成单系群,其中东北种群聚为一支,中国林蛙聚为一支,支持东北林蛙为有效物种.桓仁林蛙和核型为2n=26的林蛙属物种聚为一支,因此不支持核型为2n=24的林蛙形成单系群.桓仁林蛙、昆嵛林蛙、黑龙江林蛙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卫河水对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不同发育期的胚胎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卫河水对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结果表明:中国林蛙胚胎在卫河水原水中不能发育存活;56%浓度的卫河水可使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低浓度(10%、18%、32%)的卫河水能明显抑制胚胎全长和体重的增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畸形率和死亡率影响不大.在研究污染物尤其是低浓度的污染物对中国林蛙胚胎发育毒性时,生长抑制参数是比致死率和畸形率更为敏感的终点参数.卫河水污染严重,存在潜在的致畸变物质,应加速卫河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