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邕江的流量、水位和六个监测断面测定的生化耗氧量,用逐步回归等方法,计算出各断面污染带宽度、污染带流量、污染带生化耗氧量平均浓度;给出了生化耗氧量平均浓度与污染源生化耗氧量浓度、断面过水流量和污染源距离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对预测邕江水质进而控制水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可利用江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势稳定性、岸线利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选取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稳定性江段,建立了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在沿江污染源调查基础上进行污染源概化;对各概化的污染源计算出在设计条件下的污染带分布图,并计算出污染带长、宽随排污量变化曲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长江江苏段的岸线资源稳定性江段进行水质可达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水环境模拟计算边界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大系统多尺度耦合模型基础上,细化黄浦江干流二维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对黄浦江干流水环境模拟计算的影响,认为:黄浦江干流水动力条件主要受上游米市渡边界潮汐流量和下游吴淞口边界潮汐水位的影响,各支流汇人流量(即侧边界)基本不产生影响.黄浦江干流水质主要受上游米市渡来水、沿岸排放污染源的共同影响,其中黄浦江上游松浦大桥断面水质主要受上游米市渡来水的影响;黄浦江干流中游临江、南市水厂断面水质受上游米市渡来水、沿岸排放污染源的共同影响;黄浦江下游杨浦大桥断面水质主要受沿岸排放污染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的河岸镜像问题,采用计算机模拟河流污染带的方法,对一侧镜像模型和两侧镜像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湖南省澧水某段枯水期的水文参数,对一侧镜像模型和两侧镜像模型的污染带进行了模拟,发现一侧镜像模型由于忽略了一个虚源而使河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导致污染带异常;而两侧镜像模型考虑了河岸两侧的两个镜像虚源,从而很好的反映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因此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过程中,应采用两侧镜像的二维水质模型。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质的二维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兰州市西固区黄河段为例,采用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对6个岸边污水排放口及其下游共约15km长的河段水质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非离子氮(NH3)和化学需氧量(CODcr)岸边污染带总长度分别为3020和90m,出现NH3和CODcr污染带最大宽度分别为40和32m。该结果研究河段的水质利用、水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和排污总量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汉江安康段排污口近区污染扩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汉江安康段排污口近区污染扩散规律.方法 采用二维水质模型模拟了汉江上游安康城区段的排污口污染扩散情况,计算了污染带的范围和距离.结果 该段主要有7个排污口,断面水质基本都能满足Ⅲ水质功能类别.得到7个排污口COD污染带总面积为0.085 km2,占该河段流域面积的2.9%.结论 运用模型对水质进行模拟必须以大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后续工作应以实测为依据,及时修正其中参数,使模型能更好地进行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7.
陈炎 《河南科学》2001,19(1):91-93
本文提出在排污总量控制区根据污染源与河流水质的水质模型关系和年度污染物削减量测算出境控制断 面水质年度目标值的公式及上游控制断面超标对下游控制断面影响的剔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二维随机水质模型在模拟污染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二维随机水质模型计算了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建立了多个不确定因素影响时河流污染带长度及水环境容量的概率分布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计算模型对湘江水质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实测值与计算均值相对误差为0.99%~9.12%;该计算模型的概率分布解能够反映任一点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以及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污染带的范围和水环境容量随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技术的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水文水生态、水体污染的来源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百渎港入太湖断面水质的区域进行了控制单元划分,通过控制单元内、外污染源对百渎港断面水质超标贡献率的计算,验证划分结果是否合理.在太湖流域大网格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域水量水质套网格数学模型,并根据设计水文条件和边界水质,建立控制断面水质与其上游的概化排污口污...  相似文献   

10.
阜阳市西清河城区段水质分析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物耗氧量等方面对阜阳市西清河城区段水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在对污染源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项反演是海域水质模型验证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本文根据污染源项和监测点位的地理位置及空间分布将研究海域划分为若干单元,建立海域组合单元水质模型,并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有机结合,提出污染源浓度优化反演的新方法:通过多污染源项设计算例的水质模型计算,构建海域内部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响应集;以数据驱动模型建立监测点同污染源项之间浓度的非线性关系;将实测资料带入非线性关系中,获得多源项匹配关系,进行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研究.以渤海湾海域水质模型7个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为例,采用"孪生"试验验证反演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流域水质趋势分析的研究手段。以太子河干流主要控制性水利工程——葠窝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Kendall检验模型对库区水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及总磷浓度在研究时间段内未出现明显升降趋势,而氨氮浓度则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对流量调节后的各指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可知,葠窝水库水质主要受流域周边地区生活生产废水排放、库区底泥污染物释放等污染源因素影响,河水流量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流域水质趋势分析的研究手段。以太子河干流主要控制性水利工程—葠窝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Kendall检验模型对库区水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及总磷浓度在研究时间段内未出现明显升降趋势,而氨氮浓度则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对流量调节后的各指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可知,葠窝水库水质主要受流域周边地区生活生产废水排放、库区底泥污染物释放等污染源因素影响,河水流量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辽河源头区各污染源对跨界断面影响特点,运用线性叠加原理建立了辽河源头区跨界污染输入响应模型。并以东辽河跨界断面——四双大桥断面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验证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小。由此,该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各污染源对跨界断面的影响,以制定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对孟花段水环境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水沙条件的改变入手,进行了污染源发展趋势预测,然后根据二维水质方程,以工业发展速度、工业污染负荷以及断面背景浓度为预测组合条件,预测了孟花段在2010年水平年CODCr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各种组合条件下CODD浓度均严重超标,为进一步开展水污染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模型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鸣钟  刘琼  买文宁 《河南科学》2006,24(2):264-267
制订污染源控制规划是当前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中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之一.笔者根据物质平衡建立的水质模型,通过采用Visual Basic编程的方法,将入河排污口概化求出概化入河排污口位置;利用影响系数与自净系数和汇流时间关系,通过水质模型的输入响应关系正算,求出目标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拟定的水质目标,反算出达到水质目标时允许排放污染物的量,从而验算区划结果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7.
多数山区河流可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纳污能力,分析计算过程中污染源概化、设计流量和流速、上游本底浓度、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等设计条件和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讨论如何确定设计条件和参数,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水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明天然冲积河流存在极限流速,整理了长江、松花江等20条冲积河流上25个水文站的日均流量、日均水位、实测大断面、日均含沙量等水文资料,利用水流连续性方程,由日均流量和过水断面面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天然冲积河流断面平均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流量后,断面平均流速趋近于一个极限流速。天然冲积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增加过流断面面积使得流速始终低于极限流速。人类活动会影响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说明天然冲积河流存在极限流速,整理了长江、松花江等20条冲积河流上25个水文站的日均流量、日均水位、实测大断面、日均含沙量等水文资料,利用水流连续性方程,由日均流量和过水断面面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天然冲积河流断面平均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流量后,断面平均流速趋近于一个极限流速。天然冲积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增加过流断面面积使得流速始终低于极限流速。人类活动会影响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  相似文献   

20.
以污染源识别问题为例,采用时空全域径向基函数配点法建立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反演模型,通过污染事故发生地下游断面监测数据来反演污染源的排放历史。数值实验表明,反演模型不仅能准确识别一维和二维河流突发性事故中的污染源历史,以及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而且能控制反演解的误差水平与输入测量数据的误差水平保持一致。反演模型应用于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根据下游巴彦港断面硝基苯实测浓度准确反演了上游苏家屯断面硝基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反演浓度峰值误差为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