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及其差异.方法:对比、分析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适能多项指标.结果:体育专业学生肺活量指数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P0.05);体育专业学生安静心率低,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幅度小、恢复快,心脏每搏功大,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两组受试者运动后收缩压变化明显,体育专业学生收缩压恢复更快(P0.001).结论: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心肺适能,获得良好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理工大学6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饮用运动饮料)和对照组(饮用矿泉水),监测健身锻炼过程中,运动饮料对大学生血乳酸(BL)、血糖((GLU)和心率的影响,旨在探讨大学生健身锻炼中是否需要补充运动饮料以及合理的补充方法。结果显示:安静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乳酸、血糖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运动结束后血乳酸含量和心率恢复状况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在同等运动量下,饮用运动饮料能使大学生在健身锻炼过程中保持较好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原储备,降低血乳酸水平,加快心率恢复。  相似文献   

3.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具有增强体质,美化形体,陶冶情操的功能,是一种群众性的健身、健美与娱乐活动。健康体适能是健身的一项重要目标,包含心肺耐力适能、肌力适能、肌耐力适能、柔软性适能和适当的脂肪百分比这五项基本要素。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手段来全面提高这五项体适能,是当前体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广场舞练习前后女性老年健康体适能的变化,探讨广场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作用和原因。选取129名女性老年人(60.8±7.8岁),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练习6个月,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锻炼。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测试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实验前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组健康体适能各指标测试水平均出现增加,其中肺活量指数前后变化幅度最大,为21.4%,除握力指数外,其余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广场舞练习能够提高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有氧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颈总动脉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对40名18~19岁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20人)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20人)进行运动营养与健康讲座,无任何运动干预。实验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试仪采集受试者颈总动脉直径波形和轴心血流速度,运用MATLABR2011b进行编程,计算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经过12周运动干预,两组相比,实验组收缩压(P 0. 05)、心率(P 0. 05)、动态阻力(P 0. 01)、振荡剪切指数(P 0. 05)显著降低;血流量率(P 0. 01)显著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管径和舒张压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说明12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的血压、心率,提高肥胖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且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流量率、外周阻力、振荡剪切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但不能显著改善肥胖青少年颈总动脉管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客观评价"花开中华"民族韵律操的运动强度及健身效果,将60名北京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期为8周,实验组练习"花开中华"民族韵律操,对照组练习目前普及的"七彩阳光"广播体操.使用心率表和三轴加速度计对两种操的运动强度进行测试,并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的体质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男、女生民族韵律操与广播体操练习中,最高心率达到78~81%(HRmax),平均心率为67~68%HRmax,代谢当量(METs)值在4.6~4.8之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百分比(MVPA%)均达到75%以上,且同一性别中,两种操以上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8周干预后,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反应时明显降低(P0.0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花开中华"民族韵律操为中等强度身体活动,8周的民族韵律操练习有助于小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阳光体育”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变化,为选择更加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新疆高校实际的运动项目提供实验依据.以喀什师范学院2011级少数民族学生(共300名,男150名,女150名)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受试者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制定相应处方.研究结果表明,12周“阳光体育”锻炼后所有受试者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指数、肺活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O.05),或极显著性提高(p〈O.01),男生测试组体脂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显著性差异(p〉O.05),女生测试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O.05).表明以中速跑、台阶跑、原地深蹲起、体育游戏为主要形式的运动项目可以显著提高新疆少民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并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喜爱,适合在新疆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经6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40名健康、无锻炼习惯的退休职工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验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6个月、每天一次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LPET/LVET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及P〈0.01);CO、SV及台阶实验指数显著升高(P〈0.05及P〈0.01).结果显示,6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网球专项课12名男生正反手回球落点的准确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彩色分区"练习法,进行了为期10周、每周2次、每次90min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彩色分区"实验前后实验组向固定区域击球的次数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提示,"彩色分区"法能够提高学生向固定区域击球的准确性,且练习效果优于常规练习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新疆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生进行了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生初次上体操课时,男生和女生出现害怕和紧张的心理反应比例较高,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差的比例较低;2)体操教学中影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生心理因素占比例较高的是“动作难度大紧张”;“不信任”的心理因素比例偏低;3)体操课教学对培养体育专业生预期效果显示:“增强心理稳定性”和“提高自控能力”比例偏高。该调查分析,主要是通过体操课教学,改善学生对体操课学习中心里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和增强体育专业学生自我心理素质及其自我健康、社会适应等意识能力,改进体操教学教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发挥体操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改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参加体育课教学的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所采用的发展性成绩评价方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西部某高校2009级的8个体育课程教学班309名学生进行分组训练,研究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生民族民间竞技类项目组的肺活量及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等项目成绩有显著性提高;民族民间娱乐性项目组的肺活量及耐力、速度灵巧等项目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女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训练组的肺活量及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等项目成绩有显著性提高,民族民间娱乐性项目组的肺活量成绩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功能性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采用实验法,将24名10~11岁有3年及以上训练背景的艺术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人,实验组在传统体能训练中加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体能训练,干预实验为期30天,每天2 h.测试指标为专项素质指标(柔韧素质、静力性力量素质、快速力量素质与耐力素质).研究显示:实验组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干预后专项素质总分、静力性力量素质(右后控制、左侧控制)、快速力量素质(俯卧两头起过绳、右前踢、右侧踢、左前踢、左侧踢、快速力量素质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认为功能性训练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表现为能够有效提高肌肉快速收缩能力,促进身体各环节、各肌肉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及其健康状况的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林 《广西科学》1997,4(3):220-223
以2232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得到10 ̄12岁单纯性肥胖儿童50人,进行1:1配对。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并用配对方法比较了肥胖儿童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危险为饮食量大、进食速度快、不喜欢体育运动和父母均肥胖,其中饮食量的相对危险度最大(RR=38.6335);肥胖儿童的体重、上臂部和背部皮脂厚度、收缩压、舒张压都极其显著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混合教学模式在儿科学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研究对象:42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实习的医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混合教学组(观察组)(n=21)、常规教学组(对照组)(n=21),给予观察组学生混合教学模式实训,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教学模式实训,观察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满意度及综合能力评定.结果:混合教学组(观察组)考核成绩、满意度、综合能力评定高于常规教学组(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显著,学生考核成绩较好,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17周的实验控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分进行实验前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3个实验组、性别层面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实验控制后,实验组和安慰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样效果地得到改善,说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是因为增强的心理作用提高了对练习密度的重视而改变的,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练习密度的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改善.建议女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的鞭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颇为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将东北电力大学2009级110名本科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对理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的对比实验研究,并采用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波动状态与教学同步测查的实验性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追求健康的身体,更要追求健康的心理,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特殊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部分异常和病、残、弱及体质不及格且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BMI20,BMI≥26.5以下范围的学生群体。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要根据高校的地理人文、师资力量以及现有资源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并根据学生的健康实际最大化挖掘出课程资源的内生性,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统养生项目健身气功锻炼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法,选择重庆农村留守女初中生1286名为研究对象,借助Spielberger的焦虑量表(SAI), 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Rosenberg的自尊测试量表(SEI)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达79.5%,从不满意的14.7%.处于焦虑水平的留守女中学生比例达66.6%,实验组焦虑、对照组焦虑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的学生比例达61.3%,实验组、对照组抑郁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2.2%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较低的自尊,实验组、对照组自尊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身气功锻炼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显示出更低的焦虑水平,t为-7.892,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更低的抑郁水平,t值为-8.814,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自尊,t值为9.649,p0.01.结论:健身气功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焦虑、抑郁和自尊预测作用,具有积极的身心健康促进价值,全面深化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改善和促进留守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初中学生在自尊水平、目标取向、久坐行为时间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差异性,为开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案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名中学男生为研究对象(100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100名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借助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及杜达和怀特海德完成的目标取向量表,对学生的久坐行为和身体素质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积极锻炼组与不积极锻炼组学生在自尊(t=9.43,p0.05)、目标取向(t=6.85,p0.05)、自我取向(t=1.80,p0.05)、平时久坐(t=18.50,p0.05)、周末久坐(t=21.47,p0.05)、肌肉力量(t=5.19,p0.05)、肌肉耐力(t=7.03,p0.05)、心肺功能(t=3.50,p0.05)、柔韧(t=4.10,p0.05)、体质量(t=3.93,p0.05)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尊表现与目标取向,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表现出较低的自尊和较高的目标取向水平,其久坐时间明显较长,体质健康水平指标也低于积极参与锻炼的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学生自尊水平、目标取向和改善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