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毕晓莉  郭兴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31-131,54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影响着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生理、心理的需要是良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应当考虑的.  相似文献   

2.
陈辉 《广东科技》2006,(2):167-16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一种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居住区公共环境的享受.基于此本文在居住区公园设计提出一些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住宅设计还有不足之处,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本对住宅的功能和环境设计中的不足提出个人的观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瑞  宋霞 《甘肃科技》2009,25(15):137-138,97
邻里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城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是居住区居民生活交往的基本空间形式。通过对郑州市现有部分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改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等学校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刘绍娣 《科技信息》2009,(29):337-337,38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高校广场空间、校园中道路空间、教学区交往空间以及生活区交往空间四个主要场地的环境设计手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高校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燕 《科技资讯》2007,(13):116-117
城市小区规划的优劣是居住环境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规划构思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本文以梅州客都新城的科学规划为例,得出这一设计理念:居住环境设计必须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识别性,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应结合当地环境而富有特色,住宅设计应按人的行为模式合理安排各功能空间,实现户内公私分区、洁污分区,体现小康住宅应有的居住性、舒适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交往空间有利于社区归属感的产生,社区归属感的营造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典型回汉混居城市——银川进行社区归属感满意度调查,用ArcGIS进行空间表征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交往空间对银川市社区归属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归属感强度由大到小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子是运动休闲空间和宅间交流空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淡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身场地、入户门厅等交往空间的缺失.在此基础上,阐明银川市社区交往空间对归属感的影响机理:银川市区位差异明显,环境优美、物业高端的社区归属感愈强;开发商提供传统的交往空间而忽略业主的主观感受,使居民归属感淡化;密集的居住结构,使社区居民关系疏离.  相似文献   

8.
郭洋  耿欣彤  余本锋 《江西科学》2021,39(1):122-127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大量社区逐渐老化.部分社区的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甚至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现今老旧社区落后的公共空间环境亟待更新,为解决老旧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相关问题,探索符合居民需求的社区更新策略.以南昌市青山湖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小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目前青山湖小区公共空间现状面临的问题.结合现状分析得出社区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的各层次需求,对不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道路停车空间、绿地空间等进行优化.同时注重社区交往空间的塑造,尊重社区个体间的差异,令居民于社区中获得归属感及幸福感.最终得到最符合居民心理预期的社区更新改造策略,解决老旧社区现状的不足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是城市生活空间的主要载体,居住区规划和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案、建设实施到运行管理,都必须有全新的思路和规划理念.而规划是龙头,居住区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因此,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以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保证生活空间质量为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与开敞空间的有机融合、注重功能分区与多种空间的优化组合、注重安全防卫和邻里活动空间的合理设置、注重服务设施的完善与生活空间的综合利用,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不断优化和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一些城市住宅小区中的环境设计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所谓的绿化设计也只是楼下那一片草坪,人们只能站在篱笆外欣赏,而不能走进去,亲近自然,亲近绿色,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缺乏邻里间的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对小区的心理认同感逐渐失去。文章提出通过功能绿地重的设计,建立起连续的生活场景,延续并发展传统邻里生活,体现出住宅小区设计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交往的内涵以及交往的类型与特征,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及实际观察,对人们进行活动与交往的交往空间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划分边界、限定空间的方法及交往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交往需要是当今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邻里之交的沟通交往不仅能够达到感情的互动,而且能够舒缓紧张的生活情绪.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交流互动的主要物质载体,居住小区的设计,尤其是交往空间设计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活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现代社会的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室外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特征及交往活动的类型,以西南大学为例,在分析西南大学室外交往空间现状的基础上,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划分、空间节点和空间要素等5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环境中交往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英  刘俊成 《科技资讯》2005,(22):41-41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考虑道路网,基干道路,次干路的整体规划、线型布置、横肉纵断面设计、交叉口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外,道路的空间、景观效果也关系设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生存交往环境,成为居民提供审美观照和生活体验和长期日常性视觉形态审美客体,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裴素樱  汪杰 《科技信息》2011,(20):89-90
本文阐述了学生公寓设计交往空间的重要性,从学生公寓楼的平面布局类型出发,讨论不同布局下,学生间交往的宜人方便与否。总结学生公寓楼设计时应跟随时代发展,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曹晓梅 《科技资讯》2007,(20):116-117
“以人为本”是城市人居环境绿化工作的重要理念。应摒弃绿化中的急功近利思想,切实从居民的日常需求出发,努力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城市居住区的各类功能绿化中,并通过生态绿化使人本观念得以更深刻地阐释。  相似文献   

17.
姚鲲  余敏 《江西科学》2010,28(5):649-652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室外休憩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创建大学校园和谐人文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内涵和范畴广泛。大学生具有交往、休息、学习等多方面的需求,校园室外休憩空间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从规划、布局、空间尺度、休息设施安放各个方面考虑共同创造和谐、优美、人文的休憩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行建筑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居住环境不只是人们的庇护所,还是居民交往的场所,社区规划应该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必不可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随市民对自己居住生活环境的注重而乘风破浪,飞速前进。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为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本住宅小区设计在坚持以绿为主的前提下,为满足居民健身,运动,休闲的需求,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及技术加工,丰富的造型及色彩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师文娟 《科技信息》2010,(18):143-143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本文就如何通过运用"多向交往"、"真实交往"和"虚拟交往"的课堂模式来激励学生运用外语交流思想、创造性地使用外语做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