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黄鱼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主要消化器官进行了研究.胃前段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胃中后段粘膜上皮仅有柱状细胞,固有层含有发达的胃腺,胃腺上皮由Ⅰ型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粘膜形成发达的皱襞和绒毛,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胰腺为弥散性腺体.胃中后段粘膜柱状细胞呈现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胃前段粘膜粘液细胞及胃腺Ⅰ型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混合粘液,胃腺Ⅱ型细胞呈现强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粘膜粘液细胞分泌酸性粘液,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质膜和胞质还分别具有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呈现非特异性酯酶和弱蛋白酶活性,肝细胞还贮存糖原.  相似文献   

3.
对2只川金丝猴的输卵管和子宫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粘膜向内突出形成许多纵行而分支的皱襞,其中外侧部皱襞最发达,至子宫部皱襞渐趋减少,且低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②子宫内膜由上皮和固有膜组成,上皮常限入固有膜形成管状的子宫腺,腺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和少量纤细胞构成;③川金丝猴子宫壁肌层发达,由许多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束分层不明显,大致可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宫腔镜宫颈电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21例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上皮内瘤变(CINI-III)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1-5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共治疗1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I 98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109例一次手术治愈,一次治愈率95.61%;1例复发(CINII),二次手术治愈;4例患者TCRC术后行子宫切除;7例失访。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影响生育及生理功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检查。应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v6和p16表达产物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CD44v6和p16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4v6蛋白在CIN中的表述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且高于CIN中的表达(P〈0.01),p16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CD44v6和p16两种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D44v6和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这两种蛋白有可能作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香螺锶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鳃叶上皮由5个区带的细胞组成;前纤毛柱状细胞,立方细胞,侧纤毛柱状细胞,后纤毛柱状细胞及呼吸上皮,侧纤毛产生水流由左侧进入锶叶间,呼吸上皮由高低不等的细胞组成,表面呈“木耳”状,其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7.
成年皱纹盘鲍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成年皱纹盘消化道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有三种细胞成分。柱状上皮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为消化道的主体细胞,其细胞高度范围、细胞排列疏密依部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九孔鲍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九孔鲍消化道各段的组织学,观察表明,其消化管壁一般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组成,除口,咽局部为立方上皮外,其余各段的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且含有三种类型的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内燃,构成粘膜上皮的主体,其高度范围,排列疏密因部位不同而异,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吻,口,咽,食道后段及直;颗粒状腺细胞,分布在除吻以外的消化道粘膜上皮内,胞浆中含有嗜酸性颗粒,肌层在吻,口和咽壁发达,而在食道,胃和肠壁较薄。  相似文献   

9.
运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蒙古绵羊胚胎胃的组织发生,主要对5-550mm胚胎胃的组织结构及主要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5mm胚胃芽呈梭形膨大;胚胎发育到70mm胃的外形同成体的基本一致; 5mm胚胃壁由复层上皮和多层胚性结缔组织细胞构成;8mm胚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下为大量的胚性结缔组织;30mm时瘤胃和网胃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瓣胃和真胃上皮仍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开始发育;90mm胚网胃皱襞开始形成; 164mm胚真胃胃小凹底部形成强嗜碱性细胞群;195 mm胚瘤胃瘤状突开始发育,真胃出现壁细胞;252 mm胚网胃出现平滑肌带;290 mm胚真胃腺体可分辨出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335 mm胚网胃黏膜肌可见并进入皱襞;550 mm胚网胃平滑肌带清晰可见,网状皱襞及其乳突从外形上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健康人血浆游离氯基酸含量,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浆游离氯基酸含量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26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2 例宫颈癌(CSSC)患者及35 例健康人血液标本,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HPLC 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将其结果与健康人血浆游离氯基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相比,CIN 和宫颈癌患者血浆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牛磺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含量自健康人、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癌呈下降趋势,且以宫颈癌血浆氨基酸含量下降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氨酸和苏氨酸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血浆中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肿瘤细胞可能选择性地从血浆中摄取特定氨基酸来满足自身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宫颈的成熟与分娩的早晚,以及在临床上所发现的症状,并对宫颈成熟机制、结构、过程及与分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现就有关问题叙述如下。1宫颈的组织结构生理特点宫颈是由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等组成的管状组织.上皮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种有效的诊断访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106例宫颈CINⅢ及CINⅢ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及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诊断及治愈率高;满足部分患者生育需求。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具有治愈率高,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并发症少,又可保留部分患者生育需求.  相似文献   

13.
胎儿气管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4~10月龄胎儿气管作横切片,经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粘膜上皮的类型、透明软骨细胞和腺泡的发育.结果发现:(1)4~6月龄胎儿的气管粘膜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8~10月龄胎儿的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随着胎龄的增长,软骨细胞的体积增大,短径增大较快;细胞密度减少;腺泡数量增加.这些变化在7~8月龄间发生较快.  相似文献   

14.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牙锥形,为颌齿,舌三角形,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销膨大,弯曲呈J型,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为体长的1/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幽门垂4个,无括约肌,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相似文献   

15.
中国蛤蜊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国蛤蜊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消化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粘液细胞组成.胃和肠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消化腺腺上皮由嗜碱性细胞和消化细胞组成.嗜碱性细胞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消化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该细胞能进行细胞内消化.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雄性生殖系统.其精巢是由无数的生殖小管盘绕成的.小管壁由位于基膜上的大部分生精上皮和少量管壁上皮构成.生精上皮不断向管腔中增殖,产生了不同的生殖带.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内有血管和神经等分布.前、中、后输精管壁组织结构相似,均由位于基膜上的单层柱状上皮和其外侧的环形横纹肌构成,上皮细胞具分泌功能.射精管壁亦由单层柱状上皮及内纵、外环两层横纹肌组成.精巢的发育有季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差异化治疗的应用.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观察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程度关系.检测63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CT)和50例宫颈活检石蜡切片hTERC基因的扩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均显示,随着TBS分级或病理分级的升高,hTERC基因阳性率增加.hTERC基因异常细胞比例与TBS分级或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为0.403/0.612.结论:hTERC基因扩增程度可能为宫颈疾病发展的重要风险预测因子,反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可辅助病理分级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详细观察了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黄石爬鮡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共5部分组成,肠道系数(肠道长度与鱼体全长的比值)为0.52±0.05,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及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杯状细胞、棒状细胞及味蕾;胃呈“V”形,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胃腺在贲门部及盲囊部丰富,幽门部缺失;肠由前肠、中肠、后肠等3部分组成,肠道由前向后粘膜皱褶数量依次减少,粘膜皱褶及粘膜上皮柱状细胞高度依次降低,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肌肉层逐渐增厚。2)消化腺由肝胰脏和胆囊组成,肝脏分两叶,胰腺弥散分布于肝脏和肠系膜上,胆囊呈椭圆形,体积较大。黄石爬鮡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作者根据两万多例鼻咽活检的镜下所见,简要地概述了鼻咽粘膜上皮的结构和细胞类型,作为病理工作者诊断和研究鼻咽癌的基础.绝大部分鼻咽粘膜上皮属柱状型,它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间介细胞和基底细胞所组成。文章中详细地描述了它们的细胞学和粘液细胞化学.大多数鼻咽粘膜腺体是浆液-粘液腺.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及其所分泌的粘液物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