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读完《少年闰土》后,有—位女同学说:我认为闰土讲的关于乡下的—些事多么有趣,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却宁可从乡下来到城里生活,而不愿呆在乡下生活?还没等我做出应答,学生马上议论开了。我干脆推波助澜一番,把向往闰土生活的—方定为正方,把向往文中“我”的定为反方,一场辩论激烈地展开了。  相似文献   

2.
春节     
周欣 《少儿科技》2010,(2):38-38
住在城里的我,很怀念飘荡在农村上空中那浓厚的春节味。我的老家在乡下,乡下的春节气息很浓。年关将至,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层浓浓的“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胡琼文 《少儿科技》2011,(12):10-10
读鬼故事、看鬼片……“鬼”这个概念朦朦胧胧地在我们心中建立起来,形成既神秘又可怕的印象。在偏僻的乡下农村,人去世后还实行土葬。暑假,我回老家,就经历了一次“灵异事件”。酷热的夜晚,我正在院子里乘凉,突然发现远处的山上有忽隐忽现的蓝色的点点火光。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想起了我母亲.在我小时候,她是绍兴市内一家国营纺织厂的工人,始终保持着一份工人的本色.遇到雨季下大雨,我总是见她一早就要冒着倾盆大雨去上班.她会对我们小孩说,不要说下雨,就是下“铁”,也得去上班.她勤奋工作,是工厂的劳动模范.她给了我许多潜移默化的健康思想,比如,她会说,“不上班,怎么挣钱养家糊口?”我们淘气不听话时,她会伤心,也会警告我们:“像你这样子,将来会找不到老婆!成不了家!”——尽管这句话对于我们小孩只有字面的含义,不知道其中的真正意义.但是,这样的警告(我母亲在说这些话时,其实都是大嗓门“吼”出来的,你说这是“骂”也可以)在我小学生时代是持续不断的,我至今记得的还有“不会出山”(不会有出息)这样的严重警告.它们后来伴随着我人生的最初岁月,产生了极其巨大的正能量.今天我还感到这些正能量对我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5.
远程办公在在欧美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工作模式,是一种时尚 远程办公(Teleworking)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家上班”,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远程办公就是“在家上班”。“在家上班”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工作方式,例如作家、教授和一些自由职业者,他们相当一部分工作(甚至全部)是在家里完成的,但这并不能认为是  相似文献   

6.
一些员工上班时刚见面,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我心情不好,别惹我”,或“我今天心烦,别理我”,这实际上是员工“厌烦心理”的具体表现。现代心理学上也把厌烦心理叫做“精神疲倦”。  相似文献   

7.
谁的魅力     
大概是从上个月开始,我每天中午上班到办公室开门时,总见一群学生围在办公室门口,使得本来就狭窄的门前小路显得更加拥挤。门口就是有一个“水趣池”,池中有一些处于童年期的小金鱼。可孩子们的目光并没有盯住“水趣池”,而是不时地朝我办公室里张望。看来,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  相似文献   

8.
刘斌 《小学科技》2013,(11):12-15
“叮咚!”有人按门铃。艾幻想赶紧将门打开,原来是妈妈和表妹芳芳。妈妈笑呵呵地说:“你要把妹妹照看好,教她学数数,少看电视,我现在要去上班,中午回来给你们做好吃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和科学有了“亲密接触”。你想知道吗?周六早晨,我在家里觉得无聊,就跟着爸爸去他上班的地方。玩了一会儿,看到旁边有人打乒乓球,我有点手痒,于是央求爸爸中午陪我去打乒乓球。  相似文献   

10.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11.
智囊信箱     
傅强 《科技智囊》2004,(7):12-12
发信人: 成都诚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岩 收信人: 《科技智囊》编辑部 内容: 我是一名企业的管理者,最近一阶段时常发现员工利用上班时间处理个人事务,下班后拼命地干私活,而正式工作 时效率低下。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回复: 让员工上班的时候忙起来 您说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前一段去外地出差,当地的一位企业老总也曾抱怨:“我的员工简直把上班当成加班,没有一点敬业 精神!”为了防止员工上班时间上网聊天,老板甚至忍痛断掉了整个网络。 其实要治病先得识病,“员工利用上班时间处理个人事务”仅仅是企业内在…  相似文献   

12.
今天早晨刚一上班,还没来得及走进办公室,于西(化名)就激动地跑到我的面前,黑亮亮的眼睛看着我,骄傲地说:“老师,你看!”顺着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她的胸前挂着一个精致的证件牌,仔细一看,上面写着“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枣庄赛区选拔赛参赛证”几个鲜亮的大字。  相似文献   

13.
▲一条蛇去看医生。“医生,我需要一些治眼睛的药,我看不清楚东西已经很久了。”医生为它配了一副眼镜,并且让它两个星期后来复查。两个星期后蛇又来了,它对医生说它很沮丧。医生说:“为什么呢?是不是戴了眼镜还看不清楚?”“眼镜很好,医生,但是我发现自己和一条软水管一起生活了两年。”▲我是个高度近视者,而且每天上下班都要挤巴士。有一次,我上千度的眼镜摔坏了,又赶着去上班,只好昏昏沉沉地来到巴士车站。人们在挤车时乱了套,把我的遮阳帽挤掉了。这下我慌了,要知道,除了自己的鼻尖,再远一点我就什么也看不清了。趴在地上摸了几把也没…  相似文献   

14.
退钱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回乡下老家探望爷爷奶奶,早上出发的时候,爸爸给了我五元钱,叫我去买三瓶矿泉水在路上渴了好喝。我拿着五元钱走进了“美廉”超市,我看了看娃哈哈矿泉水就问:“这水多少钱一瓶?”售货员回答说:“一元二角钱一瓶。”于是我就拿了三瓶水来到收银台,收银员对我说:“一共三元六角钱。”我把五元钱递给了她,她就给我找了钱,爸爸叫我快上车,我看都没看,就拿着钱和水走了。到了车上我把零钱给了爸爸,爸爸就问我水多少钱一瓶,我说一元二角钱一瓶,爸爸把找的钱给我看了一下说:“你看这儿多少钱?”我点了一下有三元六角,这时我…  相似文献   

15.
笔者的一位朋友,留洋后归来报效祖国,很快就被某企业看中,被委以“重任”进了企业的某个要害科室。可让他费解的是,虽上班已半年有余,却从来不见厂方有什么科研项目需要他“攻关”,只好靠看报纸聊天打发时间。他急了,跑去问有关领导。有关领导若无其事地说,我们要的就是你这块招牌。我的朋友碰了一鼻  相似文献   

16.
我原是个电气工程师,“漂”京后就“干”上了IT。虽说对电脑不陌生,但对其精华却知之甚少。记得刚来公司上班时,主管就交代:为防范研发机密外泄,任何员工都不得擅自拷贝“零组件”。可日子一长,我就发现想阻止拷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3寸小盘容易携带,如果想“吃里扒外”,整个拷贝过程不足十秒就能搞定。这该如何是好呢?我就起了“邪念”,用“掏心”术把拷贝命令变成“非标”命令,例如用  相似文献   

17.
刘天天 《科技潮》2009,(2):54-55
“闪”:用极短的时间去外地有目的地看鸟 在大部分平时要上班上学的“鸟人”中,“闪”不失为一种有效率的看鸟方法。若得知哪里哪里出现了什么好鸟,距离不远,诱惑又足够大,那就总会有少至一个、多至一小群“鸟人”们利用双休日扑过去,看到目标后心满意足地回来。  相似文献   

18.
时下,挂着“科技信息”旗号的各类“中心”如雨后春笋般衍生于华夏大地。几乎每天上班都能看到来自那些“科技信息中心”的信件。我一般是无暇拆阅的,随手扔进废纸篓,同时心里还泛起一股厌恶的情绪来。偶尔也折开一二,展开那印刷质量极差、挤满了“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都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有人给他往家里邮钱。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你不会去。”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  相似文献   

20.
那只箩筐     
我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实在没时间照顾我。因此,乡下生活成了我儿时记忆的主要组成部分。那时候,每天早上,奶奶总是早早起来做早饭,然后去附近的农田干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