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的产生机理,分析了煤矿粉尘污染造成的危害,针对煤矿采掘作业粉尘污染现状,从湿式除尘、煤层注水、物理化学降尘、通风除尘和建立健全劳保制度等多方面对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漳村矿井上作业场所选矸车间、洗选车间以及道路运输三种环境进行布点测试,实地的采样,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得出合理结论,为漳村矿地面粉尘治理提供了数据依据。本文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控制标准出发,确定了控制含二氧化硅粉尘的控制依据,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为矿井提供了的粉尘浓度控制范围,为预防尘肺病提供基础资料,减少粉尘对煤工身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露天采石场约10万个,多为小型采石场,基础条件差、分布广.随着开采的深度下降,露天采石场逐渐形成一个深坑,在逆温的作用下坑内风速急剧降低,粉尘难以向外逸散而在坑内聚集,对场内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露天采矿过程粉尘的来源主要有钻孔、爆破、装载、道路运输和堆场原料输送等,其中爆破过程产生的烟尘是由气态物质、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包含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为掌握露天采石场爆破粉尘的特点,本文以湖南某石灰石矿采石场为实验对象,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探索与分析,为研究粉尘分布规律和粉尘控制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粉尘是目前我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粉尘危害的防治与评估有利于改善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针对劳动者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混合粉尘的情况,以同一时间接触多种粉尘和不同时间接触多种粉尘两种劳动者接触多种粉尘的作业方式为例,在分析当前接触限值法和危害分级法两种单一粉尘危害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同一时间接触多种粉尘时粉尘类别与接触限值的选择方法,以及不同时间接触多种粉尘时粉尘危害的评估程序和混合性粉尘联合作用的评估方法,为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等工作提供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粉尘危害形势严峻,为有效地实施监管监控,针对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实行分级管理。在前期系统动力学评价方法研究与煤矿粉尘危害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调整末端因素的赋值,分析不同状态下粉尘危害指数变化的规律,描述作业单元控尘水平和接尘群体累积危害效应,将煤矿粉尘危害划分为5级:优、良、中、差及很差。本研究相较以往的分级管理方法更加客观,并能够通过动态的反馈机制找到影响煤矿粉尘危害的关键因素,为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的分级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成方 《广东科技》2014,(6):112-113
现今,我国地下采矿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因开采过程中的爆破、出矿等原因产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对井下作业人员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因此,针对矿井内产生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在非煤地下矿山工程的开采过程中引入机械通风系统势在必行,从而改善非煤地下矿山的开采环境,提高矿井空气质量,保证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就非煤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的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工程机械在野外施工中,作业环境差,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很高。特别是运输机械常常是在粉尘环境的条件下工作,粉尘对工程机械发动机的磨损极为严重,是正常使用的5倍左右,使发动机的动力下降,影响使用。  相似文献   

8.
戚兰丽 《科技信息》2012,(13):420-421
粉尘的危害逐渐被人们认识: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如机械的磨损;煤、面粉等粉尘不仅引起的燃烧爆炸等,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石英及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使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可能发生尘肺病,严重损害健康,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或过早死亡。降低煤矿粉尘浓度和预防煤尘爆炸的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对采掘方式的工程技术改进是控制粉尘危害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随着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煤矿井下粉尘,给作业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其危害问题日益突出。该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粉尘的的产生和特性,说明了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做好煤矿防尘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于煤矿生产作业创造优良的作业环境、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经济和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加速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粉尘,无处不在,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是企业员工必须随时防备的可怕"杀手"。人体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严重的可发展成为尘肺病,而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鉴于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普遍性,尘肺危害的严重性,控制粉尘危害和预防尘肺已成为劳动卫生的一项极重要的工作。本期特邀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副主任医师宋交才,为大家深度剖析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并讲授其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卫生学现状调查。结果 :运输车间空气中平均粉尘浓度为36.37mg/m3,游离sio2 平均含量为4.32%。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属于无尘企业 ,卫生防护措施较好且建厂至今尚无一例职业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张振雷 《科技资讯》2011,(20):123-123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井下粉尘对煤矿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粉尘的危害及分布规律,对防尘降尘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自动喷雾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尘始终是困扰井下安全生产的最大因素之一,它的危害很大。长期从事采掘和粉尘作业环境的职工,易引起尘肺病;在高度粉尘作业场所工作的职工,视线易受阻挡,操作中易造成人身事故;其最大危害在于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的矿井,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本文介绍采用防止矿尘产生和减少空气中悬浮矿尘的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粉尘暴露的后果以及如何规范、强化通风除尘和粉尘收集、控制的管理措施,对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为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的粉尘污染危害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玉花  霍增禄 《科技信息》2011,(36):I0163-I0164,I0166
本文对辖区铅锌矿(一矿、二矿)采选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进行检测检验,结果其作业场所作业点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合格率均低于60%。结论为辖区铅锌矿应采取有效对策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的浓度(强度),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在钻探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和矿井安全的威胁,尽可能减少粉尘堆积、防止粉尘超限,消除安全隐患,在施工钻孔时安设捕尘器,可有效解决钻探施工过程的粉尘问题。  相似文献   

17.
露天矿公路扬尘机理及抑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露天矿粉尘的危害以及在运输荷载下的扬尘机理,提出了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粘结、润湿和保水一体的生态抑尘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抑尘剂具有粘结、凝并、吸湿、保水、固结路面、自适应水土环境的效果,制备工艺简单,综合费用合理,性价比高,能满足露天矿公路运输和其他作业场址的防尘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甩挂运输作业过程及其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及牵引车、挂车生产企业的调查,采用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改进方法,针对甩挂运输的作业流程进行风险分析,以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在甩挂运输过程中,场站作业人员作业状况、半挂汽车列车的技术状态以及驾驶员驾驶状态是甩挂运输作业过程中主要的风险因素,应采取安全激励措施,并加强对人员、车辆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9.
赵卫星 《科技信息》2011,(32):451-452
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尘肺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尘肺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了解尘肺病在不同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入坑年限的粉尘作业工人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70-2002)对某4个矿9086名接尘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尘肺病在55-59年龄段,工龄35-39,纯掘工种,入坑年限在50年代的粉尘作业工人中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尘肺病是造成职工健康损害的重要危害之一,应加强粉尘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煤矿企业逐渐向着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在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煤矿粉尘产生量随之增加,不仅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基于此,该文首先对煤矿粉尘的产生与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全面分析了煤矿粉尘的严重危害,最后重点探讨了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煤矿粉尘的有效控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减少粉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