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沈括(1031—1095)撰著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书中记载的矿物和宝石主要有辰砂、磁石、石膏、紫水晶、胆矾、盐、石油、铁陨石等,沈括的记述翔实可靠,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代的大科学家。英国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日本人认为:在中世纪的科学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同他相比。当我们要谈论他的科学成就的时候,首先应该指出,在有阶级的社会内,科学技术总是为政治服务的,同政治背景是不可分离的。沈括的科学技术工作也是如此,是伴随着政治上的王安石变法运动而进行的,是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  相似文献   

3.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4.
沈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5.
沈括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6.
苏颂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有多方面成就,而在天文学和药物学两个领域的创造性成果,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与沈括齐名,是同时代人,长沈括十一岁,成名略早于沈括。沈括是杭州人,苏颂当过杭州知州。沈括晚年终老于镇江,苏颂早于沈括定居镇江并自称丹阳(今镇江)为第二故乡。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留下辉煌的科学著作,苏颂也在镇江整理过自己的著作和学术成  相似文献   

7.
沈括作为北宋的一位政治家、科学家,在其从政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著成了《梦溪笔谈》。他对数学领域的精湛研究,不仅有独创精神,而且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因此沈括堪称一位数学家。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后世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领域上冲击了儒家保守派的桎梏,使这个高峰更加突出。沈括一生主要的活动是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紧密结合的。他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0.
沈括的天文研究(二)日食和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梦溪笔谈》中关于日食问题的许多错误,指出在沈括之前或当时中国的专业天文学家对这些问题都有正确阐述。文中还分析了古代极星纬度的测量问题,说明了沈括虽然实测得极星去极一度半的结果,但他却错说成“三度余”,这是因为他犯了测量方法和几何概念的错误,而稍后的苏颂则纠正了沈括的错误。再后,姚舜辅又纠正了沈括关于恒星经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的法家沈括晚年所写的一部随笔集,记载了他多方面的知识、见闻和发明创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又是天文、气象、地质、地理、水利、建筑、化学、数学、铸造、冶炼、医药卫生,以至武器制造等等,几乎无所不及。这部书内容之广博,记叙之精当,独特创见之多,在作者那个时代,是中外历史上所罕见的。它记录了找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创造,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12.
《少儿科技》2011,(12):8-8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小时候,有一次他听到许多天在议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还嘲笑白居易写错了。理由是已经是四月了,怎么可能桃花才开?小沈括脑子里也冒出了问题:白居易究竟有没有写错?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四月里山下的花儿已经凋谢了,而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呢?他去问母亲,母亲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地理学。《梦溪笔谈》609条中,属于地理学的约有37条。此外,在沈括的其他著作(如《长兴集》)中,也有关于地理学的记述。这里,我们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沈括在地理学上的贡献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沈括,生于公元1031年,为官多年。他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市)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30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由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命名的。沈括一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晚年时他用笔记体裁写成了《梦溪笔谈》一书,该书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6.
沈括,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沈括一生,一面从事政治活动,一面进行科学研究,在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是中国以至世界古代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政治活动家和科学家。沈括的伟大成就,是他从小刻苦自学的结果。他读书很多,但并不迷信书本,善于独立思索,常常以自  相似文献   

17.
沈括是我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法家和博学多才的自然科学家。《宋史》认为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则把沈括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他于1031年出生在北宋时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死于1095年。  相似文献   

18.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人,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进步的政治家。他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的法家。沈括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忧外患交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封建统治基础已经动摇的时期,也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级革新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地主阶级守旧派斗争非常剧烈的时期。沈括从一开始就坚决站在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  相似文献   

19.
《梦溪等谈》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法家、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的一部重要科学著作。在《笔谈》的600多条笔记中,有二百多条是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尤其是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详细记述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它的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冶金、水利、建筑以及其他工程技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在物理学领域内,作者对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具体科学现象和规律均有卓越见解。《笔谈》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典籍之一,是自然科学的宝量遗产。《笔谈》的作者沈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是一位具有革新变法思想的法家人物。沈括生活的时代,由于北宋王朝的大地主阶级兼并士地,对农民实行高额赋役的残酷剥削压榨,造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外族不断入侵干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混乱。作为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著名法家王安石,高举变法革新的旗帜,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对当时以司马光为首的地主阶级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这是北宋时期儒法斗争的重要表现。沈括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纠正了以前文献[1]、[2]对沈括刻漏形制的误解,并从水力学原理分析了他的刻漏精度,得出每昼夜误差约20秒的结论,肯定沈括的“百刻有余,有不足”的论断的正确性:他是把真太阳日与“匀速太阳日”相比,不是与平太阳日相比。本文还反驳了所谓沈括的妥法是以黄道为椭圆的说法[3],认为这是一种以黄道为正圆的几何方法或粗疏的球面三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