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第十五讲:发明要创造要保证"三多"设想是发明创造的星火,它点燃新思想的火焰;方案是发明创造的蓝图,它描绘着未来的世界;反响是对发明创造的回音,它呼唤新事物的诞生.多一个设想,就多一声回音。只有设想多、方案多、反响多,才能使发明创造的活力多。设想多你看到了人们的某种需要,准备如此这般地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时,你的"如此这般"就是一种设想;你遇到了难题,谋划着解决办法,这"谋划着解决办法"也是在设想;你志向远大,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一定要经过选择题材、构思设计、制作与改进等步骤,最后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第九讲:发明创造勤于"三动"发明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行发明创造需要我们"想"、"说"、"做",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就体现在"想"、"说"、"做"的过程中。这就要求青少年勤于"三动",一是动脑想,二是动嘴说,三是动手做。动脑想。兰花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用扫帚扫楼梯时,台阶  相似文献   

4.
世上的发明千千万,成名的发明家也有无数。他们为什么要搞发明创造,为成名?为发财?回答是否定的。但成功的发明创造能否使他们既成名又得利呢?答案是肯定的。请看——  相似文献   

5.
我刊"幻想与发明"专栏创办多年来,发表了大量的小发明、小制作和幻想类的新奇构怒,成为深交广大读者吞尘的栏目之一。很多读者在阅读本专栏文幸后,按每不住发明创过之激情,不断寄来稿件.之后又走上了发明创过之路,不少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刊。二于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参与发明创过二本刊1994年"幻怒与发明"专栏饮为"博士段堂",其中再分科学杨怒、发明天地、科学实脸、逻向新纪元等若干栏目。欢迎广大,热心于发明创造的读者,踊获踌稿. 博士段堂:引发您发明创造的灵感,伴随您谬登科学的高峰.今天的诱者,明天的博士.  相似文献   

6.
“技法”发明方法是运用发明技法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从事发明创造。发明技法是在发明活动中各种规则、技巧做法的总结,它们是发明思想和发明方法的具体体现,是已经程式化了的发明方法。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企业家和从业者开始总结从事发明创造的经验,把它们的一些做法加以程序化,创造了“头脑风暴法”等发明技法,迅速地推广到美国各地及欧洲、日本、苏联等国家。迄今为止,有名称、比较常用、记录在案的发明技法已不下三四百种。在各国,发明技法有不同的各称,如在美国叫做“创造力工程技法”,在日  相似文献   

7.
发明者之家     
中国发明协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全国性发明活动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它成立于1985年10月16日,旨在调动广大群众中蕴藏的发明创造积极性,引导和推动发明创造活动,发掘和支持发明创造人才,维护发明者的正当权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事情总不是那么完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处处可见. 所有有困难的人都需要我们奉献爱心,去发明创造,为他们排忧解难.爱,是人类最普遍、最高尚的感情;爱,激励着人们不畏困苦,持之以恒地去发明创造,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爱心"发明.  相似文献   

9.
此文作者王晓军,因发明创造成绩突出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免试录取我进入新昌中学之后,首次接触到发明创造,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但那时我总觉得发明是一种神秘的活动,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对发明并没有真正的认识。通过新昌中学的发明课,使我慢慢对发明有了感觉,并时时留心机会。偶尔有一次,我与几个同学发现了一个课题,并对这个课题颇感兴趣。于是我们几个冥思苦想,想把这个东西搞出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和几个同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继续搞下去。课题是为了解决普通拐杖在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便,起初,我们认为是个不…  相似文献   

10.
(编者:此文作者王晓军,因发明创造成绩突出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免试录取) 我进入新昌中学之后,首次接触到发明创造,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但那时我总觉得发明是一种神秘的活动,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对发明并没有真正的认识.通过新昌中学的发明课,使我慢慢对发明有了感觉,并时时留心机会.偶尔有一次,我与几个同学发现了一个课题,并对这个课题颇感兴趣.于是我们几个冥思苦想,想把这个东西搞出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和几个同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继续搞下去.  相似文献   

11.
关原成 《科学之友》2000,(12):32-33
第三十五讲:发明创造应当"三会"自锁抽屉、软体温计、新式耳机、保健背心、多功能飞盘等,这些发明创造的原理、结构、造型不同,功能、用途不同,发明创造涉及到的专业技术也不同。但是,作为发明创造有着共同的要求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你不论发明创造什么,都应当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做到"三会":会制图、会制作、会说明。一、会制图制图就是把想象中的发明创造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组成物体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等等,在平面上按一定比例描绘出来。人们通过图纸了解发明创造,依据图纸实施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七讲:发明创造看重"三料"当你进行发明创造时,可曾想到过:自己将要进行或正在进行的发明创造,前人或别人是否做过?做到了什么程度?是怎样做的?自己的发明创造意义有多大?价值有多高?前景如何?自己的发明创造将用什么材料制作?这些材料从何处获取?能否利用废料?请你记住:发明创造应随时捕捉信息资料,及时做出科学预料,适时准备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小发明的技法就是在制作小发明作品中所采用的一些有规律的方法,称为技法。主要技法有五种:1.主体附加法:就是在一个主体上附加一个东西,产生一个新的发明。即:(主体)+(附加物)=(新产品)。如:灯为主体,加节能器成为节能灯,加紫  相似文献   

14.
从今天开始,我将同青年朋友们谈谈有关发明创造的一些问题。 人类劳动历史是一部 发明创造的历史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从而从猿进化到了人。人们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发明了用石头制作狩猎工具、切割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语言,脱离了穴居生活,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下面,就请夏爵生老师为我们讲一讲发明创造的规律和技法,让我们一起来创新、创造吧!第一讲:科技小发明一、科技小发明的定义科技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  相似文献   

16.
正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你就会发现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一、选择课题选择好写什么是写好小论文的关键。注意的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做到对别人有启发、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话虽如此,但要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谈何容易?而对于矢志发明创造者来说,除了应具备一股闯劲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之外,灵感是非常重要的。灵感在哪?大量事实说明,它就在你的身边和日常生活中,既无处不在又稍纵即逝。因此,既要勇于长期  相似文献   

18.
正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类型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  相似文献   

19.
文明的阶梯     
<正>梁漱溟说,文明是我们生活中的成绩品。最近,《大西洋月刊》就组织了一次成绩品的评选活动,题为"塑造现代生活最伟大的50项发明创造"。评选团成员由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历史学家和科学作家组成,评选出了从大约6 000年前,人类发明轮子以来普遍推广应用的50项创新发明。虽然这些成绩品多处在器物技术和科学人文层面,排名还未必完全公允,却也是向人类文明一次视角独特的致敬。  相似文献   

20.
从本期开始,我要向大家介绍发明创造学中的精髓——发明方法。发明方法有形式(发明)方法、组合方法、替代方法、扩展方法、移植方法、模仿方法、虚拟方法、逻辑方法、中介方法、“技法”方法等,我们将择其重要的陆续介绍。 先介绍形式发明方法,这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改变产品的外部形态,使它成为一种具有新的性能或特点的产品。形式规律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之一,源于造型艺术,讲究作品的统一与变化、均衡与节律、对称与装饰、大小与比例等。构成理论是指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