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建立了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的马尔科夫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算法,与原有的入侵检测方法相比较,我们的算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因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从DNA序列中识别蛋白质编码区,提高计算效率,将隐马尔科夫模型与前向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生物基因的预测算法.理论证明,该隐马尔科夫模型与经过EM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具有相同的参数,能够降低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该方法对DNA序列F56F11.4a的外显子进行识别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用户行为识别方法.采用遗传算法用于优化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初始参数,将混沌算子代替遗传算法中高斯变异算子,以避免传统遗传算法在收敛过程中的停滞和早熟问题,并有效解决传统隐马尔科夫模型中Baum-Welch算法对初始参数敏感的问题.此外,采用UCI中ADLs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马尔科夫随机场算法中模型参数估计是全局的,及此算法描述非平稳SAR海冰图像是局限的,提出一种带有纹理保护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以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得到基本同质的区域,使该算法由像素水平提升到区域水平,这样能减少噪声对分割结果的影响.然后使用集成了纹理信息的空间语境模型和特征模型来描述对象函数,获得更稳定的模型参数估计,使得该算法具有描述局部行为的能力,改进了空间语境模型对图像非平稳性的适应性.通过对1幅合成图像和2幅真实合成孔径雷达海冰图像进行测试,将该算法与马尔科夫随机场算法和Gaussian混合模型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文算法优于上述2算法,在相同的场景内该文算法在产生平滑结果的同时也能保护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变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的机动目标多模型跟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消除机动目标多模型跟踪中人为因素对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变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的机动目标多模型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Baum辅助函数的最大化实现隐马尔科夫模型状态转移概率的参数估计,并将估计结果用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设计中,构造出时变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有效地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机动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一个机动目标的跟踪对比,说明了该算法比传统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具有更小的跟踪误差和良好的模型跟踪概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存在严重斑点噪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马尔科夫随机场(MRF)模型的算法.该算法综合利用了隐含马尔科夫树的相关邻域信息和图像的多分辨率描述的信息,将期望最大化用于先验概率分布参数的估计,采用最大后验准则来进行图像的分割.通过对SAR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去除斑点噪声的影响,并能在准确分割目标的同时保留目标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7.
金融数据的波动性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机波动率模型(SV)在波动率建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是估计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给出估计一类二元SV模型参数的MCMC算法,并通过WinBUGS软件编程实现了该算法.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型和程序的一个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隐马尔科夫模型参数学习算法易收敛于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基因粒子群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训练,实现对隐马尔科夫模型初始参数的优化。在基因粒子群算法的原理以及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了自适应的参数调整方法,提高了基因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性能。分析了所提方法的全局、局部搜索能力以及收敛速度,开展了不同状态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实验和测试,并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隐马尔科夫模型初始参数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正常、内圈故障、外圈故障以及滚动体故障轴承的诊断准确率均能达到100%,相比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隐马尔科夫模型初始参数的方法,最高将分类正确率提高了28.57%、分类离散度提高了268.58%,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服务器软件老化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方法对服务器关键资源进行预测.实验表明,该算法有一定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服务器老化预测的要求,为服务器抗老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一种能够精确有效地预测桥梁运营状况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灰色GM(1,1)理论模型并用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结合河北省某地区的159座桥梁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1%,相比灰色GM(1,1)理论模型预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0.34%,在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出的数据更加稳定.利用马尔科夫链优化过的灰色GM(1,1)理论模型预测出2017年至2019年该地区一类桥的数量分别为49座、39座以及34座.由此可知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已知的桥梁定期检查数据基础上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预测,相较于灰色GM(1,1)预测模型,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路面商用车整车质量辨识问题,设计了一种汽车质量辨识算法.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双层结构的商用车质量辨识算法:上层为基于倾角传感器的路面坡度估计算法;下层为基于带时变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的整车质量辨识算法.使用TruckSim软件平台分析了汽车悬架对上层算法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质量辨识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路面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准确,收敛速度快,修正后的整车质量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从209.97 kg减小到117.43 kg.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研究采用预处理的点到点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引入双向Dijkstra和基于reach的预处理方法形成新的RE算法,并利用C++编程设计算法程序,将新算法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利用EFSS数据结构搭建考虑交叉口和路段延误的交通网络,检验新算法的适用性和效率,结果发现RE算法与Dijkstra算法相比,搜索速度有大幅提升且能保证路径查询的正确性,RE算法在大规模网络上优势更为显著,查询时间约为Dijkstra算法的10%。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理论的三维模拟地形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形理论,在Diamond-Squar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完成了三维地形的虚拟仿真.算法在Diamond-Square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补偿项,有效地弥补了直接采用Diamond-Square算法生成三维地形时产生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Diamond-Square算法生成三维模拟地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变形过程中,经典像素填充算法复杂度高,矩形填充算法不能直接对非规则区域进行填充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思想的填充算法.通过区域划分,填充区域变成规则的矩形区域和小块的非规则区域.对于矩形区域利用标准的矩形填充算法进行填充,对于非规则区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的像素填充算法.该算法思想可适用于任意形状区域的填充,在填充效率上非常接近仅适用于矩形区域填充的标准矩形填充算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YOLO算法在手势识别中的应用,提升在近肤色和光线明暗不一的背景下检测的速度和精度.YOLO算法是端到端的检测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目标的特征,可以大幅度提高运算速度.鉴于YOLO算法在目标检测任务中的优良表现,将YOLO算法应用到手势识别问题中.通过对YOLO系列算法的研究对比表明,YOLO算法在手势识别中具有良好表现.同时,在YOLOv3算法的快速版本YOLOv3-tiny的基础上提出了YOLOv3-tiny-T算法.YOLOv3-tiny-T在包含5种手势的UST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为92.24%,较YOLOv3-tiny获得了5%左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在研究菱形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十字”形运动估计算法,设计了硬件电路,并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了算法.结合算法的特点,设计了整体框架结构,提出了一种高度并行、紧凑流水线的FPGA实现方案.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了编码,在QUARTUS Ⅱ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写入FPGA芯片,实现了“十字”形运动估计算法.经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案搜索高效、逻辑简洁,对比全搜索法占用硬件资源较小.可广泛应用到移动视频通信、远程无线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设备性能横向比较算法,该算法将设备模式投影于二维平面上,然后依据群体智能聚类,实现设备性能的自组织聚类分析.为了提高群体智能聚类算法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改善模式投影时的随机性.此外,为了减小参数选取对算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相似度衡量公式.将改进后的算法与原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运行效率更高.利用改进算法对某中央空调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算法能满足设备性能自组织聚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类算法在非平衡数据集的情况下分类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总结了常见的数据平衡化方法,包括改造数据集与改进算法,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大平衡度的自适应随机抽样算法,进一步优化了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效果.将其应用在随机森林算法的数据预处理阶段,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随机抽样方法的有效性,在合理的整体精度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处理非平衡数据.产生的新数据比较拟合初始数据,能够提高分类器处理非平衡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MT资料反演的一种实数编码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求解一维大地电磁测深反演问题的实数编码混合遗传算法,它是通过单纯形搜索与遗传算法结合而成。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在优化应用中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弱、计算量大、对较大空间适应能力弱和早熟收敛,而基于局部线性化的单纯形法易使解陷入局部极小值,严重依赖初始模型的选择等问题,在遗传算法中加入一个改进的单纯形搜索算子,并采用最优群体保留策略。该新算法既具有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又具有单纯形法的快速收敛性。对各种类型的大地电磁测深理论曲线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实数编码混合遗传算法进行反演具有收敛速度快、解的精度高和避免出现早熟等优点,可用于大地电磁资料解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数据集的初始聚类中心选取问题,在基于密度的划分算法和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限定初值的采样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初始聚类中心的划分采样算法。对聚类子空间在每一维上进行均匀划分形成不同的数据区域,根据数据区域的数据点数的多少进行采样来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利用采样思想缩小了数据集的规模,保证了算法在时间上的优势。通过不同规模、不同形状的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初始聚类中心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准确率和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