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I指数及DI指数对井冈山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样地中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栲属群落13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关系中1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正联结,8个种对具有显著正联结,13个种对具有负联结.78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目前群落的发展阶段及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目前,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格氏栲这一珍稀濒危植物,本研究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及点相关系数对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出现频度较高的25个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方差比率值为1.541>1,表现为显著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25个优势种群间的300个种对中x2检验有13个种对为极显著正联结,10个种对显著正联结;2个种对极显著负联结,11个种对显著负联结;88%的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部分种对的AC值、Jaccard指数(JI值)、点相关系数Φ值都不高,表明大多数种对间联结性较弱,独立性相对较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优势树种格氏栲仅与多毛茜草树呈极显著正联结,与观光木呈显著负联结,而与其它树种的种间联结关系均为不显著联结。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及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显示群落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3.
长柄双花木分布群落中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种间联结指数及2×2列联表的X2统计量分别测定了长柄双花木群落中物种总体关联性和群落中主要树种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物种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关联,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群落中13种主要树种的78个种对中,有40个种对表现出正关联,有37个种对表现出负关联,1个种对表现为相互独立的关系,正负关联种对数比例接近1∶1.而长柄双花木与其它12个物种之间有8对表现为正联结,4对表现为负联结,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根据种间联结系数和群落结构,长柄双花木分布群落中的13个主要优势种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4.
种间联结及种间相关性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基于岑王老山1hm2样地中胸径大于1cm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种间联结(AC)系数、Ochiai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PCA排序,对群落中13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种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显示:(1)群落总体呈现显著正联结,表明群落正处于演替的稳定阶段;(2)种间联结性与种间相关性分析中的正负关联比均未超过1,但达到显著正关联的种对数明显大于达到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说明群落整体联结性与群落中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关系更为密切;(3)相关性检验中虽然结果相似,但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更为灵敏;(4)生态种组的划分与相关性检验表现出一致性,说明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其种间关系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显著性检验、x2统计量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亚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种群进行种间联结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阶段亚乔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正联结,从中林龄到成熟林再到过熟林,灌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变化趋势为不显著负联结→不显著正联结→不显著正联结;(2)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主要木本植物正联结种对比例增加,种间关系逐渐趋于正联结,群落稳定性逐渐增加,向顶级群落方向演替;(3)马尾松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中大多数种对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物种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种对间的关联性较弱,所研究的马尾松人工林仍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充分利用种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进行科学维护,可以加速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滨海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间联结性研究,探索群落的形成及种间的共生与竞争关系,为滨海沙地和海岛修复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防城港市滨海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其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垂直层次间物种的联结性与相关性。结果表明:广西防城港滨海自然森林群落组成复杂,物种丰富,分层比较明显,大致可分为乔木层(含乔木层和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三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草本层处于退化状态;!2统计量、种间关联系数AC和物种共同出现百分率PC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与亚乔木层物种总体存在显著负联结,相互独立的种对较多,较少种对显著联结;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总体存在显著正联结,显著联结的种对较多,种对间较紧密;亚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间总体存在显著负联结,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表明群落内垂直层次间物种相似的生境要求、生态习性,以及在垂直方向上对生境要求的互补性差异是导致种对间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14个优势种的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级阶段.χ2检验,显著、极显著的关联种对只有13对,优势物种青檀与其他种群联结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23对,青檀与荆条呈显著正联结,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0对,青檀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物种间对生境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群落成熟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和χ2检验对广西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所在的植物群落样地中的25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金花茶所在的植物群落中25个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性正关联,反映出植物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25个优势种组成的300个种对中,有4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性正联结,10个种对具有显著正性联结,有5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性负联结,8个种对具有显著性负联结,绝大多数种对联结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本研究对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内16个主要物种做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474,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其中有65.83%的种对表现出正关联,余下表现为负关联;χ2检验为显著或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5对,其中正关联26对,负关联9对;有77.5%的种对关联强度指数(OI)0.6,χ2检验联结性多不显著;优势种对间的OI值基本都0.6,多为显著或极显著正联结。去势对应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零散于其周缘,连接性较弱。16个物种分成2个生态种组,但组间界限不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其依赖性较强,表明群落优势种是影响拟南芥生存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缙云山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群落15个主要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并以全矩阵、半矩阵和星座图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使用上述系列技术效果很佳.运用方差分析可揭示出多物种整体间的联结性;X~2检验可揭示出成对物种间联结的性质和程度;Ochiai,Dicc和Jaccard指数可表明种对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结果表明,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种间联结较复杂,但优势种间显著的正联结只存在于白毛新木姜子(Neolilsen ourola var.glauea)和广东山胡椒(Iindern knowlungensis)间;显著的负联结只存在于川灰木(Symplocos selchuanensis)和银木荷(Schima argenten)之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间联结性较低.另外,人为影响对种间联结性影响亦很大.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7.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