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塑料—橡胶共混体系概述对实际应用的许多聚合物本身而言都是多相的。如聚丙烯,它是部分结晶聚合物,即由90-97%全同立构组成的晶态结构和无规立构组成的非晶态结构所形成的两相结构。随加工成型条件的不同,聚丙烯的结晶度一般大于50%,其结晶态区域的熔点为176℃,而非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形态、熔体的流变性质、共混物的热性质及初生纤维的染色性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P与PU为不相容的两相体系,PU以分散相分布于PP基质之中,其尺寸及形状随组成而变;共混物熔体的粘度-组成曲线上呈现一个极小值:当PU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的耐热性与纯PP相近;初生纤维的染色性也随PU含量的增加,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将CPE、PVC与TPU熔融共混.研究了TPU/CPE及TPU/CPE/PVC共混体系.对其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油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CPE及CPE/PVC的加入可改善TPU的加工性能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4.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对聚丙烯P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共混体系进行了测量.实验研究表明,正电子湮没寿命灵敏地反映了在95—370K温度范围内PP/EPDM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变化.经分析得到PP/EPDM是两相共混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和反应性单体苯乙烯(St)、丙烯酸(AA)及其混合单体改性PP/P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和动态黏弹谱仪(DMA)研究了反应性单体改性PP/PS共混物的相形态与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反应性单体St存在增容作用,促进PS在PP中的分散,使分散相PS的粒子尺寸减小.反应性单体AA存在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球晶尺寸降低.St改性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比AA改性共混物的明显,而AA改性共混物的异相成核作用比St改性的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PP/EPDM/EP 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动态硫化技术应用于环氧树脂(EP)增强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PP/EPDM/EP共混物是三相结构,即EPDM分散相、EP颗粒分散相和PP连续相.共混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变化不大.马来酸酐接枝EPDM(EPDM-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共混物是“核-壳”复合分散相和PP连续相结构,其中EP颗粒为核,外面包覆着EPDM-g-MAH和EPDM.这种“核-壳”结构变相地提高了EPDM橡胶的体积分数,使得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m(PP):m(PVC)=80:20)二元体系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HBP/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平均粒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质量比为80:20)共混物中加入3份HBP,增容的效果最好;当HBP达到4份时, PP/PVC(质量比为80:20)的相容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回收PET对PP流变行为的影响,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回收PET和增容PP/回收PET共混物,研究了回收PET用量、不同相容剂对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回收PET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随回收PET含量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PP g MA提高回收PET复数黏度,但PP g GMA降低共混物的复数黏度,表明回收PET与PP g MA的化学作用较PP g GMA强。PP g MA提高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但PP g GMA使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动态黏性模量降低。PP g MA加入使PP/回收PET共混物tan δ降低,但PP g MA用量过高,tan δ反而提高;PP g GMA使共混物的tan δ提高,归结于相容剂的增容和增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废弃PET(r-PET)发展r-PET/PP共混物,该文制备了不同r-PET/相容剂、r-PET/PP和PP-g-MA及其混合相容剂增容r-PET/PP共混物,研究了以上共混物的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讨论了不同相容剂对r-PET力学性能,r-PET对PP力学性能和增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加入降低r-PET力学性能,r-PET提高PP拉伸和弯曲性能,r-PET/PP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随r-PET用量增加而提高,表明r-PET对PP中具有增强作用。PP-g-MA加入提高r-PET/PP共混物拉伸和弯曲性能,POE-g-MA和EVA-g-MA加入提高PP-g-MA增容r-PET/PP共混物冲击强度,采用混杂相容剂可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r-PET/PP共混物。  相似文献   

10.
共混物中聚氯乙烯凝胶化度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SC法测定了PVC/CPE/P(VC-b-MMA)共混物中PVC凝胶化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发现,其凝胶化度值随加工时间,加工温度增加而增加,共混体系中刚性有机粒子有利于促进PVC的凝胶化,而弹性体(CPE)可以使其凝胶化度值降低,当PVC的凝胶化度值在70%左右时,其力学性能最佳,DSC法能较好地反映共混物中VPC的加工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用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对PVC/PP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共混物断面氯元素的面分布图,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从亚微观层次揭示了PVC/ PP共混物的相结构.将面分布图像与扫描电镜(SEM) 对PVC/PP共混物的形态照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元素面分布图像比形态照片具有更清晰、直观的特点,能准确说明聚合物的相结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丙纶纤维表面能较低而导致其吸湿性差的现状,使用空气等离子对丙纶无纺布进行处理.通过实验得出了处理的时间、功率以及放置时间这3个参数对丙纶无纺布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变丙纶无纺布的吸湿性,但是在短期内衰退较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作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研究了它的织态结构,同时测定了它和PP、EPDM的拉伸蠕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中,EPDM与PP在亚微观水平上相容,但EPDM分子键没有穿入PP的晶格,PP的结晶度降低而晶型没有改变,EPDM形成分散相、PP形成连续相;EPDM/PP的拉伸蠕变特性受其PP连续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聚物在纺丝及后拉伸过程中,由于大分子运动缓慢,有相当一部分内应力尚未得到松弛,即被冻结在里面。本文以 PE 和 PP 为对象,采用声速法、TMA 法、密度梯度法、WAXS 法和计算机分峰技术,对这两种纤维进行分析,发现 PE 与 PP 的晶格应变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PE 的理论模量比 PP 大一个数量级。本文计算了 PP 的晶区模量,并与文献报道的理论模量作比较,发现有两种因素影响结晶尺寸和结晶度。本文得到的结论与文献报道的 PET,PPTA 研究结果极为相似。作者认为:品格内应力存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中,它是造成品格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用量的CPE对PVC/CaCO3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加入CPE可明显改善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随之增加,当CPE加入量超过PVC的10%(wt),试片很难被冲断,说明了CPE的加入能很好改善CaCO3和PVC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美国孟山都公司的热塑性弹性体新品种 Santoprene 系列中三个代表性型号为对象,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循环拉伸试验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它们的组分与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橡塑比的增大,EPDM/PP 中 PP相结晶度下降、周期性应力作用下的滞后现象也减小.实验结果还表明,EPDM/PP 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团相法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以及PVC/CPE/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低温-高温两步氯化制得的CPE与PVC组成的共混体系为一部分相容体系,两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即链段相容性;由低温一步氯化法制得的CPE具有氯化区和未氯化区类似嵌段式结构,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CPE和P(BA-co-MMA) 改性CaCO3对PVC的协同增韧效应,用其填充PVC,研究加工工艺、CPE及改性CaCO3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流变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次分散法利于发挥弹性体与刚性无机粒子的协同效应;当m(PVC)∶m(CPE)∶m(改性CaCO3) =100∶8∶10时,PVC/CPE/改性CaCO3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可达15.24 kJ/m2,为纯PVC基体树脂的3.98倍;随着CaCO3用量的增加,体系在保持加工流动性的同时耐热性能逐步改善;E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呈现出典型的韧性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R-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RSMA) compatibilzation on Nylon 6 ( PA6 )/polypropylene ( PP ) blen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through Molau test,microscopic morphology,and chemical structure.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rate R-SMA addition can promote reaction between anhydride in R-SMA and amino in PA6,and lead to a new PA6-gR-SMA copolymer in the blends.Such PA6-g-R-SMA copolymer in the blen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PP particle size,and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two immiscible phases in the blends.The crystallinity of PA6 in PA6/PP blends has greatly decreased by PP blends.The blends have the best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A6/PP/R-SMA is 90∶10∶2 to 90∶10∶4.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PA6/PP blends with the compatibilizer is increased bv more than 1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