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技术研发成功的基础保障。韩国半导体DRAM领域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离不开其组织管理模式的贡献。分析韩国DRAM攻关组织管理模式发现,对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或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关键技术,韩国采用了由国家牵头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产学研合作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关键核心技术设置两种技术路线的竞争技术攻关模式;面向目标明确的产品采用跳跃式研发模式;在世界技术动向的情报监测与分析方面采取技术攻关全周期实时监测模式;并注重海外人才引进。最后,分析韩国DRAM领域组织管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核心技术领域攻关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无缝集成了用户域、信息空间域和物理空间域,实现了"人—机—物"的动态协同,其应用常常涉及到跨业务域甚至跨组织的用户、业务流程和物理实体的实时动态交互.因此,物联网服务系统往往需要集成多个分布式的企业应用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大规模复杂服务系统来实时协作完成一定的业务目标.目前,大多数已有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解决不同实体和应用系统间在动态交互环境下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然而,如何在信息的提供方和消费者之间按需的分发感知信息、并基于物理世界所发生的变化动态的实时协同相关的企业服务或者业务流程做出快速反应尚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为此,本文结合事件驱动架构和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事件驱动、面向服务的物联网服务提供方法,该方法能够便捷地支持感知信息的按需分发和聚合,并实现事件驱动的跨业务域甚至跨组织的服务动态协同.这种实现了"时间、空间和控制"解耦的服务提供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物联网服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允许系统及时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最后,通过实际部署的区域集中供热监控及热计量物联网应用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种规模的组织逐渐开始应用基于云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支持其业务活动。本文在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面向SaaS的技术-组织-环境-服务(TOES)的组织采纳模型。通过采用Logistic等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组织SaaS采纳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发现技术兼容性、环境竞争压力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组织的SaaS采纳意愿;而组织高管支持、环境的合作压力、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显著影响实际的SaaS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驱动着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及业务模式的深刻变革.航空装备研制过程具有跨时空域、跨产业链、跨多主体高效协同的典型特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面向航空复杂装备协同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既是满足当前航空复杂装备高效研制的必要手段,也是以新模式驱动航空制造数字化转型的重...  相似文献   

5.
网构化软件处于开放、动态、难控的环境之中,需能感知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持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传统软件构造技术缺乏对环境感知和适应的系统支持.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结构,通过为软件系统配备先验的环境模型和环境规约来实现环境处理的显式化.进而,介绍了我们使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开放环境之分布异步性、感知信息的不一致性以及环境中人类用户行为特性等的若干具体技术进展.而后,讨论了一种先验环境模型及环境规约的开发方法原理,给出了相应的环境驱动逻辑的静态表达与运行实现机制.该方法和机制可较好地支持环境处理与应用业务逻辑间的关注分离.  相似文献   

6.
从供应链金融角度,运用进化博弈论建立模型,分析在传统物流企业间加入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将会逐渐参与到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此外,通过构建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得到了两者的最终进化稳定策略,该策略可为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云计算以及软件即服务的流行和发展,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服务功能以及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服务提供者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为一个复合服务业务流程中的抽象服务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者,并通过动态组合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并优化整体服务质量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一个复合服务,传统的服务组合方法会为所有服务请求实例选择一套共同的服务绑定方案直至下一次自适应调整.此外,这些方法只考虑了候选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而忽略了服务质量在运行时的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复合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之间达成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经常被违反,从而影响复合服务提供者业务价值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风险偏好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波动性,应用投资组合理论产生适应给定风险偏好的多套服务绑定方案的组合,从而控制风险、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全局服务选择方法相比能够有效降低SLA违反率,同时提高复合服务所创造的业务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组交换和路由器设计中弓』入光交换技术,在可升级性、带宽、功率消耗和成本等多方面具有好处.然而,光交换机的切换时延比电交换机的切换时延长得多,使得传统面向电交换的时隙调度算法不适合于光交换环境,因此,需要设计新的调度算法,以便在传输的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找到折衷.将此类光交换调度问题分为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两种不同情形,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尽管非抢占式调度不利于在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取得折衷,但对于任意的切换时延,给出的基于最大加权匹配的贪心算法都可以实现2-近似(成本不高于最优调度的两倍),而且算法复杂度不高,为O(N^2).对于抢占式调度,也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调度算法——2-近似启发式算法.每次在查找交换机的切换矩阵时,该算法都能保证剩下的业务矩阵都是2-近似的.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了2-近似启发式算法:1)非常逼近最优调度;2)比ADJUST和DOUBLE算法无论是在业务传输时延,还是在计算复杂度上,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构造了层次化的SOA模型,并提出了将服务使用层与服务实现层分层处理的策略.建立了基于服务的构件模型来实现SOA中的服务,使用接口来描述服务的语法,契约来描述服务的语义,并用卫式设计来模服务的行为.将接口作为结合构件技术与面向服务架构的关键.用实例说明了如何使用这种方法来实现面向服务的设计.此工作为利用构件技术解决面向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实现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层系统软件.长期以来,操作系统发展的主线是面向单机,追求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硬件的计算能力,同时为上层应用和用户提供更友好易用的接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支持网络构成了操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辅线.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面向网络的操作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新主线.为了更好地管理互联网上的分布海量资源,同时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持,操作系统技术正在产生许多重要的变革.本文简要回顾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总结现有面向网络的操作系统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其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也介绍了我们在此领域针对网构软件的研发尝试.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由于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问题,论文用博弈论方法对创新的滞后效应以及企业和监管人员博弈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天然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长期效益大于短期经济效益,且企业投入低于长期最佳投入,需要对其进行监管;加大对投入不达标企业的处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投入的概率,但是这种作用随着处罚力度加大而减弱;对监管人员的失职进行惩罚也可以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外现有心理契约测量量表为参考,开发出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中小企业的员工为例,通过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小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具体结构分为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各个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最后,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如何降低离职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按职能分工部门之间的壁垒造成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传输迟滞,以及流程活动冗余造成的流程运行时间长的问题,从时间的维度进行产品开发活动的协同管理,建立流程活动间信息交互模型,以实现流程活动间信息传递的量化和无量纲化。根据流程活动间信息依赖关系,建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的产品协同开发流程结构矩阵,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流程进行优化,并建立了流程优化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不断承接国际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相对于国内工程,由于国情、技术规范和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原因经常造成诸多设计上限制.巴基斯坦Daral Khwar水电站的非对称月牙肋钢岔管体型复杂,先采用结构力学按概率极限的原则对钢岔管进行初步设计,再用有限单元法复核其强度和刚度,经过完整严密的设计论证实现设计优化,最终得到咨询工程师和投资方的认可.为以后类似项目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NVM增强片上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对只需有限密度有限性能的嵌入式NVM的应用,传统的浮栅/SONOSNVM成本昂贵。与CMOS相容的嵌入式NVM技术是当前工业界的成功解决方案,并在诸如模拟技术微调应用中的位元级一直到数据或代码储存的千位元等级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描述了与CMOS相容的嵌入式NV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工业界几种具代表性的与CMOS相容的嵌入式NVM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我们在技术研发中遇到的独特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证明我们的方案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软件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漏洞挖掘技术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的研究内容.但传统的漏洞挖掘技术耗时长耗工大,更重要的是不能全面的探测出软件中的漏洞,因此一种简单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即模糊测试技术,逐渐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模糊测试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比了传统漏洞挖掘技术与模糊测试技术进而说明模糊测试技术具有传统漏洞挖掘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之后,研究了目前模糊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情况,并比较了现有模糊测试工具的优缺点.最后列举出模糊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并阐述了模糊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growth, cor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s an eternal theme. Enterprise risk forecasting is always an important concern for stakeholders. Considering the complet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early‐warning index,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risk‐forecasting method for enterprises to use for cor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by using rough set theory an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irst, continuous attribute values are discretized using the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aximum discernibility valu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ntropy. Afterwards, the major attributes are reduced by the rough sets. The cor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risk rank judgement is extracted to defin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neural networks. Finally, the improved back‐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nd training are used to judge the risk level of the test samples. The experiments are based on 265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isk‐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rough sets and the neural network provide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rates than do other widely developed baselines including logistic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and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心理契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正式法律契约的影响(如长期合同、短期合同)。回顾相关文献,基于员工一组织关系的视角,探讨合同类型对心理契约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结果,并着重讨论合同偏好或自由意志对二者关系的调节。在此基础上,总结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提出与组织变量系统联系、关注动态变化过程及考虑情境因素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release of neurotransmitters from synaptic vesicles exocytosing at presynaptic nerve terminals is a critical event in the initiation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This event occurs at specialized sites known as active zones. The task of faithfully executing various steps in the process is undertaken by careful orchestration of overlapping sets of molecular nano-machineries upon a core macromolecular scaffold situated at active zones. However, their composition remains incompletely elucidated.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the active zone in mediating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and summarizes the recent progress using neuroproteomic approaches to decipher their composition. Key proteins of these nano-machinerie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dentifies turning points for the US ‘business cycle’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time series. The model, a multivariate Markov‐switching model, assumes that each seri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mixture of two normal distributions (a high and low mean) with the switching from one to the other determined by a common Markov process. The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the series composing the composite coincident indicator in the USA to obtain business cycle turning points. The business cycle chronology is closer to the NBER reference cycle than the turning points obtained from the individual series using a univariate model. The model is also used to forecast the series with some encouraging result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