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一枚恐龙蛋白石内腔絮状内含物及外壳提取DNA样品,并用一段特异引物与6碱基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对引物从蛋腔絮状内含物样品中扩增到一段150bp的DNA片,推测氨基酸序列与EMBL库中书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这段基因与非洲爪蟾表皮钙粘着蛋白前体及脑细胞粘着蛋白、牛及人胎盘胞钙粘着蛋白在氨基酸水平有显著的序列同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的一枚保存方式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提取DNA,经过 ̄32P同位素标记和电泳分析,发现在蛋内腔的絮状物样品中确有DNA片段存在。它们的大小约在1000bp至几十bp之间,大多数片段在400bp以下。用18SrDNA特异引物,以上述DNA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经电泳分析得到约200bp的PCR产物。经过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最终筛选出6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这6个克隆的序列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人类等的18SrDNA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是与原核生物没有发现同源性,而且没有检索出与该基因完全相同的已知序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的一枚保存方式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提取DNA,经过^32P同位素标记和电泳分析,发现在蛋内腔的絮状物样品中确在DNA片段存在。它们的大小约在1000bp至几十bp之间,大多数片段在400bp以下。用18SrDNA特异引物,以上述DNA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经电泳分析得到约200bp的PCR产物。经过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最终筛选出6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这6个  相似文献   

4.
从河南省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蛋腔内含物中获得了含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这枚蛋化石的蛋壳断面的显微结构与前人描述的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的基本模式相同。完整的蛋壳及其下的次生方解石内壁封闭了蛋腔,蛋腔中含有DNA的絮状内含物主要由纤维状坡缕石和无定形有机残余物组成。封闭的蛋腔内的缺氧状态可能阻止了生物分子降解,坡缕石因其复杂的矿物结构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本文还报道和讨论了这枚蛋化石的产出地层,矿物及元素组成以及埋葬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省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蛋腔内含物中获得了含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这枚蛋化石的蛋壳断面的显微结构与前人描述的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的基本模式相同。完整的蛋壳及其下的次生方解石内壁封闭了蛋腔,蛋腔中含有DNA的絮状内含物主要由纤维状坡缕石和无定形有机残余物组成,封闭的蛋腔内的缺氧状态可能阻止了生物分子降解,坡缕石因其复杂的破物结构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本文还报道和讨论了这枚蛋化石  相似文献   

6.
河南西峡湾潭地区二郎坪群微体化石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报道了河南省西峡县湾潭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硅质岩夹层中的牙形石类Acodusoneotensis及放射虫类EntactiniacomplalIata,其时代应属早、中奥陶世;与其相邻的大庙组泥质板岩中发现的螺旋管状藻类化石及其管状微化石的组合面貌可与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对比。这些化石的发现为二郎坪群的时代归属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从岩性岩相出发,结合恐龙蛋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它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等,对西峡盆地红层进行了划分,自下而上依次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沟组沉积环境有三类,其沉积相为冲击扇相、洪积扇相及河流相组成的混合相;马家村组为较稳定的河流沉积环境,沉积物巨厚,发育交错层理;寺沟组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滨浅湖相,见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相似文献   

8.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长的多角体蛋白基因.SlNPV多角体蛋白Mr=29236,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核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人胎肝细胞中分离出1个566bp大小的基因片段,经过克隆、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为TPO的cDNA片段.与GenBank中发表的人TPOmRNA的序列比较同源性在82%~99%之间,仅有2个碱基不相同,在175位密码子(523~525位的碱基)分别是CGG和CAA,即精氨酸(R)的位置上,中国人是谷胺酰氨(G).而与测得的韩国人序列比较,在相应位置的氨基酸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SPF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我们从国内甘薯品种徐薯-18上分离到的SPFMV的RNA为模板,经过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后克隆于pUC19的Hind 和Sac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证实获得了SPFMV中国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11.
12.
按照rDNA的结构特点,将DA18S1,7与其他8种生物的rDNA序列进行排列比较,结果表明这2个序列不是恐龙rDNA片段,DA18S7看来更接近一种植物rDNA片段(与金虎尾的同源性达94%以上),而DA18S1与2种参与比较的真菌rDNA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88.3%和89%),它们与脊椎动物rDNA的同源性分别只在67.8%~74.1%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森林生物量大小与森林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数据。【方法】以河南省西峡县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1993—2013年5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Landsat TM/ETM+/OLI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建立4种遥感估测模型,对研究区域1993—2013年的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①随机森林遥感估测模型综合性能最高,k最邻近算法与装袋算法居中,多元线性回归最低; ②海拔、坡度、亮度指数、湿度指数、垂直植被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这6个因子是影响研究区域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的重要环境因子; ③1993—2013年期间,研究区域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经历了先从1993年34.68 Mg/hm2下降到2003年32.59 Mg/hm2、然后上升到2013年44.65 Mg/hm2的复杂变化历程; ④1993—2013年期间,表征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全局Moran'I 指数不断降低,表明研究区域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空间聚集性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行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政策,以及生态廊道、村镇绿化工程建设,是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发生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The record of dinosaur egg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Wangshi Group in eastem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hows that the dinosaur species represented by elongatoolithids were present from the middle to the late Late Cretaceous, whereas those repre- sented by the dictyoolithids and spheroolithids became extinct in the middle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new species represented by ovaloolithids appeared in the late Late Cretaceous. Estimated eggshell conductance of water vapor is over 4 to over 115 times higher in spheroolithids and the dictyoolithids than in elongatoolithids and ovaloolithids, indicating that eggs of the first two oofamilies required higher humidity during incubation. Based on the δ^18O record as preserved in eggshell, a change from relatively humid to relatively dry climatic conditions can be assumed to have taken pla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ate parts of the Late Cretaceous. It is reasonable to suggest that the change in climate was the cause of the dinosaur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通过XRF、XRD、FT-IR和RS对产自浙江缙云恐龙骨骼化石和围岩的元素组成、矿物结构和基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中主要元素为钙、磷,钙磷质量比为12.7,围岩中硅、铁、钙、钾和铝含量较高;化石中钙含量是围岩的15倍,磷量为31.9倍,围岩中铁量是化石的8.5倍,硅含量是化石的11.25倍,钾含量是化石的45.6倍,铝含量是化石的7.36倍;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碳氟磷酸钙与碳酸钙,分别占63.9%和36.1%,围岩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约为36.9%,其余为碳酸钙和硅酸盐的混合物.红外与拉曼峰表明,化石中存在羟基碳氟磷酸钙、方解石及少量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表明,化石未被完全石化,且恐龙死亡后初始阶段埋藏在缺氧环境中;而围岩中则为石英、方解石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本在调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野生观赏植物229种及变种,隶属于65科144属,其中乔木类61种,灌木类73种,攀援类29种,草本65种,并对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