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频PWM DC/DC 转换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2.5μm 40V双极工艺的高频低功耗的PWM升压型DC/DC转换芯片.采用了恒定频率、电流模式的控制结构以提供优秀的电源和负载稳压.同时内部的电流监视电路可以保护功率开关以及连接到芯片上的外部元件.通过对开关脉冲宽度的调节,加快了升压速度,减小了稳压状态的输出纹波,提高了转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2.7~12.0V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芯片的开关频率为1.2MHz,开关电流限制值为1.2A,转换效率可达85%以上.使用很小体积的外围元件就可获得满意的输出纹波,在很小的电路板面积上产生大电流输出,降低了电路尺寸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采用阶段控制技术实现的软启动电路,该电路消除了软启动过程中出现的浪涌电流,同时避免了传统软启动电路在软启动结束时出现的过冲现象.该电路可以完全集成在DC/DC开关电源管理芯片中,避免额外电容而占用过多面积和增加功耗.通过Hspice电路仿真,对于输入电压为5 V,输出电压为2.5 V的Buck型开关电源系统,利用该软启动电路,输出电压近似以1.9 mV/μs速度平稳上升,同时电感电流在第一阶段控制在5 A以内,第二阶段近似以3.75 mA/μs平稳上升,符合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珣珣  谢憬 《科技资讯》2008,(1):104-105
DC/DC转换器是分析供电方式中使用最频繁的部件,本文采用PFM和PWM混合模式对DC/DC调制,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负载电流的波动。通过对芯片主要模块的介绍以及对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芯片能够达到较好的转换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并联DC/DC变换器之间的交互影响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升压DC/DC变换器传递函数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和相对增益矩阵原理,提出了一种并联DC/DC变换器双闭环均流控制回路之间的交互影响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并联DC/DC变换器双闭环控制回路之间的交互影响和系统频率、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相对增益矩阵原理分析方法和时域仿真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开关电源设计中,输出电压控制是高性能开关电源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MC33262作为临界电流传导模式控制器的特性,设计了一个E2类软开关DC/DC交换器,并分析了其构成开关电源的整体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根据电路稳定准则,给出了该变换器反馈环路的详细设计方法,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机车DC 600 V电源综合试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机车DC 600 V电源检修的需要,设计了电源综合试验系统的硬件电路,并用Lab Windows/CVI编写了试验系统的应用软件,最后将装置应用于现场.通过空载、25%Ie、50% Ie、75% Ie和100% Ie 不同负载的加载试验车,对DC 600 V电源的电流、电压和纹波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以满足机车电源检修时要求,使用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DC/DC变换器,阐述了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中的元器件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参数设计的正确性,为实际电路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DC/DC变换器信号处理速度与控制精度,对隔离型H桥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进行了改进,在其超前臂加箝位二极管,滞后臂加辅助网络,使变换器获得了良好的零电压开关效果;提出了基于BPNN-PID混合算法的隔离型H桥ZVS DC/DC变换器系统控制策略,对主电路与控制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得到了稳态时的工作波形和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波形。利用DSP TMS320LF2407快速数据处理平台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Matlab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响应时间短、超调量小、控制性能优良,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电源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针对锂电池的宽电压输入进行DC/DC转换,采用同步降压一升压转换结构,实现额定电压输出.分析节点不同模块的工作特性,采用不同的微功耗同步降压-升压DC/DC转换器进行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元器件选型方案.经实验测试和实际应用,该模块的转换效率可达85%以上,有效地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节点能量利用率.特别是该模块符合便携式设备的需要,利于该模块与其他产品的结合,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兼容特性问题,参照GB/T 18655—2018在电波暗室内针对实际的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搭建了实验系统,对其进行传导发射以及辐射发射实验,获得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正常工作时各线缆端口的干扰电流和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然后,通过测量获取实验系统中各部件的几何参数,建立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电磁仿真模型,将传导发射实验获取的干扰电流作为电磁仿真模型的激励信号.将该仿真所获得的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与辐射发射实验所获取的参考点位置的电场强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且高频段时的平均误差在5 dB左右,仅在低频段精确度相对较差,该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仿真模型较为可靠.最后,利用该电磁仿真模型对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辐射抗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场强度为30~100 V/m的平面波干扰情况下,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正常工作不会受到影响,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种低输出纹波的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一种新的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在设计中采用两个附加的对称电容器以及相应的开关,以减少由于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阻抗造成的输出电压纹波电平。文中以一个12V/5V的变换器为例讨论了这种方法。PSPICE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A low power digital 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OTA) was developed for low voltage switched capacitor applications. The OTA has a high slew rate (SR) and a large open loop gain with a differential pseudo-two-stage Class-AB structure. A fully compensated depletion mode capacitor is used in the switched capacitor common mode feedback block instead of a metal-insulator-metal (MIM) capacitor to reduce the fabrication cost. Simulations show that with a 1.0-V supply voltage and a 34-pF load at each output terminal, this digital differential pseudo-two-stage Class-AB OTA realized in 0.13-μm technology achieves a 63.5-dB DC gain and a 0.83-V output swing. The slew rate is ±16.29 V/μs and the total power dissipation is only 82 μW.  相似文献   

13.
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 Boost- Buck电路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 ,设计了一个 1 .1 k W的升 -降压型 DC/DC变换器。该滑模控制器由两个独立的控制器组成 ,分别控制升压环节、降压环节 ,根据电路状态动态调节 ,互不影响。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克服输入电压、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 ,充分发挥了滑模控制快速响应、鲁棒性强等优点 ,并且实现简单、控制灵活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与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非耦合开关电容Cuk 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非耦合开关电容Cuk DC-DC变换器(SC Cuk DC-DC变换器(。与普通Cuk DC-DC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电感可工作在非耦合状态。分析表明,即使开关工作在较大的导通比,该电路不需变压器也可实现大的输入输出电压比;当输入电感工作在DCM,输出电感工作在CCM时,该变换器可等效为一个Boost变换器和一个Buck变换器级联;开关电容网络的阶数即为普通Cuk DC-DC变换  相似文献   

15.
在链式STATCOM装置中,直流侧电容相互独立,支撑每个H桥直流侧电压。电容电压的恒定是保证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静止无功发生器直流侧电容电压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移相调制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PI调节与基于直流电源能量交换相结合的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STATCOM装置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实际工程中如何实现直流故障电流的阻断是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level modular converter,MMC)的柔性高压直流输电(flexible 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 based on MMC, MMC-HVDC)系统中亟需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已提出的子模块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有双向开关的钳位双电容子模块(clamp double capacitor bidirectional switch sub-module, CDCBSSM),该子模块拥有双电容可以输出三个电平,发生故障时将电容反向串联进故障回路中,利用电容的反向电压在抑制故障电流的同时迫使钳位二极管处于偏置状态从而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且闭锁后电容电压较为稳定。与其他子模块拓扑相比该子模块单位电容下所需功率器件的数量最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对该子模块的故障阻断特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实该子模块在阻断直流故障电流方面的确有效且各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也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变结构控制改善DC-DC变换器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串并电容组合结构开关电容网络与传统Cuk DC-DC变换器相结合,并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令串并电容组合结构的阶数随输入电压而变化,以确保Cuk DC-DC变换器在很宽的输入电压动态范围内普遍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提出令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解决了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中输入电压动态范围和转换效率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电容滤波直流电源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谐波电流,这些谐波电流的存在会给后端电路和供电系统带来危害。对此,首先对电容滤波直流电源电路中谐波电流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谐波电流给出了两种基于LC谐振滤波的谐波抑制方法,并对其抑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LC谐振滤波的谐波抑制方法均可有效降低直流电源电路中谐波电流的占比,并显著提高电源有用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9.
滕建华 《科技信息》2010,(19):143-144
随着电力电子与单片机相结合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单片机对稳压电源进行开发研究引起了电源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利用单片机为基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的控制,得到许多工程运用人员的好评。本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AD7543作为输出电压的调节模块,实现输出直流电压的调节。利用键盘输入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人机接口,通过数码管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并显示,且整个系统的设置电压步进等级高达0.1V,大大提高了直流电压源的供电范围,起到直流电源的智能调节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0.
史琳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86-4789,4796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用于大功率场所,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变换效率高,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