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该文为整车降噪的前期工作,从分析声强测量技术的原理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微型车表面声强的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与结果。利用声强叠加原理,合成每一测点的总声强,并通过表、图点、等声强线等方法对车身表面声强进行描述;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了引起微型车表面噪声的原因,分离出引起车外噪声的主噪声源;根据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降低微型车车外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声强法在电动机噪声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声强测量的特点、优点和有关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与通常的声压测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双通道FFT分析仪的虚拟式声强测量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别采用声强法和声压法对电动机辐射空气噪声声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声强测量技术对电机噪声进行测量分析,能够在工业现场准确地评价电机噪声声功率级,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声压法测量易受环境影响而要进行数值修正的问题以及声功率测量必须在特定声学环境里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在噪声测量中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表面声强测量及其频谱分析方法对华中工学院激光研究所研制的5kW横流电激励连续CO_2激光器的噪声源进行识别.文中讨论了用自谱函数计算表面声强频谱的方法,并基于这种分析方法在IBM-PC上研制了一套分析所测噪声信号的通用软件.文中还讨论了声源近场辐射的有关频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运用声强测量原理对票据打印机进行了声源识别;对打印机进行声强测试,通过对声强分析和频谱分析,确定了打印机主要噪声辐射源来自于打印头,为进一步打印机降噪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某微型客车的车外加速噪声控制研究中,运用声强测量原理对某微型客车的表面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得到了该车的表面辐射噪声的声场分布.综合运用声功率分析方法、声强等高线图分析方法以及频谱分析方法,对其表面辐射噪声进行了声源识别和研究,确定了其主要噪声源是发动机噪声和排气噪声,而车身振动噪声、轮胎噪声、传动系噪声、进气噪声对整车表面辐射噪声的贡献较小.为确定该车车外加速噪声控制的研究重点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声强技术的原理和一个实际工程应用实例。实例运用声强法对一台冰箱进行声强测试,并通过声强分析软件对测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冰箱背面的声强分布图,通过这些数据对冰箱的噪声源进行分析和识别,确定该冰箱的噪声源和各个频率噪声的贡献值,为以后的降噪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声强的指向特性对有梭织机进行了噪声源识别,用BK3360声强测量系统对1511M有梭织机进行声强测试,测得织权朋面与顶面的声强分布圈,综合分析此分布图得出结论:有梭织机梭箱部位的撞击噪声是有梭织机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多模式超声空化机理,研究了空泡脉动的空化行为.利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对多模式超声场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单频、双频和三频组合下的超声空化噪声信号,在此基础上进行傅立叶转换,得到了频域谱线,根据不同频率组合下的超声波形,推算出了相应的峰值声强和平均声强.结果表明:三频同时工作获得的噪声信号强度高于双频同时工作获得的噪声信号强度,单频获得的噪声信号强度最低;多频超声场的频谱幅值高于单频超声场的频谱幅值,频谱出现2个峰值,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三频超声作用下获得的空间峰值声强和平均声强最大,单频超声下的峰值声强和平均声强最小.  相似文献   

9.
声强测量法在发动机表面声源识别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型客车的车外噪声控制研究中,运用声强测量原理对某微型客车发动机进行了声源识别.对发动机进行了声强测试,通过对声强等值线图的分析和频谱分析,确定了发动机主要噪声辐射源来自于油底壳、排气歧管罩和排气二分管,这些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燃烧激励所引起的.提出了将这些壳类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作为实施降噪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燃叉车的噪声源众多,识别主要噪声源成为叉车降噪工作的首要任务.利用声强的矢量特性,运用声强测量技术对内燃叉车的噪声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各测量面上的三维声强图和声强分布图,确定内燃叉车的主要噪声源为进气、排气噪声以及发动机底部的泄露噪声,说明了声强测量是辨识庞大设备集中性噪声源的有效方法,可为后续叉车的降噪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声强测量法分析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声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声强的矢量性使声强测量在应用时受环境限制少 ,易于确定声源位置、声能流向等 ,已成为噪声源鉴别 ,声功率测定和声场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 笔者应用声强测量法对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声能流和声强分布进行了测量及分析 ,指出了影响该驾驶室内噪声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认为 ,就样机而言 ,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内的主要噪声源是发动机噪声和驾驶室壁面所辐射的噪声 ;在发动机噪声中 ,排气噪声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相对较大 ;此外 ,驾驶室自身的结构对其内部噪声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效降低该驾驶室内噪声的措施 ,可为产品的低噪声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车体壁板振动辐射形成车内结构噪声,直接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分析车体壁板声学贡献度可以确定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壁板位置,进而针对性地修改车体壁板结构,以改善车体壁板振动特性、降低车内结构噪声.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分析了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车体壁板的声学贡献度,确定了影响车内结构噪声较大的壁板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由水平轴风力机叶尖结构变化所造成的风力机噪声源分布特性的规律,利用圆盘声阵列系统对不同叶尖结构风力机采用近场声全息技术和远场波束形成技术进行噪声源识别.采集得到运行中的水平轴风力机在额定工况下的噪声信号,分析了噪声源声压级变化情况以及风力机噪声声源位置的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叶尖结构变化可以有效降低风力机的气动噪声,改变了风力机叶尖噪声的强度和产生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尖噪声.通过对风力机叶尖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在不损害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同时,实现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气体泄漏量超声检测理论分析及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小孔泄漏气体噪声频谱中某一频段声压级与雷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该函数关系,测量某一频段的声压级得到雷诺数,进而求出泄漏气体质量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对于测量管道气体泄漏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型轿车的降噪实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某微型轿车采用汽车扣速行驶车外噪声分离实验和声强法识别噪声源。发现进气噪声是造成车外加速噪声偏高的主要原因。在对发动机进气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后,找到进气噪声的主要峰值频率,设计出一种三腔并联共振式消声器,使进气噪声得以有效的控制。通过道路实验与发动机台架实验评价,整车车外加速噪声降到72.3dB(A),降噪量达7.9dB(A),而发动机输出功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噪声源识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现声源控制的前提是正确识别出主要噪声源.文章介绍了噪声源识别的各种方法.简要论述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技术的一般识别方法;对近年来出现的声强测量、声全息和波束形成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作了综述;最后简单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声压修正边界元方法的气动噪声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永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153-2157
为考虑非紧致固体边界散射作用的影响,通过声模拟与边界元相结合的声压修正方法预测流体流动引起的噪声,将所分析的问题降低一维,能够满足无限远处边界条件。频率不是很高时,四极子源辐射的声强度远小于边界散射声强度,可以忽略耗时的四极子源项体积积分计算。通过傅立叶变换在频域求解声压方程,避免了繁琐的时间延迟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定常流场的离心风机气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提出了一种不直接求解声场却能为离心风机降噪提供有用信息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容积法对风机内部的非定常流场进行计算.然后,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对流场内静压脉动的强度和频率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声学基本理论,判定风机内部主要气动噪声源的位置及噪声类型.应用该方法对某离心风机进行了计算,并将分析计算结果与该风机的噪声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气动噪声源的位置和噪声类型.  相似文献   

19.
流体动力空化的噪声特性及空化强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Contraction-Divergence(收缩-扩张)流道产生的空化泡进行高速摄影观测和空化噪声测量.观测结果中发现随流速增加,气泡状态从离散的空化云变为连续的空化云;噪声谱逐渐从带有宽峰的谱变为连续谱.噪声谱中宽峰的中心频率和峰值都随流速变化而变化.在频率范围[0-50kHz]内对功率谱进行积分,积分值随流速增加迅速增加,可以表示空化的强度变化.实验证明,与声空化存在瞬态和稳态两种空化类似,也存在两种流体动力式空化.  相似文献   

20.
对于现代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风扇机匣声衬(风扇前)与进气道声衬能显著降低风扇前传噪声。该两段声衬距离接近,所处的声场互相影响,有必要研究风扇机匣声衬(风扇前)与进气道声衬的联合设计方法。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进展,对声衬优化设计方法、声传播计算模型、声源模型、声阻抗模型、代价函数等声衬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一套完备的声衬设计体系与设计工具。同时,对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声衬(风扇前)与进气道声衬进行联合设计,得到单自由度与双自由度声衬两套方案,证明该工具的工程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对两种声衬方案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评估,包括BPF噪声降噪效果、宽频降噪效果等。评估表明,在该设计思路下,两方案在飞越、边线、进场前两阶BPF噪声都能得到很好的降噪效果,并且双自由度声衬能够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显示出降噪优势。但是,如果代价函数能够进一步囊括声衬的宽频吸声效果,双自由度声衬能够更优的宽频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