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拿手术刀的不是医生,而是……当你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挨刀”时,进来的不是医生,而是一台有胳膊没腿的机器人,你会有啥反应?嘿!这可是最高级的远程遥控手术,好好“享受”吧(没法子,交通堵塞,医生赶不来了)。通过先进的通信设备,这台机器人医生能与千里以外的外科专家进行沟通、联系。只见外科专家通过无线电波仔细操纵机器人,精密控制着手术刀和针的运作,好像这些东西真的在他手上一样。OK!手术成功了。我不是做梦吧?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向人类呼救?怎么会?它体格壮硕,身长可达5米,重达千斤,再配上粗糙的皮肤,坚硬的骨板,外型威猛异常,如果不发生意外,活到百岁易如反掌。可这样一个狠角色,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 路遇杀手“哎呀,小心!”突然,一张巨型大网出现在一群中华鲟面前!这是非法捕鱼者设下了“陷阱”!只见一条中华鲟已经中招,被鱼网缠在当中。网子越收越紧,被捕的中华鲟拼命挣扎,头脸已被网绳刮破,却仍无法逃脱。唉……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可这伙中华鲟结伴同游,干嘛去呢?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类机器人:它们与科学家并肩工作,它们帮助人类改善环境,它们严格遵守着“机器人三定律”。它们或变身为鸡,或化直为礓.其罕蛮成拘的样子。它们做的工作对于人类来说不是太乏味就是太危险,它们就是另类地球卫士——变形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祖尔     
美国“机器人与未来”公司新近展出了一个名叫祖尔的机器人,它不但能向参观者挥手致意,而且还会掀动铁皮眼睑向人顽皮地眨眼睛和大声说话。据说它是最先进的一种机器人。祖尔的行动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它面对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毫不“侷促”,反而大声说“没有一个机器人懂得系鞋带,它所懂得的语言还不如一个3岁的孩子”,略一迟疑后它又郑重地宣布说,“你们人类真了不起!”其实祖尔只不过是该公司的研究产品之一。该公司还准备在最近几年推出30多个更为复杂、高级的机器人,在美国七大城市展出。比如它们能和人玩扑克牌,能将药水从  相似文献   

5.
声音     
《科技潮》2007,(11):3-3
"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机器人在外表、功能和性格上将越来越像人类,所以将来很多人可能会爱上机器人,和机器人发生性关系,甚至跟机器人结婚。"英国一位人工智能研究者日前大胆预测说,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将和机器人结婚!  相似文献   

6.
<正>"机器人,高科技?其实不然,在本期的由大众科学杂志社与贵州科技馆共同主办的“玩转科技馆”活动中,带你去认识不一样的机器人。"一提及机器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全身金属零件,走路奇怪,表情生硬,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然而你知道吗?早在3000多年前,机器人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于人类思想中。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环境污染,人口骤增,缺水缺粮怎么办?迁居月球。人类乘坐太空飞船登月乔迁月宫仙境,绝不是离奇的梦,也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景,而是未来学家为人类描绘的一幅21世纪迷人的蓝图。人类如何步嫦娥之后尘奔向月宫呢?科学家们经过周密的构思,独具匠心的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奔月规划“四步曲”:发射月球漫游车——机器人月宫扎根——开发月球资源——建造月宫村。  相似文献   

8.
骆昌芹   《少儿科技》2020,(1):45-45
“什么,用湿空气烧饭?我可从来没听说过!”看到标题,你八成会这样吃惊地嚷起来。是的,我们以后有希望用湿空气烧饭。这不是奇谈怪论,而是科学家正在用心研究的一项新技术。我们知道,人类一直在寻觅除煤、石油等燃料以外的能源,现在原子能、太阳能、风能等已经在能源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还有哪些能源可利用呢?有人想到了湿空气。  相似文献   

9.
如果按照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器人开始成群地为人类效力算起,到今天,机器人已过了“而立之车”。在80年代,“机器人热”已经风靡一些发达国家。那么,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机器人热”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请看——  相似文献   

10.
进入雷区怎么办?核泄漏了派谁上?一群身怀绝技的机器人战士一定会惊得你吐舌头。它们是“四眼战警”、“大力鼠”和智勇双全的“狼獾”!  相似文献   

11.
漂亮!看到选手的精彩表演,观众不禁发出了一阵欢呼。再看擂台上,各路高手正在施展绝活力争成为新的“武林盟主”,不过,这次来参加“武林大会”的选手们可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是一群机器人!这样的“武林大会”够特别够厉害吧,听说这些机器人以后还要把擂台摆在太空来个太空大战呢!  相似文献   

12.
东方望 《天津科技》2003,30(2):41-42
人类第一个克隆婴儿可能已经为法国科学家“制造”出来,这是真的吗?人们都在等待这一消息得到科学的证实。然而,科学的证实并不是一个疑问的终结,相反,是一个新的未知世界的开启:克隆人到底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无性繁殖”的新时代、使人类完善自身乃至进入永生有了可能?还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之盒”,将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灾难?  相似文献   

13.
<正>女科学家泽勒:人类可以信任机器人吗?机器人叛变,反客为主地奴役人类会成为现实吗?其实,在它们还没有聪明到可以图谋不轨的今天,我们不妨先换位思考——对机器人而言,人类值得信任吗?当机器人独自流落街头,请求人类施以援手时,是会得到热心的帮助,还是会遭到欺凌、拐卖,甚至破坏?HitchBOT——我和搭档史密斯共同研制的机器人,将为我们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用核弹炸烂来袭的小行星,似乎是个保护地球的好办法。啊~!不是危言耸听吧,人类怎么会“死”啊?有可能哦,想当年,恐龙也曾经是这个星球的霸主还不是灭绝了。今天的人类世界科技高度发达,可面临的危险似乎更多了。让我们看看到底有哪些危险可能让人类成为第二个恐龙!  相似文献   

15.
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由来诺亚两次让鸽子去打探洪水的消息,最终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带来了洪水退去、和平日子来临的好消息,世界生命在这一刻开始了新的转机。因为这个传说,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快看!那座山上停着一艘大船!嗯?真的是艘大船!这就奇怪了,几千米的山上,怎么会有船呢?是谁把船停靠在这了?在《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不像现在这样热爱和平,而是互相残杀。上帝看到人类这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微型“蜘蛛机器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 ,它已研制出外形类似蜘蛛的微型机器人 ,将来可以帮助人类在其他星球上进行科学探测。只有手掌大小的“蜘蛛机器人”能在国际空间站维修、土壤样本搜集和危险物质调查方面大显身手。这种机器人目前有 6条腿 ,装配着一对可以用来探测障碍物的天线。根据工作的不同 ,机器人的腿可能增加到“8条、1 2条甚至 5 0条” ,大小也可以自行增加 1 0倍。研究人员称 ,他们的目的是制造一个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能够对各种地形进行探测的小型全能机器人。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在“蜘蛛机器人”的两条前腿上安装特…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7,(7):15-16
7月10日,从美国亚特兰大传来好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11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上,中科大“蓝鹰”队力战群雄。获得仿真3D组和微软机器人组两项冠军、仿真2D组亚军和四足机器人组第4名,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在去年的赛事中,中科大“蓝鹰”队也获得了冠亚军各一个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当你看到1500万年前巨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时,你会被它们的“伟岸形象”所折服。惊叹的同时,你一定会问:这么个大家伙一挖出来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它可是经过众多程序“造”出来的!别急,本  相似文献   

19.
<正>火星基地建立之前如果没有死在前往火星的路上,那么,建立起火星基地!为早日实现这一壮举,NASA不断在做各种尝试,比如——火星上的第一个脚印可能来自Valkyrie这样的机器人,瞧,工程师正对它进行测试。机器人耐寒耐热、不怕辐射,便于在人类到达前建立基地。将来它们还要会做家务,但不限于种菜浇花,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维持设备运行更加重要!北达科他大学的工程师帕布罗·德利昂,正在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亲自测试一件原型宇航服,为还原真实现场,封闭实验室里采用大功率风扇和细土,模拟可能令宇航员望而生畏的火星沙尘暴!当然,不是所有测试都敢拿真人来玩——在NASA的研究中心进行跌落实验的猎户座乘员舱模型,里面就坐着假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16):70
垃圾车机器人登门收垃圾据外媒近日报道,意大利研发出了一种垃圾车机器人,具有激光扫描装置和位置传感器,外形犹如电影《星球大战》中著名的"R2-D2"。设计者的构想是人们可以通过电话预订,让机器人在固定时间到家门前收集垃圾。这样既能节省人力,又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们处理垃圾。据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械系主任达瑞欧教授表示,"我们的希望是,把在工厂里显现出价值的机器人改造成家用机器,让它们与人类共同生活。"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致力于范围广泛的发明计划,包括能登门回收垃圾的机器人、能减缓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