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广秋 《科技信息》2009,(24):238-239
范唱即示范演唱,是声乐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范唱是通过教师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演唱方法,结合歌唱发声技术动作演示和演唱表现展示的教学示范行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演唱提示。通过范唱,供学生学习,起示范性作用。教师可以进行正、误两种类型的技能技巧方法演示,通过对比演示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弄清、弄懂歌唱技术要领,也可以通过实际歌唱发声艺术效果的演示,实施作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展示,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声乐演唱技艺。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声乐教学能力,适应中学课外辅导工作。声乐教学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这里重点谈教的这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要不断D脑,从技术方法到艺术修养都要不断提高、充实,仅有理论知识的教师是教不好学生的.技帅自己首先要经常练唱,而理想的声音,正确的发声方法都要靠实践.教师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对自己的噪音控制自如,并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3.
女高音与女中音的鉴定及发声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人们常常难以正确分辨女高音和女中音。盲目训练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加强科学的认识,从音色的特点、音域以及生理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喉形平衡发声机能以及声区的统一方面作正确的引导,才会使声乐学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达到飞跃。  相似文献   

4.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叶淳 《科技信息》2006,(2):110-111
掌握青少年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通过教师范唱与学生试唱的互动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气息的运用,以科学的发声方法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相似文献   

6.
就歌唱而言,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声音观念,科学的用嗓方法,初步掌握歌曲演唱的技术技巧,这不仅会对儿童嗓音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为他们今后能够走上歌唱的艺术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儿童歌唱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轻声唱,对没有掌握好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它能避免用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没有共鸣、位置过低的现象,并能解除因用大声唱歌易过分用力的毛病。混声唱,能正确找到高位置,易于扩展音域并能统一声区。  相似文献   

8.
蔺莹 《科技资讯》2012,(3):251-251
要想唱好一首歌曲,成为一个好的歌唱者,必须有良好的发声训练方法,也必须懂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就是胸腹式呼吸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在初学发声时,就应该懂得发声与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只有基于这种观念而建立的歌唱发声方法,才是真正完善而有效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歌唱过程中鲍否放下喉头以及保持喉头位置的相对稳定,对于歌唱能否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歌唱只有擎攒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合理正确地运用共鸣腔体,才能逐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源泉 ,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科学的发声方法离不开正确的呼吸运用。每一位学习声乐的音乐爱好者 ,必须要对歌唱的呼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声乐实践 ,才能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用声和高水平师资的支持.科学用声指科学发声和合理用嗓.科学发声方法必须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掌握,其训练内容包括呼吸控制、起声方式、共鸣调节、吐词训练和嗓音弹性训练等.科学发声是改造性训练,只要方法得当,并不难学.合理用嗓,指不滥用嗓音,不超过自己的嗓子承受能力长时间、大音量地过度用声.诵读教师是经典诵读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培训不容忽视,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对诵读活动的正确认识、诵读的基本理论和诵读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投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音乐教师在声音方面应具备的条件是:首先要掌握好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和具备有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技能和知识。声音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音乐艺术。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弥补其天赋之不足。而歌声和音乐是和文学语言结合,从这个方面来说做为音乐教师除了有一付好的嗓子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乐感。以及丰富的想像力、表现力、判断力、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特别敏锐的听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音乐属于听觉的艺术,好与坏…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唱、念、做、打。其中“唱”占首要位置,它不仅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也是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展示故事情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教学中通过运用晋剧声腔传统教学应借鉴声乐发声训练方法,晋剧演唱与歌唱方法有机结合的体会,充分认识演唱姿势的重要性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晋剧声腔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24):219-219
声区统一是歌曲演唱中的重要问题。应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训练,来解决好声区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轻声唱,对没有掌握好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它能避免用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没有共鸣、位置过低的现象,并能解除因用大声唱歌易过分用力的毛病。混声唱,能正确找到高位置,易于扩展音域并能统一声区。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中,呼吸是动力,声音是物质手段,而共鸣的力量使得声音丰满,并经过灵活运用后能有效地调节声区统一。只有这三者配合得当,才有可能使声音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因此,树立呼吸、发声与共鸣三位一体的整体歌唱观念,对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万永征 《科技信息》2011,(7):I0407-I0407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表现形式,文化也在经历着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变革。老年文化同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够使得老年文化具有时代特色与内涵;才能够被老年人群广泛接受;才能够科学发展、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基本功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基本功,声乐艺术的基本功主要是通过练声来实现的。练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科学的发声状态,并形成正确的声音理念,然后,把良好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声音理念运用到歌唱中。因此,了解练声的基本知识,力求做到科学练声,对声乐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声乐教学实践出发,从练声的目的、方法、态度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科学练声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