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经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二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很不理想。据调查,1998年,全国有民营科技企业70052家,甘肃有757家,列第19位;就资产总额而言,全国为10,625.15亿元,甘肃仅有45.73亿元,居第32位;从总收入看,1998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为7,670.44亿元,甘肃为24.28亿元,居第31位。1999年,甘肃省的情况如何呢?全国有民营科技企业79477家,甘肃有322家,居第31位;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为14,578.13亿元,甘肃为70.18亿元,居第32位;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为10,456.49亿…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4,(6)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3.
鑫水 《科技潮》2004,(6):32-34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4.
鑫水 《科技资讯》2004,(6):32-34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随着人口的剧增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自然资源将面临日益紧缺的局面。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一直被人们称做“工业废渣”的粉煤灰为例,如能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有效地节省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并有利于保护环境,使火电厂排放的大量粉煤灰成为“人工矿物”资源。目前,我国火电厂每年排放粉煤灰量已居世界第三位,达5300万吨,其中  相似文献   

6.
徐晴 《今日科技》2005,(6):35-3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浙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浙江现象”或“浙江模式”而与“苏南模式”以及“珠江模式”齐名。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跃升至目前的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地位也从第12位升至第4位,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东北工业基地资源问题 1、东北地区资源情况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东北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60种矿藏中东北有140多种。其中40多种矿藏的储量居全国前三位。“一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156个中有37%在东三省。这些项目近一半属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项目。  相似文献   

8.
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数据库系统已在我国北京建成。这一多层次、多功能、具有多种数据类型和多项创新技术的综合性全国自然资源信息科学管理应用系统,居国际领先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长期不适当地过度开发和利用,使资源出现破坏浪费、质量下降、退化严重的恶果。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江苏沙钢集团——这个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的钢铁企业,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405亿元,出口创汇7.2亿美元,钢产量名列全国同行第5位。人均产钢量1075吨,居全国同行第一位。 2005年,沙钢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名列第29位,在全国民营企业中名列第二位,经济总量在江苏省名列第一,并跻身于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23家钢铁企业行列。纵观企业发展的30年,沙钢秉承“科技领航,科技是取之不尽的资源”的理念,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沙钢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如今,这艘现代化的“钢铁巨舰”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的发展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沙钢奇迹”。  相似文献   

10.
王宁霞 《甘肃科技》2006,22(9):230-231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甘肃而言,甘肃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和科技技术资源也较为雄厚和有基础。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发挥甘肃的条件,进一步对外开放,为甘肃在西部开发中有较大的发展作出贡献,科技翻译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环节。本文就甘肃科技翻译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在甘肃的发展的状况、以及应对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与建设》2013,(6):730-730
影响因子是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同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越强。全国土建工程类期刊149种,10年前本刊是零居末位,2011年本刊居38位,2012年上升到32位,2013年上升到28位,首次跻身全国前30强。30强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家级协(学)会、住建部、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有影响的刊物。  相似文献   

12.
正影响因子是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同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越强。全国土建工程类期刊149种,10年前本刊是零居末位,2011年本刊居第38位,2012年上升到第32位,2013年上升到第28位,首次跻身全国前30强。30强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家级协(学)会、住建部、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有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2,(8):17-19
江苏省常熟市是长江三角洲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2001年全市GDP居全国县级市的第5位。其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以及建立大规模的市场,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很大关注,旅游业也有较大发展,该市已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等多项荣誉,今年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国家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常熟市政府热忱邀请参与这次“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代表光临常熟参观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因子是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同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越强。全国土建工程类期刊149种,10年前本刊是零居末位,2011年本刊居第38位,2012年上升到第32位,2013年上升到第28位,首次跻身全国前30强。30强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家级协(学)会、住建部、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有影响的刊物。  相似文献   

15.
依法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余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以上,居世界第三位。同时我国还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植物和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我国还是世界上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拥有大量的作物野生种群及其近缘种。野生植物既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不仅对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各级野生植物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16.
东海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89年,《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颁发以来,该县从农业大县的实际地位出发,重点以“科技兴农”作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和成果推广等项目,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99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4位,油料总产居全国县级第7位。1992年,全国10个亿斤粮乡,该县即占了8个。1994年,该县粮油总产和农牧副渔产值同时跨入了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行列。  相似文献   

17.
《工程与建设》2013,(4):495
影响因子是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同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越强。全国土建工程类期刊149种,10年前本刊是零居末位,2011年本刊居38位,2012年上升到32位。本刊渴望跻身前30强,前30强基本上都是北京(或上海)地区出版的全国有影响的刊物,本刊将努力争取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影响因子是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同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越强。全国土建工程类期刊149种,10年前本刊是零居末位,2011年本刊居38位,2012年上升到32位。本刊渴望跻身前30强,前30强基本上都是北京(或上海)地区出版的全国有影响的刊物,本刊将努力争取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未来十年适逢深圳“二次创业”,全市上下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必需的、必然的,但对生态环境来说却因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开发而遭到新一轮破坏的威胁。 全国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指明了方向,深圳有必要“抓紧机遇”,在  相似文献   

20.
《杭州科技》2011,(6):14-1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仅是个风景如画的宜居城市,更是一块富饶肥沃的经济热土,2010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5945.82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