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石油中的环烷酸及其脱除与精制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环烷酸的来源及用途,通过对环烷酸腐蚀特点的阐述,指出了对原油或馏分油进行脱酸的重要性,并对石油中环烷酸的脱除及其精制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5]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复合溶剂萃取法用于直馏柴油脱酸和回收环烷酸的工艺流程。研究表明,该工艺的环烷酸脱除率达97%以上,精制后柴油质量满足GB252-77质量标准;复合溶剂经蒸馏回收可循环使用,同时得到了环烷酸副产品;该工艺不产生三废,有利于环境保护,克服了柴油碱电精制和硫酸中和法回收环烷酸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成分分析和理化性能检测表明,余甘子加工产业多余的余甘子果核提取的油料具有向生物航空燃料等高品质油料转变的潜力.运用介电精制方法对余甘子果核油进行精制,其中介电质为微米级纯钛酸钡陶瓷颗粒,其介电常数εp=14000F·m^-1,分离电压为7000V,装置内油料流速为60mL·min^-1.该工艺参数下,油料精制后的主要杂质硫醇的脱除率可达97%以上,环烷酸的脱除率可达65.5%以上.同时该方法由于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是一种环保的精制工艺.该精制工艺为余甘子果核油向生物航空燃料等高品质油的转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同时也拓宽了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法脱除柴油中的环烷酸,并运用表现分配比概念,考察了环烷酸这种混合物在95%乙醇和柴油中的表观分配比,环烷酸在95%乙醇和柴油两相间的表观分配比为2.0±0.2这是一个较恒定的数值。以此数值对抽提结果进行推测,其推测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得很好.对抽提所应采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95%乙醇为抽提环烷酸的优良溶剂,经抽提可脱除柴油中80%以上的环烷酸,精制后的柴油的酸值合格,安定性有明显提高.溶剂可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纯环烷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由粗环酸精制为高纯环烷酸的工业化新工艺.粗环烷酸经氢氧化钠皂化、水份及油品分离脱石皂化物、酸化、减压蒸馏等制备而得高纯环烷酸,酸含量可达98%,酸值回收率可达90%以上.在500t/a高纯环烷酸工业生产装置上,考察了温度、真空度等因素对制备的影响,并进行了简略的经济分析.该工艺已先后向国内7家单位进行了转让和生产,并正在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1,表6,参6.  相似文献   

6.
用溶剂萃取法精制粗环烷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溶剂萃了以法在较低温度下精制粗环烷酸,对酸值为140mgKOH/g及含油30.1%的辽河粗环烷酸进行精制后,酸值可达190mgKOH/g以上,酸回收率及纯度均可达到90%以上。精制过程中无三废排放,这是精环烷酸脱油精制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萃取法在较低温度下精制粗环烷酸.对酸值140mgKOH/g及含油30.1%的辽河粗环烷酸进行精制后,酸值可达190mgKOH/g以上,酸回收率及纯度均可达到90%以上,精制过程中无三废排放,这是精环烷酸脱油精制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桐油精制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对桐油精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次性脱除毛桐油中杂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生产出了高品位的,优于国家1级标准的精制桐油产品。  相似文献   

9.
环烷酸作为一种萃取剂,以其价廉、资源丰富并能萃取多种金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环烷酸是一类有机弱酸,作为工业萃取剂还存在萃取能力较弱,在微酸性介质中萃取金属容易出现乳化现象等缺点.在我国湿法冶金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环烷酸的萃取性能进行改造的工作便具有很大意义.环烷酸的卤代衍生物用干Cu、Co、Ni及稀土元素的萃取已见报道.环烷酸的巯基衍生物作为稀土萃取剂尚未见文献.本文就巯基环烷酸对稀土(钅兰)、钕、钐、的萃取性能作了初步研究.发现其萃取能力比精制环烷酸较强,应用酸度范围较广,并能避免乳化,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稀土萃取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vag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TCA-Sevag法对绞股蓝粗多糖脱蛋白工艺进行研究.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精制多糖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Sevag法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高且多糖损失量小,累计蛋白脱除率可达63.08%,多糖保留率为77.34%.液相渗透色谱法测定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576.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克拉玛依九区重质原油中环烷酸萃取及色谱分离研究,得出了较佳分离方案,对萃取分离所得粗环烷酸再进行色谱分离,得到以正态分布状态排列的各类环烷酸,并进一步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出较纯的环烷酸组分。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环烷酸是带有环烷烃链的羧酸,是石油的天然组份。自六十年代开始,环烷酸已被用作为分离提取有色金属的萃取剂。嗣后,开始了用环烷酸对稀土元素萃取的研究。环烷酸是一种优良的萃取剂。它的特点是来源丰富,成本便宜,萃取容量大,萃取易于控制,化学稳定性好。我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对环烷酸作深入的研究,开拓它在稀有元素上的应用,研究它的萃取化学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和镇海石化总厂工贸公司共同开发设计的石油酸精制装置已于去年十二月开车成功。石油酸经脱色、脱油和脱脂处理后,制得的精制环烷酸,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预定要求,并投入批量生产。衡量石油酸的主要质量指标,以及影响石油酸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是石油酸的纯酸值、纯度以及颜色等。石油酸通过精制得到的高纯度环烷酸,主要可用来制造高级环烷酸盐和环烷酸酯,除广泛用作电缆、棉织物及木材的防霉、防腐、杀虫剂,生物助长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1]中曾指出,环烷酸是一种优良的工业萃取剂。在盐酸体系中,轻稀土元素之间的萃取能力差异大一些,可进行彼此间的分离,制得各个单一稀土元素。目前,单一轻稀土元素一般是通过氧化还原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工艺较复杂,难以进行连续、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强度也大。我们试图用环烷酸作萃取剂,对由镧、铈、镨、钕组成的混合轻稀土组分,作系统的萃取分离,以获得一定纯度的各个单一稀土元素。近年来,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在L.Alders萃取串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萃取最优化方程。本工作按照萃取最优化方程,设计并进行了串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联合陶瓷膜超滤纯化香菇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香菇多糖精制工艺及降低生产成本,以45%香菇多糖粗品为原料,利用陶瓷膜超滤对其进行纯化精制。结果表明,4.5mg/mL的香菇多糖粗品溶液用1%活性炭作预处理,超滤温度为40℃,超滤压力为0.2MPa,膜面流速为4.5m/s时纯化效果最优。蛋白质的脱除率可达81%,多糖粗品脱色率达90.9%,精制得香菇多糖的纯度为89.7%,回收率77.6%。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在氨化环烷酸中加入添加剂z,能使La~(3+)、Y~(3+)、Na~(3+)很好地分离。分析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对氨化环烷酸分离稀土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泡沫浮选萃取分离回收废水中铜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循环浮选柱中,采用泡沫浮选萃取法对模拟废水中的铜锌离子进行了分离回收实验,研究了废水pH值、浮选时间、气速、环烷酸浓度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皂化环烷酸作为浮选萃取剂,两段浮选萃取,第一阶段在pH=2.7时优先浮选萃取铜,回收率达95%,而锌的回收率约为10%;然后在第二阶段升高残液pH值至7.9浮选萃取锌,可完全除去锌离子,残留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确定了泡沫浮选萃取分离回收铜锌的工艺路线,并制得工业纯硫酸铜和硫酸锌产物.  相似文献   

18.
前言以环烷酸为萃取剂分离稀土元素,十余年来有很大进展,但用于稀土之间的分离工作发表的不多;1974年以来国内成功地用它分离了钇和非钇稀土;至于对非钇稀土之间的分离未见报导。在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相邻轻稀土的分离因数,以镧与铈之间较大,β_(Ce/La)2.2~2.4。我们曾研究了镧铈镨钕混合氯化物(RECl_3=0.51M)——1.8M环烷酸(氨化率48%)煤油溶液萃取体系中轻稀土的分配,测得β_(Ce/La)~2.5,β_(Pr/Ce)~1.2,β_(Nd/Pr)~1.3表明环烷酸适用于轻稀土、特别是无铈轻稀土中镧的分离。工业级环烷酸作为萃取剂有易乳化的缺点,目前均加入异味较重的C_9—C_(11)混合醇或辛醇破乳,同时也要求提供防止乳化的其它方法。为了考察环烷酸萃取分离轻稀土的性能,本文用经过纯化的一定馏份环烷酸(以煤油为稀释剂)在氨化率45%时不使用其它添加剂,在单级萃取平衡的基础上,对镧镨钕  相似文献   

19.
鳀鱼油特性与精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鳀鱼油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鳀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EPA与DHA总量在20%~30%,DHA含量高于EPA,鳀鱼油脱色采用3%活性炭和3%酸性白土效果较优。脱臭采用减压法,便脱色脱具一步完成,减少了鳀鱼油的氧化。碱炼可明显脱除90%的游离脂肪酸(FFA)(p<0.05),采用的精制工艺对碘值(Ⅳ)及鱼油脂肪酸组成影响甚微,可明显(p<0.05)脱除过氧化物。精制处理改善了鱼油的感官指标。  相似文献   

20.
稠油及超稠油脱硫化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油中溶解的硫化氢在原油储运和加工过程中会不断析出,给生产和人员带来危害。随着塔河等稠油甚至是超稠油油田的逐渐开发,对硫化氢脱除工艺的研究日益紧迫。对多级分离、稠油气提、负压闪蒸等常用油气分离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分离和负压闪蒸在脱除稠油中硫化氢效果并不好,而气提法可以有效地脱除稠油中的硫化氢。对于稠油及超稠油,一级气提比二级气提的能耗和甜气的消耗都大,因此针对塔河稠油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两级气提法脱除稠油中硫化氢的工艺,为塔河及其它地区稠油和超稠油的脱硫化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