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根据公差原则的基本思想,以误差控制功能的等效性和公差带边界曲线的连续性为准则,建立了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及方向公差的变换算法.探讨了线段非圆弧、非直线奇异偏差在算法中的补偿办法,从而为复合平面曲线坐标值测量数据的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虚拟装配系统中公差建模的基本方法,建立了零件尺寸公差与装配体配合公差的模型,利用约束关系图表达了零件尺寸信息与装配体配合关系信息,利用尺寸公差模型与约束关系图通过有关算法生成装配尺寸链。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交互式三维机械零件图信息输入处理系统GEOCORE的图形信息描述方法和数据表达模型.借助GEOCORE系统,用户不需任何尺寸公差换算,可直接将完整的三维零件图信息输入计算机.所得到的数据表达模型,不仅包含了工件完整的实体信息,还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尺寸公差信息和图形生成关系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批量零件进行公差带测量的传感器。由一个双光束投射系统将具有互补色的光带投射到被测零件表面,通过显微系统接收后,由机场中光带的颜色即可判定该被测零件是否合格,并可判定被测件尺寸的超差方向,由于该传感器采用的是光学非接触测量法,所以适用于橡胶、塑料以及软金属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双路激光扫描尺寸检测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零件的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解决了激光测量中普遍存在的测量尺寸范围小、工件表面易磨损等技术难点。测量分辨率达到亚微米数量级,同时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基于加工能力约束的并行混合公差优化设计系统方法和模型.根据制造过程中尺寸误差、角度误差和形位误差的分布特点,研究用加工能力指数来表示加工能力的方法.在装配公差到零件工序公差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利用零件的加工规划信息和并行设计环境,研究了直接把装配公差分配给零件工序公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路激光扫描尺寸检测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零件的尺寸与形位公公差检测,解决了激光测量中普遍存在的测量尺寸范围小,工作表面易磨损等技术难点,测量分辨率达到亚微米数量级,同时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计算机辅助非线性公差分析不便于实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便于计算机实现的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计算算法.该算法将尺寸链中的尺寸公差信息用图形方式表示,用于表示整个尺寸链,并根据尺寸链原理确定其公差分析计算算法.同时,根据该算法开发一个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公差分析算法容易在计算机中实现,而且可靠性强,方便在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大量程非接触尺寸测量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大量程非接触尺寸测量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装置把反 射式气动传感器固定在数控工作台的滑座上,组成了一个测控一体化的测量装置.它 根据气动传感器离被测工件表面的间隙大小来自动控制数控工作台滑座前进或后 退,保证传感器离工件表面的间隙基本不变,从而实现小量程传感器的大量程测量. 还对该装置的测量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该装置在80mm的测量 范围内,测量精度达到±O.1mm,适用于大量程非接触尺寸测量场合.  相似文献   

10.
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应用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精密激光测量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检测各种回转体、箱体零件的尺寸和形位误差.就此,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声效应制作出一种由加热层、绝缘层和储热层构成的平面型热声转换装置.对加热层输入交变电压信号时,由于焦耳效应及各层材料的不同热力学特性,其表面附近区域会产生相应的声波.通过对装置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装置输出声压及效率的表达关系式,并利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及红外成像仪对装置工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平面型热声转换装置的输出声压和效率随输入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环境温度对装置输出声压的影响较小;通过对装置表面静态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得到装置结构的优化方法.该装置实现了电能、热能、声能之间的转换,具有无任何运动部件、频率可控、稳定性高等优点,因而可广泛用于电声换能领域.  相似文献   

12.
强磁场、高电压环境下使用的光纤振动传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纤具有的抗电磁干扰等优点。结合发电机端部线圈振动测试的特点即振动主要成分为100Hz频率,设计了一种光纤振动传感器。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波,通过记数方式实现振动的测量,因此测试精度较高且相应的测试部分容易实现。介绍了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并将该传感器在标准振动模拟台上进行试验,给出传感器的实际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复合结构超声换能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超声换能器的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超声换能器,这种结构的超声换能器在同一只换能器中使用两种压电材料--压电陶瓷(PZT)和压电薄膜(PolyyinylideneDifluoride,PVDF),前者用于发射;后者用于接收.应用KLM(Krimholtz,LeedomandMattaei)机电耦合等效电路模型对这种换能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实际制作了这种复合结构的超声换能器.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复合结构的超声换能器具有较小的输入功率损耗和相对较短的回响.  相似文献   

14.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非线性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应用Green函数得到了换能器的固有频率值,导出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非线性振动响应的近似解析式·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振动系统具有复杂的分叉和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超声换能器在外加谐频条件下的声波辐射;发现较高频与较低频延伸之间的频率是相互关联的;经过综合归纳,得到超声频率方程,并用其它类型超声换能器作检验,证明该方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准宽带匹配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准宽带匹配CAD方法。这一方法可按照通带内的极大-极小增益响应,用最优化方法直接寻找匹配网络策动函数,据此综合匹配网络,全部设计工作均由机助进行,避免了解析方法中选择最佳功率传输函数的困难和复杂的运算,并用实例说明CAD方法优于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压电换能器的声非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输入回路中的电流进行谐波分析,得到了在不同输入信号电压下的非线性信号强度,并以此来表征压电换能器本身振动非线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气介式弯曲振动功率超声复合换能器的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气介式弯曲振动大功率超声复合换能器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该复合换能器由夹心式功率超声纵向换能器及弯曲振动的薄圆盘辐射器组成 .对弯曲圆盘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共振特性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辐射器的共振频率设计方程、等效质量和等效弹性系数 ;同时研究了气介式复合振动换能器的机电等效电路 ,分析了复合换能器的整体频率方程 .实验结果表明 ,辐射器共振频率的计算值与测量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可以工作在多个频率段的扭转夹心式换能器.该换能器由前后金属盖板、两组周向极化压电晶堆及电负载组成.分析了接电负载压电圆管的扭转振动特性,推出了其机电等效电路和共振频率方程.利用等效电路方法,给出了换能器的共振频率方程,并得到了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与负载阻抗曲线,为此类换能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换能器可望应用于超声焊接、超声加工及超声马达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多轴向经编增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下能量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多轴向经编增强结构本身的特点出发,利用我们自己建立的一套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对玻璃纤维/DTY多轴向经编增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进行了低速低能量的冲击试验研究。通过传感器技术及其相应的信号处理装置记录落锤冲击试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直接计算冲击动能和材料所吸收的冲击能量,通过数学处理得到各种冲击试样的能量吸收系数,对多轴向经编结构复合材料的冲击失效过程和影响能量吸收特性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