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和爆发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经济法角度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并对我国现行经济的得失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尚未受到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应未雨绸缪,及时对我国现行经济进行必要的系统改造,以实现进一步深化改革、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亚欧两大洲之间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许多欧洲国家纷纷制定了“亚洲战略”,把与亚洲的经济往来作为加快其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种经济关系受到影响。面对这场经济领域的“厄尔尼诺”,欧洲又如何处之呢?贸易:构成了挑战从贸易方面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欧洲来说弊多利少。金融危机使得  相似文献   

3.
1999年的经济增长是金融主导的增长或流动性主导的增长—— 1999年对全球经济、金融来说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大起大落年。如同在泰铢危机爆发之初很少有人预见到这会触发一场亚洲金融危机并波及全球一样,在经历了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的华尔街震荡后,也很少有人预见到亚洲会在短短的两年中走出这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也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来扩展到南朝鲜、日本,直至俄罗斯,实质上,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短期内能不能缓解,未知的因素还很多,谈到如何看待这场危机,人们谈论已经很多了,我想从另一角度来谈。我认为亚洲的这场金融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绝对的坏事,任何事都有两重性,好事坏事  相似文献   

5.
李伟 《世界知识》2010,(19):6-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观察家认为东亚将趋干实现区域一体化。但现在看来,虽然东亚国家间合作有所深化,但区域一体化程度仍很低,尤其是各国间政治融合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原因,指出我国经济振兴必须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合理利用外资,在主动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的过程中,加强金融体制监管.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09,(1):16-16
世界银行:虽然东亚各国在此次危机爆发时远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更有准备,但全球经济风暴来势之迅猛谁也无法幸免,12月10日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国际资本从这里纷纷撤走,投资者对亚洲市场普遍抱着谨慎的投资态度,亚洲-度陷入“门庭冷落”的窘境。但从1999年开始,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复苏,美欧众多超级公司和富商大贾纷纷光临这块久违了的土地,曾经创造出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经济“奇迹”的亚洲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在经过一年黯然失色之后,亚洲的天空现在又布满了礼花。”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导致房地产泡沫过分膨胀;美元霸权使得美国贸易赤字剧增和亚洲国家持续贸易顺差,美国和亚洲国家国际收支长期严重失衡。本文根据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预测金融危机发展必将使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并提出了遏制美国金融危机继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杰 《科技智囊》2000,(11):19-24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虽然我国金融业总体上没有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但隐藏在金融领域的风险并非不存在。我国首例金融机构破产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主要表现为贷款质量低下,危机已从潜在向显露过渡,的比例很高等,化解金融风险任务艰巨,维护国家金融经济安全已刻不容缓。199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正式颁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考察,论证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亚洲价值观”的不相关性,指出,以儒家价值观念为核心“亚洲价值观”,不仅在五、六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克服金融危机,重新振兴东亚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虽然改革速度放缓,但是其功能与作用却愈发显赫。政策性银行法律规制的缺位使得在抵抗金融危机等大的金融运营风险方面深显苍白、无力,因此在认识到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以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农业投资银行和现代的亚洲开发银行为现实背景,应该与时俱进的完善国内政策性银行立法。  相似文献   

13.
魏亮 《世界知识》2008,(22):36-38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直到发展成今天的金融危机,已一年有余,世界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当初很少有人会料到,一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国家都纷纷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在这次深刻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危机中,承担紧急救助使命的国际经济组织回天乏术,发达国家联手救市效果欠佳,部分国家挣扎在“国家破产”边缘。  相似文献   

14.
<正>韩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2018年韩国经济增长态势走弱,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2.7%,这是2012年以来韩国经济的最低增长率,明显低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经合组织(OECD)指出,韩国景气先行指数已连续21个月下跌,这种严峻状况即便是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都未曾出现过。对外贸易方面,数据似乎没那么难看。2018年,韩国进出口总额达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内涵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之中,并最终将经济体系推向崩溃,生态失衡是产生生态经济型通货膨胀的隐性原因,它会由地量的积累超越度的限制发生质变而显性化。因此,对通货膨胀的防治,金融危机的预防,须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给予重新认识。实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防治生态经济型通货膨胀的有效对策,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防微杜渐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通过对发生在 5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反思 ,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出台的紧缩政策的失误和对危机国家的负面影响。透过这种表象会使我们发现 ,在金融日益全球化 ,各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条件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面临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尖锐矛盾和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当前,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读者再次燃起了阅读这部鸿篇巨著的热情。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与金融危机相关联的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等词汇,进而又联想起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深刻阐述了虚拟资本及其与现实资本运行的关系,科学预见了虚拟资本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重温这些理论,为我们掌握虚拟资本的运行规律,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理性认识和应对当今的金融危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亚娟:感谢诸位光临今天的"茶座"。今天"茶座"要讨论的问题乍一看似乎有点儿老生常谈,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开放与安全这一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下半年始,起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亚洲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已对苏南的外贸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苏南乡镇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又刚刚完成企业的转制,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如何选择正确的对策,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底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造成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低效,乏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混乱的银行监管制度无疑是诸多最终导致危机的内在原因之一,这里提出了东亚金融自由化进中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