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H.Janka  谢懿 《世界科学》2002,(10):22-22,34
在宇宙的某个地方每一秒钟都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即使它们的距离极为遥远,这一恒星灾变现象仍能为我们提供有关恒星形成的重要信息——其抛射出几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碎片丰富了星际空间重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含量。 尽管超新星非常的明亮,但是超新星爆发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这是美国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恒星死亡)一余烬照片,也是迄今为止拍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这幅五彩斑斓的照片中显示出了超新星散发出来的一些元素,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21,(1):4-5
科学家最近分析了来自两处不同地点且形成于3.3万年前的深海沉积物,并在其中发现了铁60同位素.铁60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形成所需条件极为苛刻:几乎只有超新星爆发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因此,铁60的发现可以作为判断超新星爆发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尤峻汉 《科学通报》1991,36(22):1719-1719
宇宙线起源一直是高能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课题。对于银河系,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超新星爆发是产生高能宇宙线电子的最重要的来源,已经提出的若干种粒子加速机制都发生于短暂的坍缩过程之后,即中子星形成之后,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即相对论电子有可能产生于坍缩过程之中,直接由致密星体内的高压“挤压”形成,本机制可以说明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5.
<正>一场超新星爆发,就能点亮整个银河系。届时,天文学家必然会持续关注—银河系内的恒星如果发生超新星爆发,亮度就会超过月亮。研究人员都在竞相为这场宇宙烟火表演做准备。35年了,中畑雅行(Masayuki Nakahata)一直在等待附近的恒星爆炸。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件是在1987年,中畑雅行还刚刚进入科学界。当时,一个明亮的光点突然出现在南方天空。这个现在被称为SN1987A的事件,是人类步入现代文明后距我们时间上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毫无疑问,SN1987A当时收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目光,并且也推动了天体物理学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宇宙间的某个角落,一颗星体在一秒钟左右时间里炸成碎片,顷刻间它变得比10亿颗太阳的亮度之和还要亮。这就是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09,(9):52-52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通过一项新技术观测到已知宇宙中最遥远的超新星爆发,距地球大约有110亿光年。这一发现将为揭开大爆炸后宇宙初期星系形成之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自然信息     
年轻星系中不断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导致从它们的星系盘中抛射出大量的物质。这种星系炮弹(galactic cannonballs)使演化中的旋涡星系的盘不断缩小和盘内化学元素重新分布。这是美国康乃尔大学  相似文献   

9.
<正>由北京大学研究员东苏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于2016年1月14日宣布,他们观测到人类历史上记载的迄今最强的超新星爆发,其爆发强度超过典型超新星的200倍,是上一个纪录保持者的2倍以上。超新星爆发是恒星走到生命终点时发生的剧烈爆发现象,而这颗名为ASASSN-151h超新星的最高亮度相当于5 700亿个太阳。如果这个数字还不能让您感到吃惊,那么想象一下,整个银河系千亿颗恒星的总亮度也不过是它亮度的二十分之一。"天上(看起来)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距离我们8.6光年,而这颗超  相似文献   

10.
古生物大规模绝灭假说种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景春 《世界科学》1990,(2):37-37,64
在地球发展历史中曾发生过6次[寒武纪-奥陶纪、奥陶纪-志留纪、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二迭纪-三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Newel(1967)]生物大规模绝灭,对此是由于地内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宇宙空间因素造成的,地质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目前尚未统一定论。下面就几种典型的生物绝灭假说做一简述。超新星爆发说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Schindewolf(1954)首先注意到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强烈宇宙线有可能影响到地球上生物的绝灭,之后Terry(1968)进—步指出超新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和日本对超新星1987A的爆发进行了光学观测.他们用探测器探测到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中微子.此两探测器的数据很好符合.数据证明超新星的核心将突然崩塌成一密实的中子星.这两  相似文献   

12.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2):27-27
通过捕捉距离地球仅2100万光年的一颗微小恒星坍缩而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后的闪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天文学家们在25年里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最明亮的一类超新星。不久。天文爱好者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奇观。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家最近警告说,靠近雷暴飞行的飞机上的乘客有可能面临危险剂量的伽玛射线辐射。伽玛射线是光的最强力形式。在太空中,伽玛射线是由超新星爆发等暴烈事件和中子星之类的强力天体制造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被称为"科学奥斯卡"的《科学》杂志发布了"年度最重大的十大科学突破",本文主角——双脉冲星赫然在列……双脉冲星现身1967年7月,女博士研究生乔斯琳·贝尔在使用射电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时候,发现天空中出现奇怪的脉冲信号。最后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的还不被人们认识的天体,它就是脉冲星。脉冲星是老年的恒星经过一次超新星爆发之后的产物,它爆发之后就只剩下一个核心,也就是中子星。中子星密度极高,质量不小,它们有很强的磁场,磁场从两个磁极发射出来,向太空中喷射出锥形的能量波。由于它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展开了对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交叉领域的探索,包括潜伏在山洞中探测致星系成团的暗物质粒子;把探测器置于南极冰面和地中海下探测来自外层空间的中微子;建造γ射线望远镜以便打开宇宙的新视角;追踪超新星爆发以解读促使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相似文献   

16.
中子星     
一1932年,当发现中子的消息从伦敦传到哥本哈根时,玻尔、兰道等在一起讨论了这个发现的伟大意义。当时兰道就提出可能有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34年巴德和兹维基也独立地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并且指出,中子星可能产生于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晚年。  相似文献   

17.
烨苓 《科学》2005,57(2):24-24
封面彩图中的双星是天文学家于2004年1月利用澳大利亚Pankes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证认的脉冲双星系统PSRJ0737—3039A/B。这一观测成果被美国《科学》周刊推选为2004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该系统之两成员均系经由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致密中子星.殊为罕见。  相似文献   

18.
早在6500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就受到时间访客的严密监视和关爱。在这6 500万年的漫长岁月里,时间访客充当了我们的天使保护神和遗传外科专家:是他们创造了超新星爆发进而使恐龙灭绝,才使我们人类发展起来、指挥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这些仅仅是他们跨时空宇宙宏伟蓝图的一部分。然而,甚至飞碟研究者都  相似文献   

19.
<正>太阳身边丢失了一个大行星太阳的起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系所在的区域存在着一大片由氢元素构成的星云,也就是气体尘埃。这些尘埃云发生凝聚,形成了最早的太阳。也许是尘埃自然流动引发,也许是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引起,总之,尘埃聚集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5,(3):8-8
不久前,科学家在太平洋底部发现了280万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的证据,并由此推测是这场大爆发促进了人类的诞生。科学家在过滤取自4800米深的太平洋底的沉积物时,发现了大量的铁-60。他们相信,这种铁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只可能来自超新星核反应所产生的极度高热和高压。因为铁-60的寿命很长,而衰变速度不变,所以科学家算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