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质量松弛时间、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因素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松弛时间是影响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重要因素,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超常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质量传递条件下,紧靠介质内受质量扰动的位置,存在一“薄层”区域,该薄层内的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费克效应,而在此薄层外,介质内其他部分部分的质量传递仍近似符合费克定律,“薄层”区域边界上的质量传递满足连续性边界条件,文中以受脉冲质量拢动的质量传递过程为例,采用类似于非傅里叶导热方程的双曲线非费克质量传递方程来描述该“薄层”内的的非费克质量传递,并用有限差分结合MacCormack预测-较正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在分析介质内出现的非费克效应的同时,得出了“瞬态薄层”厚度与介质的质松时间,质扩散率以及质量扰动的强度和瞬时性强弱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微网并离网情况下,可能会因非线性负载、谐波、负荷波动和系统故障等扰动使得电能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对微电网电能质量扰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微电网电能质量扰动实验方法,并进行了实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究大学生睡眠的普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5所地方本科院校的2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化表和自制睡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测评工具,评定广东省大学生睡眠状况.研究表明,广东省大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大学生的PSQI平均分为4.72±2.62,24.4%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且大三学生的睡眠障碍较为严重.建立作息规律等13个影响因素与睡眠质量3个等级的多因素Li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作息规律,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经济压力,睡眠环境和睡前使用手机等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块液膜体系初步研究了杯芳烃类载体对Cr(Ⅲ)的液膜传递机理.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了载体浓度、源相Cr(Ⅲ)浓度、pH值、氧化反应条件等因素对液膜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杯[4]乙酸衍生物在氧化促进和pH梯度条件下可以较好地进行Cr(Ⅲ)的识别传递,提出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衍生物对Cr(Ⅲ)的氧化促进同向传递机理,传递过程通过化学反应、配合过程和扩散过程的结合实现,外相和内相的△pH是主要的传质推动力,内相双氧水的引入可以明显地改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以十矿北翼东区戊组下山第五区段戊9-10-21210采面为实例,分析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对提高防尘效率、确定粉尘防治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水中有机氮降解规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为例对有机氮降解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其结论是:有机氮在江水中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并受环境温度和氧化细菌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尤其是我国的国土资源,土地测绘作为现代城市建设重要工作,不仅影响我国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还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土地测绘质量,可有效服务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社会保障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本文就对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桔子皮为原料,采用1 mol/L的磷酸溶液对桔子皮进行改性.考察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桔子皮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吸附条件为:桔子皮用量为0.2 g、染料活性艳红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温度在25℃、pH=2.0时,吸附率达到93.67%.  相似文献   

10.
表面态对TiO2纳米晶薄膜光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TiO2纳米晶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特性。通过测定阳极光电流-时间瞬态光电流响应,分析纳米晶薄膜/溶液界面的光生电荷转移的动力学规律。光照后的慢电流响应与TiO2纳米材料的表面态有关。导带电子向深能级表面态的传递是造成慢电流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超声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总黄酮的实验条件,采用单因素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质量比、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参数为:超声功率60W、提取时间30min、料液质量比1∶30、提取温度60℃、提取剂乙醇体积浓度60%.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14%.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计算机回归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和因素分类区域处理,探讨了影响血水草生物碱杀螺效果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发现药物浓度对灭螺效用的规律呈抛物线变化,在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温度的效用也呈现同样的规律,在浓度为2.5ng/L、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而浸泡时间则不同:对于浓度的变化,它的效用呈抛物线规律,在2.5ng/L时达到最大;而对于温度的变化,则呈单调上升的趋势.根据因素分类区域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实验室药物杀螺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芥菜为修复植物,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对Cd污染土壤进行强化修复.考察不同Cd质量浓度污染土壤、槐糖脂施加质量浓度以及槐糖脂施加时间等因素对芥菜生长和修复效果的影响,用ICP-MS对根和叶中Cd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Cd能促进芥菜生长.随着土壤中Cd质量浓度的增加,根和叶中Cd质量浓度和Cd吸收量也都增加.当土壤Cd质量浓度为50 mg/kg,分别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后期施加0.05 g/kg的槐糖脂时,植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和转移因子(TF)分别达到最大.可见,槐糖脂对Cd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潜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所需的时间较长、施工人员复杂、涉及面比较广,因而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基于此,在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车单元制动器制动时闸瓦位置控制中存在的时变扰动等非线性因素,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构造基于super-twisting观测器和微分控制律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设计super-twisting观测器对轮瓦间因挤压产生的时变扰动进行估计并对估计误差自适应模糊逼近以削弱时变扰动;引入微分控制律并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确定控制器中的鲁棒项。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各状态变量闭环输出有界,跟踪误差及滑模面导数一致有界并收敛于0,滑模面常值收敛。系统输出能够快速、稳定且精确跟踪输入,并对外部时变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LC型逆变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预设性能电压控制器。首先,根据电路原理和拓扑结构,建立了LC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其次,引入有限时间收敛性能函数以克服指数函数收敛时间慢的缺点;然后,以跟踪误差按性能函数描述的轨迹收敛为目标进行电压控制器设计;最后,针对参数不确定性和负载突变等扰动因素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影响,为控制系统设计了扰动观测器。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新型预设性能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应力松驰行为的过应力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室温下对HDPE材料进行控制位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条件下进行应力松驰,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而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驰过程中,若反向应变较小;则应力随时间而减少,当反向应变较大时,应力随时间而增加,这种现象不能用非线性弹性理论进行解释,运用Krempl提出的过应力模型对聚合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驰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由于缺乏经验,严重影响其质量、成本和工期管理水平等问题,本研究以识别影响因素和厘清因素之间关系为突破口,探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新思路。【方法】首先,应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识别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其次,构建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DPSIR模型;最后,利用TOPSIS法测算影响因素相互贴进度。【结果】按照重要程度对影响因素排序,相互贴近度结果为:压力>状态>驱动力>影响>响应。【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妥善处理各参与方间的合同关系、提高人员质量管理意识、认真选取机械材料设备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阳极氧化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Ti O2)纳米管阵列,利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检测了Ti O2纳米管阵列的瞬态反射率变化,进而研究载流子超快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经历最初的急剧下降后,反射率开始一个相对缓慢的回复过程.通过分析及数据拟合得到反射率快速回复的时间约为0.6ps.说明表面复合过程是影响样品载流子动力学的重要因素.在相对较慢的回复过程中,主要发生载流子向体内扩散以及体内复合的过程.并且载流子-声子,载流子-光子的散射过程对反射率变化也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详细研究了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形成和释放的规律 .从酶系组成、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pH值、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预处理等因素对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形成和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该菌的最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及其规律 ,为以后通过原生质体技术构建紫杉醇产生菌的工程菌株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