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是文论"他国化"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严重西化甚至"失语"的危机时刻,如何利用"他国化"的规律,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论的重要任务。借鉴王国维、钱钟书等前辈以中融西、激发文论新质的宝贵经验,当下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清晰地认识中西文论的异质性;根据需要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下的文学实践相结合;文化过滤和创造性误读;以我为主对西方文论加以创造性地吸收。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波,蔚然而成一股理论潮流。诠释学将人的理解上升到本体论高度,凸显所有解释都是翻译,所有翻译都是解释。顺着诠释学开辟的道路,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及读者反应论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长驱直入翻译研究,并形成了跨学科趋势,自然而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但自诠释学以降的这条翻译研究路径过于强调读者的主体认识论,忽视了翻译研究中各因素的合理交往,因此有必要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以期在作者一译者一译本一读者等多元因子之间建立合理交往,实现翻译研究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发展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密切,妊然引起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文化的全球性发展。置身于其中的中国文化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下。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构建中国现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学界普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论“失语症”讳莫如深的时候,国内一些睿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和转换,这项工作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仅靠中国古代文论的清理和转换是无法实现中国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的。还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文章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理论实质和深层动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倡导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实现以我们民族文化与文论为主的文论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当前新的历史语境下的重新言说。它既表现出作为历史问题的滥觞所提供和积累的经验性意义,又由于历史境遇的深刻变化而必然呈示出“新质”,并由此构成对世界现实秩序的挑战。我们既要坚持以“国家和民族”的范式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又应积极地把握“全球化”态势以激活民族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曹依民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149-149,21
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纷呈,全球化语境出现.在这一大背景下,汉语会话中的谦虚准则受外来语的影响,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妥协、交融过程中,谦虚准则也在调适自己,变化之后将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7.
许艳文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1):59-61,65
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大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在当前文化处在全球化语境的形势下,戏曲能否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在保持其优秀传统的前提下进行语境置换,以图与国际接轨,同时能适应当代多方面观众的审美趣味,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目前已成为人们所热切关注的共同话题。全球化所表征的相互联系、依存、统一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上。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密切,必然引起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建设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搞好文化开放,汲取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佛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的前言中提出了“语境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在给《意义的意义》一书写的补遗中提出了“语境”概念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如弗斯、韩礼德、莱昂斯、海姆斯、利奇、塞珀伯和威尔逊等人,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语境,关注和研究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浅议语境理论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佛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的前言中提出了“语境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在给《意义的意义》一书写的补遗中提出了“语境”概念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如弗斯、韩礼德、莱昂斯、海姆斯、利奇、塞珀伯和威尔逊等人,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语境,关注和研究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面临着信息化、传统教育理念、学科特性等挑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应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并对如何发挥好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回顾来华留学生教育历经近60年,经过起步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跨越式发展阶段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以来,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大发展,指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关系是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集中反映了社会各种文化各种观念的相互撞击相互激荡,其发展走向表现出新的特征:信息网络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社会化、高教大众化加速校园文化大众化等,也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应正确处理四种关系,把握和引导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输入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成了中国资产阶级目录学代表作<西学书目表>的诞生.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中所创造的目录学三分类法原则又有力地推动了戊戌变法时期西学传播和社会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Ⅰ.What Is Culture In 1871,in his classic book Primitive Culture,British anthropologist Edward Tylor first gave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which is widely quoted: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beliefs,arts,morals,law,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c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从胡锦涛同志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特征的精神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要搞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的教学,从内容上准确把握其本体理论,关键在于讲清"一脉相承",读好原文原著,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体现在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试图从文化因素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何种影响的角度,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语言教学与交际的关系,以及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闽西客家祖地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然而,随着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丰富多样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快速萎缩,直接导致了客家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缺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直面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积极保护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充分挖掘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引导民众参与民俗活动,在传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中展现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优势和面临的重大挑战,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探索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到西部地区直接投资,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19世纪的英国,以(社会)转型焦虑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概念已经确立.这种焦虑其实就意味着变革.就转型焦虑而言,莫里斯跟卡莱尔、阿诺德、金斯利和罗斯金等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就变革的性质、方向和道路而言,莫里斯的思考更成熟、更深刻.在莫里斯描绘的理想蓝图中,艺术就是生活的气韵和命脉.通过艺术地生活,人的生命可以从劳动的愉悦中获得意义,可以融入过去与未来,融人社会和大自然,也就可以实现超越,融人无限——这就是莫里斯对于文化命题的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