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来自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的杀配子染色体2S(2S染色体带有GC基因),诱导普通小麦一黑麦(secale.cereale L)二体代换系(5R/5A)的染色体断裂,观察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减数分裂中期I和中期Ⅱ均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多价体,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大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和桥等异常现象,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出现较多的微核.因此,利用带有杀配子染色体的代换系间杂交来诱导染色体易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麦-黑麦5R/5A二体代换系与6R/6A二体代换系间杂交,观察子二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分析染色体并常行为及其与染色体易位的相关性。由于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的时期,因此,是染色体变异的敏感时期,又是将变异传递给子代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现象会影响染色体配对、交换,对研究染色体易位的形成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黑麦代换系高代的减数分裂行为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小麦-黑麦代换系植株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分析品系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小麦-黑麦二体代换系1R/1A, 1R/1D, 1R/1B, 5R/5A, 6R/6A后代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检测到减数分裂时期中期I有游离单价体出现,多为1~2个,有分离不同步现象,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桥,末期出现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说明黑麦染色体导入后影响小麦染色体配对.不同代换品系配对情况不同,说明不同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补偿功能有差异,对小麦染色体的配对影响也有差异.充分验证了黑麦染色体进入小麦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有一定的影响,在高世代仍需做细胞学检测,从中选出稳定的、补偿功能好的、有利用价值的代换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6R/6A杂交后代的植物形态及细胞染色体数目的观察,选择杂交后代中具有普通小麦类型并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的7份试验材料,利用国内外发表的黑麦通用特异性DNA探针引物进行PCR扩增与电泳检测,初步筛选出6份材料为小麦--黑麦易位系或代换系.其中有4份材料06-6-9、6-26、7-23、7-33用黑麦特异性引物pSc119.1扩增出了一条大小为750bp的条带,有2份材料06-6-5、06-6-6用黑麦特异性引物AF1/AF4扩增出了一条大小为1500bp的条带.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创制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换系的细胞学稳定,而黑麦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因此小麦—黑麦代换系的创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利用小麦—黑麦代换系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大量的臂问易位和小片段易位,对改良小麦品质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从普通小麦克旱9号与六倍体小偃麦杂交后代(F5)中选育的05-9-2和7-24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两材料结实性好,籽粒饱满,株型紧凑,生长旺盛且茎秆弹性好;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均具有一定数量的的单价体,普遍存在多个棒状二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出现少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现象.这表明异源染色体(E染色体)进入小麦基因组,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有一定的影响,在高世代仍需做细胞学检测,从中选育出稳定且有利用价值的异代换系、易位系、小偃麦新类型与优良普通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诱发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易位可以人工诱发来产生,利用Ph基因突变体、5B缺体、远缘杂交和远缘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都可以获得染色体易位.其发生频率与亲本类型、杂交组合、辐射剂量的大小有关.对小麦与黑麦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进行Giemsa-C带分析,证实在杂种中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有同祖配对和黑麦染色体的组内配对现象.利用C-带技术对十二个初步稳定的小麦-黑麦易位品系进行鉴定,其中四个品系为6RS/5RL易位;五个品位为1RS/7BL易位;对于无明显黑麦染色体端带的三个品系根据性状表现,推测为5RL易位或含有5RL片段的易位.实验结果表明用C-带技术鉴定小麦-黑麦的染色体易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AABBDDRR)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四个具有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四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克丰6号带型正常,2899×91B 569(Salum)、宁农775、01- 140为T1RS.1BS普通小麦1B与黑麦1R的易位系.结论:(1)ABD与R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出现变异,可能出现易位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性状与细胞遗传.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观察到以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6.17%,种子发芽率为80.14%,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72.60%,幼胚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出苗率为20.1%,F_1减数分裂中期有13.37个二价体和15.01个单价体,与理论数值接近.F_1的结实率正反交组合均很低,平均为2.98%,种子发芽率平均为32.38%.F_2的性状分离极其复杂,有三个主要类型即亲本类型与中间型,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变动在14-20间、单价体数变动在0-14间;根尖细胞用Giemsa染色进行C带分析.看到多有3-4对R组染色体,其中5R、6R、7R较多.F_1与亲本回交性状与染色体组型迅速恢复为亲本类型.在F_3及以后世代看到D、R组染色体混合类型是稳定的,可以从中选出多种类型的代换系.这种杂种方式对六倍体小黑麦性状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从普通小麦的近缘种、属转移优良基因已被证明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通过创制异源代换系引入外源优良基因,采用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对F5代6个株系进行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9-1、9-2、9-5、9-6,4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2条,9-4、9-8两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1条.且经C-分带鉴定株系9-2和9-8为D/E代换系.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黑麦5A/5R二体代换系种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当盐浓度为50~150 mmol/L时,初始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明显高于其它盐处理组,累积萌发率高于75%,保持了较高的萌发率.在低于150 mmol/L盐胁迫处理的条件下,种子的恢复萌发率高于55%,表明代换系种子...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瓜环与氯化锶及间苯二酚形成的化合物,其结构为单晶X-射线分析方法所确定。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其中a=15.658(3)A°,b=11.522(2)A°,c=15.031(3)A°,Mr=1481.28,V=2711.6(8)A°^3,Z=4,Dc=1.814 g/cm^3,μ=2.172,F(000)=1520,R=0.0627,wR=0.1710。在此化合物的结构中,主体分子瓜环的空腔内包有一个氯阴离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双苯并咪唑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间进行观察,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核,对应形成个单核担孢子,然后核在担孢子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双核提孢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IAT范式探索内隐孝道,同时用杨国枢的孝道个人意愿量表来测量其外显孝道,从内隐和外显两方面初步考察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孝道差异.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的外显孝道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而内隐孝道比非独生子女积极;(2)在外显测量中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为孝顺,且差异显著,而内隐孝道没有显著差异:(3)孝道存在内隐孝道和外显孝道两个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Cd(2,2-′dipha)(H2O)(phen)].3H2O,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单晶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68 0(5)nm,b=1.193 1(6)nm,c=1.215 6(6)nm,α=71.697(5)°,β=71.741(5)°,γ=74.355(6)°,V=1.242 7(10)nm^3,Z=2,T=293(2)K,R1=0.038 0,wR2=0.075 5.  相似文献   

16.
东北龙胆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nrica K)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小孢子囊壁的形成遵循双子叶型发育顺序。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两层细胞组成的中层及绒毡层。2 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仲入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形成“小梁”。绒毡层属分泌型。3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4 小孢子单核靠边期时,在萌发孔出现“帽”状结构,二细胞花粉时该结构脱落。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花粉具有三个萌发孔。5 子房为两心皮一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型胚珠。6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7 胚囊发育属于蓼型。二个极核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