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移动医疗的强势兴起、智能传感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个性化健康观念的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与健康医疗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本文从可穿戴医疗设备涉及的新型材料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低功耗电路设计技术、能源采集与存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的那些最新、最潮的可穿戴设备,预示着2014年必将是可穿戴设备大爆发并更趋流行的一年,人们的智能穿戴也将变得更加"轻量化"当地时间1月6~9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4)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上演。会上展出的那些最新、最潮的可穿戴设备,预示着2014年必将是可穿戴设备大爆发并更趋流行的一年,人们的智能穿戴也将变得更加"轻量化"。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兴起。可穿戴技术主要是指用户能戴在身上的电子设备或产品,即可以在日常活动或工作中整合计算特性,采用具有一定实用功能和特点的,可直接穿戴的仪器、设备,或是与用户衣服或配件设备相整合的可佩戴仪器、设备。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环是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中  相似文献   

4.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当前,穿戴式智能设备已逐渐成为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热点。该文尝试对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在运动健身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解读,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期待对相关的研究提出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近3年来,深圳市政府在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装备产业,相继出台了《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深圳实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2015年第五批扶持计划》及《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7批扶持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电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电视的背景、现状、用户的分析,以及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究,提出了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电视系统中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出现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文章就目前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方向,从人和世界、人与人、人与自己的信息交换方式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望可穿戴智能产品能够完善自身,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Apple Watch的诞生和5G移动互联网络的到来,智能穿戴设备逐步成为了最方便、最时尚的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只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功能。如今的智能家居系统功能有限、安装复杂、价格高昂,无法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如宠物、小孩和老人的随时看护,家用电灯和电器的遥控开启等。为此,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智能家居系统,以最方便时尚的方式实现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可穿戴设备,让运动更有趣。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告诉你一天运动的情况,如步数、行走距离、消耗的能量等,激励你加强锻炼;能为你科学制订运动计划,提供运动常识;能让运动充满趣味性,通过手机软件,你可以与周围的人"约跑",可以分享自己的运动数据,甚至可以在运动时听到好友实时的加油声……智能化运动场馆,让运动更"流畅"。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式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检索中国知识产权总局的专利数据库,统计了全球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的专利申请情况,通过该领域专利申请年度趋势、主要国家/区域分布以及技术重点分布情况,对该领域主要专利权人的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创新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对地下停车库 CO( Carbon Monoxide) 气体浓度自动检测和调节,设计了基于 TMS320F2812 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 4 部分组成: 集中控制器、数据采集与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现场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器采用微控制器控制现场装置,统一调整所有诱导通风风机的集中控制模式及参数。数据采集 与执行器主要包括 CO 浓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其中微处理器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负责参数的设定,CO 传感器实时检测 CO 浓度,并通过显示装置动态显示。现场控制装置由继电器、诱导风机、报警器及 12864 显示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智能控制诱导射流排风的方法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为地下车库通风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节省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升级工作的时间和成本,设计了一种利用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替代传统JTAG( Joint Test Action Group) 方式升级的FPGA 程序方法,该设计 主要由Xilinx FPGA、UART 芯片、Flash 芯片和串口连接线等组成。通过将MicroBlaze 处理器、ICAP( Internal Configuration Access Port)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核及UART 控制模块等集成在FPGA 芯片中实现可编程片上 系统的搭建。同时采用MultiBoot 双镜像技术,实现了即使在更新失败的情况下,依旧可加载备份镜像保证系 统正常工作,以此保证设计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此设计可以替代传统FPGA 升级方法,节省升级工作的 时间和成本。本设计具有更新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且可用于FPGA 远程更新。  相似文献   

14.
由于sEM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对肌肉疲劳、不同患者以及电极位移等都非常敏感,设计一种可 靠、鲁棒的智能手部康复设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康复手势神经解码方 法,利用患者前臂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卷积神经网络( 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识别患者的手部运 动意图。通过组合特征提取方法,对8 通道肌电信号每个通道的信号进行组合特征提取,组合特征包括小波包 分解能量特征、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共32 个特征。将8 个通道特征组成一个8 × 32 的数值矩阵并进行灰度处 理成特征图,再用此特征图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对5 种不同手势进行分类,分类器准确率达到98. 1%。最后通 过STM32 I /O 口根据分类结果输出对应的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控制信号控制康复手套的动作,表明 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深入研究康复手套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工作的底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实验动物行业已取得明显进步,但针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处置体系尚不健全,面对突发重大实验动物疫病更是缺少长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加强我国突发重大实验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检验实验动物突发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于2015 年11 月6 日组织了实验动物突发重大疫病应急处置演习。实践证明,本次实战演练有效地检验了预案,表明本预案方案严谨、内容科学、流程顺畅,但同时也反应出我国实验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安全在人机协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实时掌握人的行为信息,并进行准确高效的预测。本文基于Linux和ROS系统搭建仿真环境,通过Xtion PRO LIVE深度相机采集多组人体关节的空间位置信息,然后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对采集到的坐标点进行聚类和预测,实时更新预测模型,并基于minimum-jerk对特殊异常轨迹进行预测。为了充分保证人的安全,主要研究手部和肘部运动轨迹的预测方法。最终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分层轨迹预测框架可以很好的描述人体运动轨迹,并实时做出准确的预测,不仅保证了人体安全,而且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电高度依赖于风速,由于风速变化很大,因此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稳定性问题。为减小ESS( Energy Storage System) 的成本和风电功率波动,提出了一种浆距角与ESS 协调控制的方法,根据转速的大小,进行浆距角控制和ESS 控制,在减小电网测风电波动的同时,能降低ESS 的容量。在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搭建了风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ESS 控制相比,功率波动下降了5. 6%,ESS 容量降低了50%,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在降低功率波动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的指节纹图像全局特征提取和识别中,为了提高准确率,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4 指指节纹对于识别结果有不同的分类权重( 贡献率) 。改进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4 指等权重分配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和4 指等权重分配方法达到94. 4%的识别率需要32 维特征相比,4 指权重比为2 ∶ 2 ∶ 3 ∶ 2 时,取21 维特征即可达到最高识别率94. 4%。因此该方法可大大降低特征维数,提高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跨预应力柔性体系的抗风安全性,并为规范规程的进一步修订做准备,建筑工程学院针对强/台风多发地区实际、典型大跨空间索桁体系-乐清"弯月"体育场,进行现场风压风振实测,以获得足尺结构在真实建筑风环境下的风荷载和风致效应.一方面,这是研究大跨柔性体系强/台风作用下的风荷载特性、风致效应及机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测试数据最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亦是深入研究其在强/台风作用下结构抗风设计实用方法的基础.若能取得创新性成果,可显著提升我国大跨预应力柔性体系的抗风设计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水平,基于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通过文献分析和相关者调查的方式确定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集合。根据调研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概念模型,研究其节点属性、核心-边缘分析、结构特征、影响力及聚类等级情况。结果表明,关键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节点可构成行为连锁反应链,进而连接成具有较高风险性的行为网络。其中,关键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包括职业倦怠、安全监察、业务技能熟练程度;存在行为连锁反应链,包括“知识水平较低-规程标准不够严格-民航飞行不安全”等;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网络的桥节点包括职业倦怠、压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