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主要代替人进行变电站设备巡检,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取机器人及设备位置信息,并将其抽象成网状存储结构,利用改进Prim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同时,设计遍历算法遍历最小生成树,使路径回溯花费最小,完成机器人巡检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顺序存储二叉树非常适用于二叉树的树形接近于满二叉树时的处理.本文介绍了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优点、二叉树的遍历方法、顺序存储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和递归遍历算法,以及层次遍历算法的一些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3.
事例复用是基于事例推理CBR系统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质量,该文在传统的基于相似性尺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多样性尺度,先后分析了3种事例复用算法:遍历匹配算法,有界遍历匹配算法,带权重有界遍历匹配算法,根据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结果,得出带权重有界遍历算法的性能指标是最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存储过程的BOM遍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M是ERP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其数据结构的确定与操作算法的设计直接影响到ERP系统的效率.通过对BOM概念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存储过程的BOM的遍历算法,同时介绍了将遍历算法与Dephi6.0的树形控件相结合,实现从数据库中提取产品数据,直观地显示BOM的层次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箱体类零件特征以及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的要求,采用二叉树遍历的箱体信息描述方法,并用前序遍历算法在AutoCAD环境下获得了箱体类零件的几何与拓扑信息,并可直接传给CAPP系统,便于实现CAD与CAPP的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6.
两点间所有路径的遍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磊 《科技信息》2010,(33):I0086-I0087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接着根据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求出连通图中两点间所有路径,并给出代码。  相似文献   

7.
BSP树算法是在三维景物空间中实现消隐的一种常见算法.BSP树消隐算法中的遍历算法通常是采用递归来实现,在实时虚拟环境具体实现时会导致很大的系统开销.本文在分析BSP树消隐算法中的BSP树的构造和遍历方法的基础上,以一种基于顺序存储结构的非递归算法来代替通常的递归算法,有效的提高了BSP树的遍历速度,提高了三维景物空间的消隐的生成速度,降低了场景中的景物表面多边形的存储空间,有利于实时虚拟环境中三维景物的快速生成.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核处理器, 结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算法, 提出一种图遍历驱动的双向优化算法, 该算法充分利用两种遍历算法的优点, 并发挥多核环境的优势, 实现了最优查询计划的高性能并行构建, 解决了并行双向枚举连接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已有算法, 可明显提高数据库查询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核处理器,结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算法,提出一种图遍历驱动的双向优化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两种遍历算法的优点,并发挥多核环境的优势,实现了最优查询计划的高性能并行构建,解决了并行双向枚举连接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已有算法,可明显提高数据库查询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深对二叉树的理解,本文用生动的语言给出二叉树的定义,非递归遍历算法和遍历算法的形象理解,证明了二叉树其中一个性质,该教学方法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技术的货运管理系统采用差分GPS与车轮传感器相融合的方式为机车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采用3G/GPRS无线通信方式实现车地通信,在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监控机车位置,实现机车和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同时,基于GPS数据信息实现了机车运行以及货运信息的统计及记录,机车驾驶室的实时视频监控以及机车接近预警功能。该系统的研发设计将极大的增加行车安全和专用货运线路的调度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底地貌智能测绘船的硬件系统组成,将改进的PID算法应用在基于GPS导航的智能测绘船控制系统中.采用位置式PD-PID双模控制算法控制测绘船的航向,同时对船速采用PID和Bang-Bang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工程整定法确定PID参数及阈值,利用航向控制和速度控制的配合,使测绘船自动完成预定的测量工作.试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面向智能感知的数控系统,基于智能数控系统的网络化通讯、开放式结构的系统特征,设计了智能化数 控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及可重构的系统硬件结构; 提出了采用多通道的信号处理技术,既保证了处理的实时性,又减 小了信号间的干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基于改进 MFAC(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的数据驱动算法实现数控机 床伺服电机的自适应控制,调整数控系统对非线性、时延等所导致的误差; 采用自主开发的 SSB(Serial Synchronous Bus)现场总线进行传感器信号采集,完成了数据帧格式及通讯协议设计,保证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功耗及高可靠性。 最后,通过基于蓝天数控的测试验证平台对改进 MFAC 的数据驱动算法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船用导航仪硬件设计及关键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随着北斗新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施,船舶导航关键设备将实现从GPS到北斗的更新与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ARM嵌入式船用导航仪的设计原理及硬件平台,该导航仪采用ARM9系列的S3C2410A处理器作为导航仪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专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进行处理,加上必要的外围电路;此基础上对适合船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核心算法进行了研究,即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算法研究,并给出导航定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自适应翻转攀爬机器人。机器人由5 个连杆和4 个关节组成,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关键连杆的位置,并按照设定距离实现跨步、翻转动作。提出了翻转机器人的翻转控制算法,并利用PI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闭环控制算法提高翻转机器人的攀爬动作精度。通过实验可知,翻转机器人的单次跨步平均耗时为29 s,跨步距离最大相对误差为4. 5%,平均相对误差为2. 1%,最大负重3. 79 kg,可实现稳定的连续攀爬。  相似文献   

16.
由于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高阶非线性等特点,传统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容易使控制器出现超调、震荡、性能变差等缺陷。为此,提出运用将蚂蚁和蚁狮的移动步长进行改进的蚁狮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其互动关系,选择最佳蚁狮位置确定控制器参数,并与改进前蚁狮算法及其他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蚁狮算法的PID 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相比于改进前蚁狮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系统控制精度,以及较短的响应时间等优点,且算法实现更加简单,证明了该方法对于优化PID 参数具有优越性和有效性,为PID 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沙区域和采沙量的动态监控是有效管理非法采沙和超量采沙的关键环节。为了解决沿海区域非法采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技术和GPS技术的挖沙船动态监控系统。本系统集成了GPS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船舶位置、历史轨迹的可视化呈现,信息数据的综合管理,各类违规行为的预警功能。系统能根据挖沙船的规格和其在某地点停留时间估算出其采沙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市政设施巡检过程中信息上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了基于Android 平台的市政系统。通过对Android 设备的摄像头调用和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Network 定位模块的加载,采集了图像和定位信息,并结合其他工程信息将数据打包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中,保存到数据库。另外通过浏览器访问Web 网页实现后台数据信息的管理、任务派发等。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有效获取图像和定位信息,快速准确地上传数据和简化后台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X的GPS和GIS位置信息实时标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电子地图中实时地标注GPS的位置等信息,提出将GPS与GIS进行集成化开发。以MScomm控件为通信接口,Mapx控件为图形平台,在VB环境下开发了一个GIS。通过海上实验,验证了本系统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标注出地理位置等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设施园艺中二氧化碳( CO2) 浓度的检测与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钠超离子导体( NASICON) 固体电解质传感器的温室CO2测控系统,该系统包括CO2测量节点、无线通信网络和控制终端。采用STM32 微处理器处理采集到的CO2 浓度信息,使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 PID: Proportional Integration Differential) 算法控制CO2气体的释放,从而智能调节温室内CO2气体的浓度,使其达到作物所需数值。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设计的CO2传感器节点进行了标定和稳定性测试。对体积分数为400 × 10 - 6 和1 000 × 10 - 6 的CO2气体样品分别进行了> 8 h 的长时间浓度测量,其相对波动小于2. 5%。在国信集团现代农业基地温室对所研制的CO2浓度测控系统进行实地测试的结果显示,当设定的CO2浓度的期望值为800 × 10 - 6 时,调控后CO2体积分数的波动范围约为± 40 × 10 - 6。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成本低廉、集成度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