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内陆淡水湿地区退耕还湿适宜性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为及自然因素双重胁迫下,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功能不断退化,因此湿地保护及恢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退耕还湿是保护和恢复三江平原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其首要和基础任务是对区域农田进行退耕还湿适宜性评价,以确定适宜还湿农田的具体位置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构建了三江平原湿地区退耕还湿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地理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成功提取了该区域农田退耕还湿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验证了典型内陆淡水湿地区退耕还湿适宜性定量评价的可行性,进而丰富了退耕还湿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为退耕还湿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图8,表3,参33。  相似文献   

2.
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适宜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指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评价.运用AHP法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得出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789 1,说明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图1,表5,参11.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庆油田开发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生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出了实施某些生态建设工程应该关注和重视的一些问题。表4,参6。  相似文献   

4.
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可能影响分析表明:生态退耕将减少粮食产量近30×104t,按1999年该区农业总人口665×104计算,人均减少粮食45kg。从生态退耕的正面影响看,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的增加;同时技术进步、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必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粮食需求预测显示,2010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总量达693 92×104t,在人均400kg、420kg、450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475 54×104t、499 32×104t和535 01×104t,粮食总需求均小于总供给。这意味着生态退耕不会对该区的粮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但也决不能对粮食安全放松警惕。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5.
网络外部性下零售商市场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的不对称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具有有限理性的零售商在长期的市场演化中,会如何选择最适合其生存的市场策略的问题.首先,假设零售商有两种市场策略:数量策略和价格策略,并在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建立了零售商在不同市场策略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其次,在产品具有替代互补性和网络外部性下讨论了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价格策略和数量策略均可以成为系统的演化稳定点.再次,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的替代/互补性和市场规模对演化稳定点的吸引域的影响,发现网络外部性、产品替代/互补性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均会影响到系统的演化路径.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了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项目缓冲设置方法及其评价指标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提出了项目不确定条件下的缓冲区设置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资源紧张度、网络计划复杂度和项目经理风险偏好等影响因素, 解决了资源紧张度难以量化和统一的问题, 同时考虑用资源的可替代性解决资源紧张问题. 通过模拟实验, 将新方法与传统C&PM以及RSEM方法对不同可替代方案进行了比较, 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参考. 分析时不仅采用了传统评价指标, 还引入了成本指标以衡量工期与成本是否均衡优化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新方法兼具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再生能源替代的经济持续发展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作为替代率,讨论了可再生能源替代问题在整体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基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温室气体(GHG)排放、替代率等要素,建立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在期望替代路径给定的条件下 ,求解再生替代能源产业理论上的最优发展策略.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得出我国实现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动态优化路径,使之在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前提下,系统要素配置最优、化石能源使用量和GHG排放最少.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交通客流量替代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城市交通客流量具有替代作用的基础上 ,构造了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利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和方差分析法求解替代函数的一般过程 .利用上述模型和方法 ,本文就上海市 1989年至 1997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城市交通客流量的替代函数进行了拟合 ,计算结果证明拟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退耕还林工程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土丘陵退耕区米脂、安塞和吴起三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测算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退耕区生态资源与农业生产耦合处于一种中度协调发展态势,并没有实现完全匹配与协调发展;2)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序耦合产生了抑制作用,表现为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结构调整激励不足.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有必要考虑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农户建立与生态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协调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考虑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以提高生态脆弱区的适应能力.该研究为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人才租赁问题中人才租赁与中介中心的内部雇员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的租赁中心从事两类雇员的租赁与中介业务,即不但出租中心的内部雇员,而且为外部临时雇员提供中介服务.两类雇员中一类具有复合技能,能够替代另一类雇员进行工作. 企业的雇员需求和中心外部所能够提供的临时雇员都是不确定的.基于获利期望值最大准则,提出了替代策略下的人才租赁中介中心的两类雇员规模的离散随机优化数学模型,用边际分析法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最优解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求最优解的搜索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数据实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心采用替代策略在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中心的收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然保护区立法工作中涉及管理部门多、责权关系交错复杂、各部门保护投入和利用收益冲突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部门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立法过程中利益部门合作的动态演变过程,重点讨论了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合作所投入的初始成本、自然资源服务能力、贴现因子等影响系统演化行为的几个参数变化及控制方法,并根据模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各部门策略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相关,并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立法中应正确引导各个利益主体部门趋于合作,遵从部门合作收益的极大化原则,建立良好的立法环境以及坚持长远的观点,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实现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利用共赢的目的。该模型的建立既丰富了环境立法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为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偏尾分布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规模扩张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总成本摊薄3种不同情况,给出了普遍适用的商品生产规模扩张的基本条件及最优化扩张规模的分析模型与决策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一般商品生产规模的最优化扩张问题,还可以解决股票股本的最优化扩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多目标分析方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 ,水资源持续利用成为水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持续利用追求的目标和这些目标的基本构造及其在整个持续利用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与协调关系的约束表示的基础上 ,建立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它为理解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形式化模型 .为了在非劣解集上作进一步的选择 ,本文还分析了目标之间的替代权衡关系的特性和由这种关系表示出的显示决策者偏好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关键链项目群进度管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论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项目群中一种资源以及多种资源的"多任务"情形,对关键链进度计划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引入遗传算法,使"多任务"现象转化成具有相应优先权的排序基因或染色体,对最优化进度和延迟成本构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证实此方法可以得出最优排序,同时能提供较多的替代方案,为关键路径法演变成关键链技术提供了定量支撑.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用系统观和生态学分析考察生态化与化生态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生态化、保护化生态平衡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生态化和化生态建设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以卫星遥感图像为建库数字化参照依据,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利用ERDAS Imangine 8.6和MapInfo Professional 7.0 SCP为数据库平台,依次提取出旱地梯田、旱坡地、菜地、退耕还林地等不同图层的田块,根据分析处理要求,针对农田系统的特征进行数据结构设计,建立相应的农田空间数据库;以2008年4月以及2002年4月两次对吴沟村全体农户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建立农田各种形式的投入、产出能量数据库.完成的数据库可以实现如下功能:①数据浏览与操作功能,如对农田系统信息的放大、缩小、漫游、全图等以及时全村现有482块农田地块的查看和修改:②数据管理和维护,如时吴沟村农田数据进行条件查询、SQL查询、Mapbagic程序查询等.③数据转入和转出,可以将Mapinfo下的农田数据转入或转出到其他GIS软件中,扩展该农田数据库的使用范围.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17.
当前恐怖袭击活动由偶发的单次攻击发展为不同地域内连续发动袭击.考虑政府部门统筹反恐设施选址和应急资源调度,构建了连续恐怖袭击下反恐设施选址优化与反恐资源调度优化的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并分析政府与恐怖分子的均衡行为.结合新疆喀什地区重要城市反恐设施网络结构的实例,数值分析得出了选址点个数、袭击次数、是否考虑反恐资源调度等因素对政府与恐怖分子最优效用的影响;最优反恐资源投入量与袭击次数和选址点个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反恐资源最优投入量、反恐设施选址点个数和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三者具有替代关系;政府反恐力量联合考虑反恐设施优化选址和反恐资源优化调度的实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购置税优惠政策不适用于供给约束时期,现有研究极少基于一般均衡角度做出解释并提出替代政策,通过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技术要素、投资补贴变量、中间投入要素以及进出口函数,利用中国2012年实际经济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形势下购置税优惠、自主品牌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的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各类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实施的时机,也取决于相关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程度.在供给约束时期,购置税优惠政策因要素转移而阻碍关联度较低部门的发展并扩大贫富差距,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则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其中最优投资补贴在5%左右,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下降.不过,在需求不足时期,后者会因本币升值与净出口下降而产生类似负面影响.因此,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需求不足时期,在供给约束时期则可由5%研发补贴政策予以替代,以便从供给侧增加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规避上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末位淘汰制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目前企事业单位在实施末位淘汰制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末位淘汰制的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理推导,分别对实施末位淘汰制的前提、实施末位淘汰制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问题和实施末位淘汰制后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4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阐述了实施末位淘汰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锦标竞赛理论视角,从先天差异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用标准经济学理论建立委托代理模型,解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演化机理,构建共同富裕的政策逻辑,研究发现:第一,如果不采取政策调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会逐步演化扩大,不利于共同富裕;第二,应该实施倾斜机制,帮扶处于劣势地位的弱者,但不是一刀切地完全补齐先天差异;第三,在倾斜帮扶时还应该调整锦标竞赛的分配机制,扩大差距,增加总量;第四,采取倾斜机制和调整分配机制构成的政策组合拳,可以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