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研究分为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和其他相关研究3个方面,通过对相关重要专业期刊进行统计,对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研究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深入讨论了上述3个方面当前各自的焦点问题,并特别介绍了我国的一些研究组在上述各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一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复杂性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复杂性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复杂性哲学要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对各个学科领域复杂性探索,建立一整套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形成复杂性科学是可能的。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学科。  相似文献   

3.
贝尔纳是天才的科学家,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先驱者。他在对英国科学传统进行总结继承和批判的同时,也对整个科学与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了重构科学与政治的和谐,达到科学为民谋利的目的,他以苏联社会主义为模板,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科学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他的科学政治学思想,凸现了研究的基本纲领。但是,他的理论更多地表现在形式逻辑的论证上,未能对政治调控科学提出具体模型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费曼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Feynman(1918-1988)作为最杰出的物理学大师之一,他不仅对物理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科学文化和教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因而对费曼科学文化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围绕费曼关于科学价值、科学探索、科学传承、科学与人生,几个方面深入发掘,以展示费曼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并从中领悟他的科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整体研究思路的不同"导致国内外系统科学研究状况出现诸多差异。国内外系统科学界在"系统科学的研究群体"、"对相关学科关系的关注"、"对系统科学功能的理解"、"系统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系统科学范式"元研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比较之后的融合与发展"是系统科学未来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科学创造力的机器发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发现是结合科学哲学、科学史、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对科学创造力进行研究的领域。这个跨学科的研究进路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作为创造力研究的新进路,机器发现研究从方法、视角和对象等方面推进了对科学创造思维的探索,也因其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特征引发了争议与挑战。本文在对上述诸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也对该研究进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以来爆发的第三次科学革命提出了四大科学研究纲领:系统科学研究纲领、信息科学研究纲领、自组织科学研究纲领、复杂性理论研究纲领。然而,在20世纪的研究风格中,这四大科学研究纲领却是相互割裂的。要克服这一研究倾向所带来的种种缺陷,有必要深化信息哲学、信息科学的一般理论、复杂性研究纲领的研究,并从复杂性研究纲领和信息科学研究纲领的综合视角出发对系统科学研究纲领和自组织研究纲领进行再造性、综合性解读,从而建构出一种统一的复杂信息系统理论。这一新的统一理论,无论在相关基本概念的解读方面,还是在相关基本观点、理论的阐释方面,都将体现出其全新而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星拱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在主攻和讲授化学的同时,也对科学论颇感兴趣,并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重点论述了他的科学论的几个重要方面:科学及其心理根据,科学的本性,科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科学哲学家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踪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解释与评价;二是对已有科学成就作理论分析和历史总结。如果从哲学意义上的预见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哲学的发展状况,或许可以使中国科学哲学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当前及以后面临的研究任务。这里所说的预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一般哲学意义上的预见,即通过纯粹的哲学思辨而对未知的科学研究给予启示和指导,如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对粒子物理学发展的预见作用。这种预见的优点是将科学研究嵌入到广泛的文化与哲学背景中,使科学研究获得了更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言意义系统字面与隐喻的辨证、科学解释的“隐喻重描”性质以及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