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越  孙洁  孙静 《河南科技》2011,(5):73-74
<正>浅层地热能是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200m)的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一种低温地热能源,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清洁能源。浅层地热能的利用,目前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连续不断地将储存于浅部地层中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高效、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文章阐述了寒冷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条件,在分析太阳能和地热能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采暖系统在供暖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采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成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能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再生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这些能源不会重复再生,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利用会逐渐枯褐。另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这些能源可重复产生。由于非再生能源开采费用低廉,便于运输,使用也十分方便,因此,它在过去几十年的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世界总的能源消耗量以  相似文献   

5.
<正> 农村能源现状“农村能源”一般是指可在农村就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它包括生物质能(农作物秸秆、薪柴、青杂草、人畜粪便)、地方性常规能源(小窖煤、小水电)、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我国农村地域广大,其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百分之三十八。目前,农村能源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户炊事生活以烧作物秸秆为主,全国一年约需6亿多吨秸秆,而秸秆的实际产量每年只有4到5亿吨,去掉牲畜饲料、还田及部分工业原料等非能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既有公共建筑普遍能耗过高,其中办公建筑建造量最大、运行周期内能源浪费严重。根据寒冷地区已建成的办公建筑能耗现状,研究分析了节能改造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7.
浅层地热能是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200m)的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一种低温地热能源,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清洁能源.浅层地热能的利用,目前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连续不断地将储存于浅部地层中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不仅为人们生活建筑提供适宜的冷热环境,还可满足人们其他特殊生产、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地热能是一种分布广泛、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然而地热原水及尾水的水化学及微生物学特征导致回灌储层堵塞从而严重限制了地热能的推广应用。对豫东某地地热原水和尾水进行采集,通过ICP-OES和IC检测Na+、K+、Ca2+、Mg2+、SO42-、Cl-等阴、阳离子,运用Lowry法、Dubois法和改进Lowry法分别测定水中蛋白质、多糖和腐植酸,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进一步考察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特征,运用绝迹稀释法检测典型致堵细菌数量。结果表明:该地热原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地热原水和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腐植酸>蛋白质>多糖;根据水中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征可知,地热原水中的有机成分主要是类酪氨酸蛋白质,尾水中为类酪氨酸及类色氨酸蛋白质;地热原水和尾水的主要致堵微生物是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且尾水中的致堵微生物数量多于原水。  相似文献   

9.
能源消费与大气环境变迁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重点城市武汉市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城市能源消费与大气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项能源消费与SO2、NO2、PM10排放量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能源消费变动是推动大气环境变迁的基本因素;总体上煤炭、焦炭、燃料油、原油和电力的消费对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大,而汽油和柴油的消费影响较小;焦炭、燃料油、原油、电力、煤炭、煤油等能源消费是武汉SO2、NO2排放变迁的主要驱动因子;燃料油、电力、焦炭、原油、煤炭、石油气、煤油等能源消费是PM10排放变迁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中央空调系统已普遍应用。据数据显示,我国南方80%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均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冬冷夏热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以北地区的50%以上新建的民用住宅小区亦安装有中央空调。随之而来的高能耗,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央空调能效管理的专利技术应用为主,研究分析建筑能耗管理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治理雾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郑州太阳能设备厂和医务工作者相结合研制出我省第一批偏轴聚焦式太阳能医疗器(据有关权威人士讲,也是我国第一批研制成功的太阳能偏轴聚焦式医疗器)。这种新式太阳能医疗器对肌肉扭伤、肿瘤、伤口长期不愈等病症有特殊疗效。它的能源是太阳光,价廉方便,受到中外有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已成为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排放系数法测算了2000—2016年山东省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了因素分解模型,探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的作用机理和排放特征。研究表明:(1)人口、城镇化率、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的正效应;(2)第三产业产值在整个产值中的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不稳定;(3)能源强度和经济产出是主导的正向因子;交通运输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对碳排放有负向抑制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建设现代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供热节能技术方面,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先进国家,已将供热系统的热损失降低到25%以下。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很低,据统计,平均约在28%左右。就当前许多工厂企业的蒸汽供热系统而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凝结水和二次蒸汽的大量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一般工厂企业的凝结水回收率只有20~40%,这项损失占供热量的10~20%,其中二次蒸汽未予利用所造成的损失高达5%以上,疏水器的漏汽率竟有15%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有7442万人口,其中农民1326万户,636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以上。农业生产发展如何?农民生活情况如何?是我们每个同志关心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农村能源问题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6000多万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带来的恶果,已迫使我们要抓紧对农村能源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把一日三餐用的小柴灶改造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上来,把它作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自前两年提出我省农村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以来,已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全省上下也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从全省来看,农村能源数量不足和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状况至今没有改变。全省农村除生产用能缺口很大以外,仍有四分之三左右农户每年缺烧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而且大多数地方还在继续沿用热效率低、燃料浪费大的旧式柴煤炉灶。一些地区挖草根,拾牛粪,以致滥伐林木的现象有增无减。如果由此  相似文献   

16.
郭福利 《河南科技》2013,(7):167+202
能源危机不容忽视,建筑节能备受关注,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当前无可回避的热门难题。据相关部门统计,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0%以上,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能源的节约,更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在进行房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必须注意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及热设备的保温处理,既要强化对自控节能能力,又要从循环能源的角度来充分回收能量。本文将结合建筑节能问题展开讨论,并从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思路上给出重要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7%,其中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在内的民用能耗又占总能耗的80%以上。因此,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问题日益急迫、建筑能耗日益增长的今  相似文献   

18.
<正> 世界上天然气已成为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81年有关资料统计,天然气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消费总量的22%。到现在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达67万亿米~3。近年来,又由于人们对煤成气的新的认识,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就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预计将来世界上的天然气开发和利用肯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持续增长,基于LMDI模型,探究了1995—2012年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家庭户数三个家庭相关因素以及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对山西省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并比较分析城镇和农村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均增长显著,但城镇部分增长速度更快;2家庭人均收入效应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家庭户数效应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但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微小;能源强度效应和家庭规模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分列第一、二位;能源结构效应对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碳排放系数效应对城乡居民直接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均比较微弱。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能源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t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t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 m2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kW,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