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任鹏 《厦门科技》2005,(4):37-39
随着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的应用发展,城市一卡通工程已先后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建设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福建作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在许多领域已开始采用IC卡作为电子货币进行交易,但系统间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使用和管理很不方便。厦门自2003年开通一卡通项目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福建省小额支付一卡通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JBC校园一卡通是以非接触式感应IC卡为信息管理载体的适用于校园消费和管理的网络集成系统。IC卡取代了学校管理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个人证件和现金支付手段,在一张小小的IC卡上实现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识别、网上交费等多种功能。与银行联网的校园卡可以在校内银行网点和指定商户圈存、圈提、取现、消费、真正做到一卡通和一卡多用,校园卡的推广使用将极大方便学生与教工的生活,减轻他们携带各种证件的困忧。现代化的学校离不开信息智能化的管理,JBC校园一卡通将智能IC卡的强大功能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理念融入校园,将学校各…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战略目标,充分启用已经建成的信息技术设施,加快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率先建成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使每个持有带有CPU功能的IC卡市民,能按照意愿去启开各种领域服务大门。这不论是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怃恤,公积金贷款,或是其他便民服务,都可以用这种“一卡通”的“金钥匙”,去享用“信息市民”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郭延斌 《科技信息》2008,(17):54-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产业化的浪潮,各种高科技管理工具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中得到普及应用。目前各学校应用最多的是校园卡。包括:条形码、光电卡、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等等,应用在食堂、机房、图书馆、商店等单位。 但是,由于校内各单位大多数都独立使用自已的计费卡应用系统,每个单位独立发卡,独立结算。这样使得每个学生持有多张卡,既不易于使用者的使用和保存,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随着我国对教育行业投资的加大,各大学校校园网的建成及投入使用,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和必要条件.射频IC卡应用系统的日渐成熟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公共环境、建筑、制冷设备节能等几个方面探讨缓解热岛强度、节约能源的对策.指出城市管理部门在创造可持续的"凉爽城市"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总结出城市管理者在其中可采取的方法、策略.为政府部门采取合适的手段提高市民夏季舒适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高校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分析[1]的基础上,以IC卡为信息载体,对校园消费、管理系统的组成、硬件的构成及网络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讨论一个自助IC卡缴费终端应用系统,采用了Client/Server结构、CDMA的通信方式。该系统采用3DES算法对交易信息加密保证交易的保密性,通过对交易信息进行MAC校验保证交易的防篡改,对重要交易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保证交易不可抵赖性。系统作为城市收费一卡通系统的客户端,极大方便市民通过自助Ic卡缴费终端实时缴费、查询账单、获取相关缴费信息。  相似文献   

8.
刘铁锋 《科技潮》2003,(12):8-12
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或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广大市民甚至全社会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城市具有人口高度密集、流动性强、人际交往频繁等特点。一旦发生城市灾害及重大公共危害事件,不仅会危及本市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往往波及农村和其他城市,甚至影响社会全局。因此,城市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应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增强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从而确保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宜人化”生存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智能IC卡是数字化校园中身份识别和认证的主要载体,在教学、生活和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主要讨论了智能卡的设计和IC卡的工作原理、安全性,并分析了智能IC卡在校园一卡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7,(4):8-8
普通的合肥市民只要在合肥政府网站进行注册,便有望获得“市民信箱”,并能从信箱中自动免费获取更多更权威的政府信息。合肥今年将重点实施“城市一卡通”、数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项目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市民享受更多信息化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建设逐步成熟,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朝信息化方向改革,以网络技术和IC卡技术为基础的"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校园一卡通的电子钱包功能使其与高校财务管理直接相关联.本文着重分析了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使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精神,较多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公共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艺术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城市生活.我们的社会开始自觉地迈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都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我们才谈论公共艺术与实践及其载体这个当代问题.倘若我们暂且撇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态的特征,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会伦理来看,或许"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艺术的要义抑或灵魂了.那么什么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在此城市市民文化的内在表现.对市民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联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公共艺术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由铁路运输企业独立开发、管理和运作铁路预付款电子支付卡项目,将铁路运输收入预付款管理与电子支付手段相结合,广泛和大量吸纳路内外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资金,形成较长期预付款沉淀资金。铁路预付款支付卡项目作为平台和纽带,逐步扩展到管内运输、多经、集经、旅游、餐饮、工程等单位,进行"一卡通"式的营业资金预付、使用、解缴、结算,最终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收入与多元经营收入一体化管理。开发铁路预付款支付卡项目,潜在的运输经营资金效益相当可观,相当于运输企业开办了一家规模化的银行。开发和运作铁路预付款支付卡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宜采取"铁路主业领导下的公司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在日益完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以IC卡技术和校园网络技术为平台的高科技产品——校园一卡通使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对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市在打出"中国绿城"的牌子之后,南宁市委、市政府日前初步决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投资12亿多元,到2010年打造出一个"数字南宁".南宁市建立的中国第一套城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今年5月正式运行.这套汇集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等报警救助系统于一体的社会化公共救助体系,在近两个月来联动处理了市民各类有效报警求助事件4万多件.  相似文献   

16.
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更具整体性和综合性,对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其建设重点涉及:一是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市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的意识;二是定期组织公共事件,养成市民参与重要学习活动的传统;三是重点面向弱势群体,维护全体市民享有学习支持的权利;四是持续激发学习动机,建立市民学习成果认证及奖励体系。在以上四个领域,我国的相关实践活动早已起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要在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挖掘城市学习潜能、调动市民积极性、提升服务意识、推动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使终身学习文化深入人心,使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相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应用广泛且历史久远的传统公共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是PPP模式推广运用的新领域。智慧城市PPP项目在我国方兴未艾,现阶段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探索,而对其理论体系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基于公共产品、项目区分、新公共管理和民营化等理论,结合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特点及其经营属性,探讨智慧城市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和具体运作方式,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PPP项目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IC卡为信息载体的适用于校园消费和管理的网络系统。本文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网络结构以及校园卡的选型三个方面,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可对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社会保障卡(简称社保卡),将市民身份识别、社会保障、医疗、公积金等相关信息集成于一张IC卡。它既有申领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金等十几种功能,又能作为个人身份的有效凭证,还能在发生意外时提供各种紧急救助信息,让市民持有一张IC卡就可完成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基本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20.
商朝阳 《广东科技》2011,20(12):46-47
本文通过分析深莞惠一卡通实施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移动支付技术来实现深莞惠一卡通的解决方案,并着重从公交并网、公路收费、医保服务、小额消费、旅游资源整合等五个领域阐述了移动支付一卡通的应用场景,即方便三地市民,又有效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