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正确地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螺旋结构并进行直观地描述 ,进而有效地分析其螺旋结构和光学活性的关系 ,根据立体化学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螺旋结构的方法 ,并用分子模型建造软件Weblab-ViewerPro4 .2作为工具 ,给出了一种分子螺旋结构三维图形表示的新方式 .通过实例介绍了存在多条螺旋线的复杂有机分子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方法 ,将有益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机分子的螺旋结构理论 .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出发,分析和判断了电子效应、杂化方式及空间效应等因素对有机分子酸碱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几个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例,介绍了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化合物分子3D结构模型及动画的简单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了有机铁磁体的研究动态,根据铁磁理论制造有机铁磁体的主要途径及有机金属复合物铁磁体与纯有机铁磁体,并对这2种有机铁磁体分子模型及其在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表征高碱金属煤焦复杂物理化学结构特征的煤焦大分子三维(3D)模型的建模问题,以高分辨率投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数据作为高碱金属煤焦分子模型的基本微观结构信息来源,提出了一种快速耦合堆垛和孔径分布的高碱金属煤焦大分子建模方法。基于Perl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建模自编程序Fringe3D和Vol3D,实现了构建具有特定孔径分布和多种赋存形态Na分布的煤焦大分子模型。提出的煤焦大分子3D建模方法具有建模快速、可控性强和方便耦合复杂结构特征等特点,在高碱金属煤焦分子建模过程中考虑了不同赋存形态Na的分布。通过构建的具有特定碱金属分布的煤焦分子3D模型和分子反应动力学模拟,能够深入揭示煤焦热反应过程中Na迁移规律与微观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的多样性、易裁剪性,使有机纳米材料的研究在整个纳米材料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有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Kier和Hall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邻接矩阵,定义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Kvt,并计算了30种取代苯酚和取代苯甲酸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25种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BOD)与2Kpv、5Kpv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模型,该模型判定系数R2、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及Kubinyi函数(FIT)分别为0.818、0.776和3.410,该模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良好预测能力。据此模型可知,影响有机污染物BOD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以及分子的柔韧性、折叠程度等空间因素。将这2个结构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结点,采用2∶5∶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QSBR模型,其R2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67和3.688,表明BOD与2Kpv、5Kvp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由此可见,新建的连接性指数对有机物生化需氧量的表征是合理有效的,可望在物质构效关系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子模型对接的平滑积分变换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出了三维分子对接模型果上互作用的势能函数采用平 积分变换方法进行全局极小化寻找对拉的最佳结合构型,计算本的算法对接问题效果良好,讨论了势能函数拟合参数选取和极小追踪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替自旋Ising—Hamiltonian模型,用量子转移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外场条件下准一维基于有机分子亚铁磁体磁化率的结构序参量.对磁化率一的研究表明:双自由基和单自由基的交替有机自旋链的亚铁磁自旋排列等效于有效自旋S=1/2的铁磁相互作用链,双自由基有机高分子对具有单一成分的有机基于分子亚磁体具有绝对优势.量子Monte Carlo方法和精确对角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两者相符,且与某些实验结果定性相符.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的分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体系提出了一种改进计算精度的方法,即在分子力学优化分子几何结构过程中,通过迭代的方法保持电荷自治,用此方法对α-羧基酰胺氮杂环已烷进行了计算,并与AM1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种迭代分子软科学方法比起传统的分子力学方法,计算结果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子拓扑图的边,即非氢原子间的化学键,提出键参数ti,并在ti的基础上定义分子键连接性指数F.F对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而且与链烷烃、脂肪醇的沸点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使用该模型对85个链烷烃和37个脂肪醇的沸点的估算结果接近实验值, 且计算简便,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12.
对有机高分子磁体的分子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设计有机高分子磁体主要的4种理论模型,即Heiter London自旋交换模型、分子间电子转移模型、高自旋多重度模型和超级交换模型,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三维平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三维平动并联机构型综合新方法,应用的理论基础是螺旋理论.为此,首先列举了该类机构所有可能的支链结构,根据螺旋理论中运动螺旋与约束力螺旋之间的互易关系提出一种机构型综合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系统地进行了三维平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得到了数十种新型机构.为验证该机构型综合的重要意义,给出了三维移动并联机构应用于生物细胞显微操作的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主链型液晶高分子中柔性间隔基因对聚合物结构和液晶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含柔性间隔基因液晶高分子中介品单元分子内取向的模型,及分子内取向分布和取向有序度参数等概念。探讨了分子内取向有序度参数和大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内旋转二面角,内旋转位能等的定量关系。在上述概念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柔性间隔基团液晶高分子的分子场理论。由此可从键角,内旋转二面角,内旋转位垒等结构参数计算液晶相变温度TNI,取向有序度参数和热力学函数等。对上述理论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也进行了讨论。理论和计算能较好地说明柔性间隔基团对TNI等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扩展了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的分子过垒模型,将其中的原子轨道对应的转换为分子轨道并利用RHF从头算法求解,通过对多条特征入射轨迹求平均的方法将分子过垒的思想发展到三维碰撞体系中,建立了低能离子与分子碰撞体系的分子过垒模型.并计算了H~+-H_2分子碰撞的电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螺环结构的高熔点有机分子。这种分子能够和银形成络合物薄膜,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双稳特性。络合物薄膜 8V电压作用下,可以从高阻态转变成低阻态,跃迁时间为15ns。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根据前线轨道相互作用分析有机分子构象的方法。通过分析若干有机分子的构象,证明前线轨道分析法能为这一领域的一些观察结果提供满意的解释,同时也强调指出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局限性,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一种基于银离子金属中心的硅钨杂多酸(H3SiW12O40)配位聚合物材料([Ag4(BPB)4SiW12O40])(简称,化合物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结构中存在Ag1、Ag2和Ag3三种银离子,分别采用2、3、4配位的方式通过Ag-N键连接有机配体,又通过Ag-O键连接多酸分子. Ag1连接有机配体形成左手、右手螺旋链,并连接多酸分子形成梯形链. Ag2连接有机配体和多酸分子形成二维4,4-sql拓扑格子层,梯形链与格子层共用多酸分子. Ag3连接有机配体形成一维链贯穿于二维层,最终形成整体的三维结构.此外,利用复合改性玻碳电极(GCE)作为工作电极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可作为还原NaNO3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有限元方法的小管径单壁碳纳米管杨氏模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管径单壁碳纳米管性能参数在实验中测量困难,以及现有计算机模拟方法时间长的问题,采用分子结构力学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对小管径单壁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进行了研究.基于ANSYS软件平台,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了扶手椅形、锯齿形、螺旋形单壁碳纳米管分子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纯轴力作用下,对单壁碳纳米管分子模型进行加载,并考虑管径厚度和手性,得出了单壁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值.模拟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值在0.9-1.14 TPa之间,具有随管径和螺旋角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在小管径范围内具有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在极低的生长速率下(例如分子外延技术),以SrTi O3为代表的ABO3型氧化物薄膜的生长机理,并针对这一生长机制,给出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三维模型和模拟算法.模拟基于Solid on Solid模型,并采用周期性的边界条件;模拟中通过库仑作用势引入了基底对沉积分子的影响;Monte Carlo事件由沉积事件、扩散事件、吸附成核事件组成;分子扩散能力与扩散激活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