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当代地方科技》2011,(15):100-100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坚持"旅游兴市、旅游强市"战略,积极发展旅游业。这同时也对旅游英语信息翻译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及所在课题组致力于此项工作,研究伊春旅游景点英语信息翻译情况的现状,寻求提高旅游英语信息翻译规范化水平的办法,理论与实际调研工作想结合,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旅游翻译的应用性决定了旅游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感染功能为次。文章通过对长沙市部分旅游景点误译的举例分析,认为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其奠基理论为翻译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本文从旅游景点介绍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结合一些地方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文本,阐述了功能理论尤其是目的论对旅游景点介绍中译英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收集上海市主要涉外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版宣传册。对上海旅游景点宣传资料英文版本进行了全面质量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旅游景点宣传资料英文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句法混乱以及信息失效等问题。作者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旅游翻译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州是海峡西岸建设的领跑者,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无疑对促进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文是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2010年初对福州繁华路段、旅游景点以及新建的公共建筑物的公示语英译文的实地调查,运用丰富翔实的例子对翻译质量的优劣进行点评,运用对比手法,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译者应以"功能目的论"指导公示语的翻译,努力提高翻译质量以改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6.
施艳群 《科技资讯》2008,(34):201-201
本文通过对国外旅游者的问卷调查,考查了游客的旅游目的、对旅游景点介绍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异质性的感爱,以及他们所偏爱的翻译方法。在对问卷的分析之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旅游景点介绍汉译英中,译者应该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成分及文化内涵,提出译者在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来处理其文化内涵,以期准确传递旅游景点名称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孔琼  黄蓉  马婷 《科技信息》2014,(10):188+190
中国经济雄起促使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旅游景点中层出不穷的错误翻译往往将国人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在分析了国内旅游资料翻译错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改进翻译质量的方法,以期缩小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信息传递缺失,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旅游景点公示语可分为三大类:信息型、表情型和呼吁型。不同类型景点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翻译策略各异。然而,对于复合型景点公示语,翻译时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凸显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点的翻译是时外开放的窗口,它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形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河南省的旅游景点的翻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河南省的翻译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点评.  相似文献   

12.
韶关是广东的旅游资源大市,旅游景点颇多。旅游景点名称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韶关旅游的对外宣传和形象。根据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对韶关的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名称进行分类,并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对韶关几个旅游景点名称的英文翻译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了解旅游文本,特别是旅游诗词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从而保证旅游诗词在目的语读者群中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即在忠实地提供信息的同时宣传旅游诗词所介绍的旅游景点,从而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目的语读者前去参观游览,以达到旅游诗词翻译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诗词的背景及中英文的用词特点,在旅游诗词翻译中,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的论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理论(Skopostheory),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所收集到有关企业介绍、招商材料、产品说明、旅游指南等对外宣传资料为例,认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应该考虑译文语体、读者效应、译语文化等因素,采用信息突出性、信息召唤性和信息简洁性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旅游景点是展示中国旅游形象、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灵活、恰当地运用增译法、加注法、句式重构法、增删调整法和反译法五种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进行翻译,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从而增加外国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江帆 《科技信息》2010,(16):135-135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入境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年年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可能成为全世界的顶尖旅游胜地。英语是国际旅游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作,但就旅游景点对外宣传的现状而言,要跟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上还有待提高。而由于旅游景点介绍中信息翻译不规范,传达信息不准确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等对旅游地的对外文化宣传和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魏淑娟  许德法 《科技信息》2010,(3):I0221-I0222
目的论是西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结构主义的“等值”翻译观。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翻译研究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西安曲江文化旅游景点英译实例,探究目的论在景点牌示解说英译文本中的应用,进而提升旅游景点牌示解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翁莉 《科技信息》2011,(34):15-15
涉外导游词是用于涉外导游向外国旅游者传递景点信息的一种实用文体,其翻译有其特定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特征,本文在探讨涉外导游词翻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自然和人文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的旅游资料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对昆明的"云南民族村"景点介绍的汉译英文本的翻译效果调查,分析了旅游资料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错误,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受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文化信息的接受、理解会出现历时性和共时性偏差,造成翻译中的错位。基于此,分析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以阐释学作为理论基础,探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