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江燕 《科技信息》2008,(19):232-233
语言的省略具有普遍性。日语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更多,省略幅度更大是日语的特色之一。本文拟从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谓语的省略、谈话中双方已知部分的省略这三方面对日语口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作些初步的分析,以期对这种语言现象有一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2.
闫丽艳 《科技信息》2009,(29):237-238
省略是是日语的显著特征之一。常用的主要省略形式有:靠音变省略,靠惯用语句省略,靠含糊用语省略,靠敬语表达省略等等。研究、掌握省略的用法对掌握纯正的日语语言表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海艳 《科技信息》2013,(14):197-197
日语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表达里省略现象十分多的语言,本文从语法和文化两方面探索日语省略表达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姜艳丽 《科技信息》2013,(13):233-234
日语中有很多省略表达,其中又以省略主语的表达最为常见。本文先从主语省略句的认定入手,借用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来判定日语主语省略句在汉译时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原文省略的主语是什么,翻译成汉语时加译的主语有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5.
句末省略表现可以说是日语口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对于句末省略表现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在继承了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电视剧的台词作为实例分析,考察了陈述副词在句末省略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考察得知,因为日语从语序上具有"句末决定"的特点,而陈述副词具有与句末相呼应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会话中句末省略是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谈话过程中,为维护友好人际关系,谈话双方都会使用一些语言策略,省略表达就是其中一种。为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日语省略表达,基于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从语言策略视角,考察日语各类省略表达所体现的维护谈话双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在进行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将语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但是,日语在主语省略方面带有很强烈的国家、地区乃至个人主义色彩,给日语的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篇文章通过从日语省略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主语省略,并阐述了日语翻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丁艳霞 《科技信息》2012,(32):178-178
句末省略表现可以说是日语口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对于句末省略表现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在继承了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电视剧的台词作为实例分析,考察了陈述副词在句末省略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考察得知,因为日语从语序上具有“句末决定”的特点,而陈述副词具有与句末相呼应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会话中句末省略是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莹 《科技资讯》2013,(26):194-194
比较长的日语单词在被缩略时,常常会被省略为四拍的词语.并且是分别从两个单词中取前两个音节,也就是前两拍,来组合成缩略语的.「モ一ニング娘.」被简称为「モ一娘(ムス)」,并不是某个偶然的原因而造成的约定俗成,这是遵循日语缩略词中的四拍限制原则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张岩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13-213,215
在现代日语口语中,经常听到原本应该有助词的地方而助词空缺的句子。日本有很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是,主要集中在助词省略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其特殊的语用功能方面,很少涉及性别的差异。只有牧野在1996年指出"女性助词省略是男性的二倍"。该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NHK日本語講座」和「日本語ジャーナル」语料的实证调查,分析助词省略现象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暧昧性是日语很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保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有意避开直截了当、强加于人、断定性的说法,而采用故意省略、暗示、委婉等形式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暧昧性是日本固有的民族性的延伸和发展,是日本特殊文化条件的产物,又与日本所处的岛国地理环境、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中梦冬 《科技信息》2010,(16):115-115
日本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甘え」文化,它构成了日本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从而产生了「甘え」的日语。省略暧昧表达是「甘え」日语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它避免冗长,言简意赅,通过以心传心,给交际双方带来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孕育了日本人的「甘え」意识。  相似文献   

13.
何薇娜 《科技信息》2010,(15):16-17,391
笔者在数年的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读点不仅仅作为意群点在使用,其暗示省略以及隐含修饰语远离被修饰语的文脉指示等语用功能亦不容忽视。本文由前言、读点的语用功能思考以及结论三个部分构成。通过大量例句对日语读点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作为汉语中的一个二元连接词,"否则"实际上有3个主目,其中的一个被省略掉了.这种省略是依赖于语境的,确切地说,其主要与"否则"之前的子句的主连接词有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省略是歧义的.基于更新语义框架,本文为"否则"构造一种动态语义.在这个语义中,语句的意义是语义堆上的更新函项,"否则"是更新函项上的二元运算.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成功捕捉这种省略对于语境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徐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141-142
日语是受外来语言影响较大的语言之一.在日语中外来语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对日语学习者来说,外来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本文归纳了中国学习者在日语外来语学习当中面临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从发音、表记方式、语义用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和规律,并通过与英语原词的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些特征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产生的困扰,对日语外来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语法著作讲到汉语的虚词常常省略,认为这是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在虚词中,介词有时候也能省略。究竟哪些介词能省略?在什么条件下省略?而介词后边的宾语是否也有省略的现象?这种省略是句法上的、语义上的还是语用上的?需要进一步讨论。1.在汉语中,常用介词引进名词性成分,表示这个名词性成分和动词的语义关系。但是名词和动词语义关系的表达,并不是非用介词不可。能用介词表达的,有的介词能够省略,  相似文献   

17.
日语暧昧性的表达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日语也是如此.有人说日语是"朦胧含蓄""雾里看花"般的语言,这其实反映了日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暧昧性.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暧昧表达随处可见,它既反映了日语这门语言的某些性格,又附带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正确掌握暧昧语对学好日语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日常生活会话入手,对日语暧昧性表达作了阐述和解释,并且多角度剖析了暧昧性表达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
省略是篇章联结中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它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衔接上下文.一般来说,省略可以分成四种:承上省,蒙后省,对话省和自述省.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种语义联想省略值得注意.这种省略由语义联想引起,发生在篇章联结中的词汇手段上,主要出现在语义场(seman-tic fields)和语义联想场(associative fields)中,本文着重就发生在语义场和语义联想场中的语义联想省略展开讨论,并就其英译技巧处理手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人在和世界各国交往的过程中,从各国的语言中吸收词语并使之日语化,形成了日语外来语.外来语因其语形过长,产生了外来语略语.外来语略语是日语词汇音节变化的特征之一,对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日语教学实际情况,通过踌文化交际的方法给学生适时进行文化导入,这是提高学生日语水平、进而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日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从而达到正确、规范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