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不同地区供暖系统对供回水温差的要求绘制出了最小供回水温差曲线,发现随着室外计算温度的升高,供回水最小温差由6 37℃逐渐增大至14 13℃;某一确定地区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差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现有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应用于供暖系统时,针对其存在不能满足整个供暖期供回水温差要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两级进水对现有升压装置进行性能改进,根据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其升压、加热性能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其用于供暖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当进汽压力在0 3~0 6MPa之间变化时,两级进水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供水压力高于0 4MPa,供回水温差在14~25℃之间,满足供暖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校园供暖系统的节能调节与远程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供暖的特点及当前供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校园供暖节能调节与远程监控系统。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建筑物的供暖需求、具体天气特征、进回水温差等条件,通过控制建筑物供暖主管道上的电动调节阀开度,自动调节供暖流量,合理分配供暖热力,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实践表明,系统具有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基于动态年折算费用法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供回水经济温差的优化模型,并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小区区域供冷系统为例,分析了用电价格、比摩阻、供冷距离以及空调负荷等因素对供回水经济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回水经济温差为6.3℃时,年度费用最低,此时供水温度为5.9℃,与常规设计温度7/12℃相比,每年可节约2.4万元,经济温差随电价的增加而减小,随比摩阻、供冷距离、空调负荷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住宅楼供暖设计在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针对供回水干管的敷设问题,提出了利用住宅楼的屋面敷设供水干管及在室外地沟敷设回水干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室温调节问题进行论述,介绍了室温调节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集中质调节水温曲线的特性。并论述了室外温度与热水网路供、回水温度及供、回水温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田雨  于洪波 《科技资讯》2012,(18):56-56
分析了供热系统水力失调产生的原因,针对工业厂房供热的具体情况提出综合解决办法,达到降低供回水温差、减少供热循环水量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合作区2^#小区供热锅炉房为研究对象,采集大量不同室外温度下热网供回水温差的数据,计算出黑河市居民住宅采暖热指标。并从锅炉燃烧消耗量方面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分析了变流量系统中常见的三种控制方式的原理(末端定压差控制、供回水干管定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分析了三种控制方式下系统的节能性、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实时采集来的供暖锅炉回水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值的差值大小 ,控制压力模拟的和数字的输出值 ,实现对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 ,从而实现对补水水泵转速的调节 .取消了膨胀水箱 ,实现系统恒压控制 ,可以简化系统 ,提高供暖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实时采集来的供暖锅炉回水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值的差值大小,控制压力模拟的和数字的输出值,实现对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补水水泵转速的调节.取消了膨胀水箱,实现系统恒压控制,可以简化系统,提高供暖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降低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在热力站设吸收式换热机组,使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约20℃,在热电厂内经汽轮机凝汽器、吸收式热泵和调蜂热源等环节将热网回水逐级加热.形成热网的吸收式(Co-ah)循环.通过拉大供回水温差而大幅增加热网的输送能力,并通过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而显著提升热电厂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仪器测试采集湖水侧进回水温度、流量、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参数,研究了各参数对机组运行状况及机组能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稳定后,当湖水进回水温度升高时,系统 COP 降低;当湖水流量增加时,系统 COP 提高;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供水流量与系统 COP 呈正比关系。此外,可由机组运行过程中系统 COP 的变化判断机组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末端大温差热力站和普通热力站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进行了数据拟合,最后,对大温差换热机组运行过程中真空度的维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大温差压力站和普通热力站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大小不同。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多级并联模块化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使用,解决了地下热力站由于限高不易改造的难题,并且拉大了一次侧供回水温差,实现了低流量供热,大幅度提升了二次侧实际热指标,有效改善了末端热力站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集中供热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发展方向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根据我们城市现状看,热力供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不能取代锅炉供暖而居主流地位,这是城市锅炉供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造成的,锅炉供暖和热力供暖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会是“长期共存,互为补充。”认真做好锅炉供暖的运行节能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锅炉供暖运行节能发表个人浅见。l、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平失调,改变“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为改变“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必须采取措施消除热网的水平失调,即搞好初调节,把各热用户的循环流量控制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制冷机房运行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分析法的变流量变温差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变流量变温差的提出和实现思路,然后建立了螺杆式冷水机组和水泵设备模型,对模型进行编程并植入TRNSYS软件进行了模拟及验证;最后建立了由冷水机组和水泵组成的地表水源制冷机房仿真平台,并在该平台上进行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得到了制冷机房总功率与冷负荷、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冷冻水流量和冷冻水供水温度五因素的经验关联式,再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不同冷负荷和冷却水进水温度下,使制冷机房总功率最小的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冻水供水温度的优化值。结果表明,某工况下变流量变温差控制策略下的制冷机房总功率相对定流量变供回水温差和传统变流量定温差两种控制模式下的总功率,分别下降了14.023 kW和4.94kW;变流量变温差法比传统变流量定温差法的节能能力提高54.6%。  相似文献   

16.
董健 《天津科技》2010,37(5):34-35
根据天津长芦海晶集团热电厂冬季居民供暖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支干管道更新、加装回水计量、更新热水循环泵及加装蓝屏无纸记录仪等措施,优化水、汽系统,合理调整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供热效果改善明显,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际工况下分户循环系统自然作用压力的分析计算得出 :实际运行时的供水温度越高、供回水温差越大 ,越适合选用异程式系统 ;反之 ,越适合选用同程式系统。提出异程式系统可通过在设计时减小比摩阻的方法来减小垂直失调 ;同程式系统可通过适当增大上一层环路局部阻力的方法来减小垂直失调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现行住宅供热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水力失调 ,冷热不均 ,能源浪费及收热费难等。针对按户计量收费的要求 ,以便实现节能目的 ,本文提出了增设跨越管和热表 ;增设跨越管、温控阀和热表 ;及增设跨越管和温控阀等三种旧有单管系统的改造方案 ,并提供了如在单元楼梯间设置管道井 ,下供下回 ,每户有独立的供回水管的新双管系统 ;地板辐射换热采暖系统 ;每户采用家庭锅炉的独立采暖系统等几种适合新建建筑计量收费的节能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热力站供热调节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以二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为被控参数,操作量为二次循环水流量,补偿信号为室外温度。二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随室外温度而变化,变化率(补偿度)可调,供回水平均温度给定的初始值可调,执行器是一用一备的变频调速循环水泵,变频下限限幅可调。此调节控制方法,被控参数选择合理,运行稳定可行,节能经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对比分析中深层地埋管运行1个供暖季后在非供暖季埋管周围热储自然恢复与有人为干预的蓄热恢复两种不同恢复情况温度场的变化,利用ANSYS Fluent建立传热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并与项目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恢复模式在非供暖季结束时热储的温度值,结果表明:非供暖季中深层热储通过自然恢复结束时,热储温度热恢复率最低点为96.81%;进行人为干预的蓄热恢复在非供暖季结束时,热储的温度可以最高恢复率可达到158.09%。对比两种不同的热恢复模式在非供暖季结束时温差(Δt)最大达到10.09℃,温差(Δt)随深度及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