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核和灰度的区间灰数运算法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区间灰数运算是灰色系统的理论基础,对灰色系统理论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首先给出了灰数“核”的定义,基于“核”和灰数灰度建立了区间灰数运算公理、运算法则和新的灰代数系统,并研究了运算性质。至此,灰数运算被转化为实数运算,区间灰数运算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定义的区间灰数运算可以推广到以区间灰数为基本元素的灰色代数方程、灰色微分方程、灰色矩阵运算的情形,而且有助于由于受到区间灰数运算困难的制约一直进展缓慢的灰色投入产出和灰色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预测问题时,常有原始数据为区间数组成的随机波动性较大的区间数列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区间灰数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核和灰度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该方法以区间灰数核序列为依托建立预测模型,实现区间灰数核的预测;又根据“灰度不减公理”,由灰数核为中心延伸得出区间灰数的上下界;在保持区间灰数独立完整的前提下,构建了区间灰数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用马尔可夫预测模型修正预测结果。该模型在航空货运量的趋势预测中显示马式链修正结果较区间灰数预测数据呈低估状态。结果有助于加强市场参与者对航空货运市场的宏观认识,并为经济决策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解决灰数序列预测的局限性,为了提高预测精度,以考虑合成灰数灰度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合成灰数灰度的区间灰数自忆性耦合预测模型,结合动力系统自忆性原理克服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对初值比较敏感的弱点。算例仿真以具饱和发展状态特征的区间灰数序列为对象,获得了满意的模拟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模型丰富和完善了区间灰数预测模型体系,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针对连续区间灰数的预测,提出了分数阶累加二次时变参数离散灰色预测模型(FQDGM (1,1)模型)。在不损失原始信息的前提下,将区间灰数转化为核序列和灰半径序列,然后分别对核序列和灰半径序列建立FQDGM (1,1)模型。新模型针对同时包含指数和二次曲线趋势的系统,通过二次时变参数的求解和阶数的调整,实现对于原始信息进行有效挖掘,避免扰动信息的干扰,提高模型的稳定性。最后,运用不同灰色预测模型,对于一个算例和一个实例进行建模,计算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拓展了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区间灰数几何特征的灰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已有研究主要建立在实数的基础之上,没有考虑灰数信息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根据区间灰数序列在二维坐标平面上的几何特征,通过"面积转换"与"坐标转换",将区间灰数序列转换成等信息量的实数序列,然后推导并建立区间灰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建立多组随机区间灰数序列的预测模型,与其他灰数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比较.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已有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仅适用于实数序列而不能应用于区间灰数序列的缺陷,建立基于空间映射的区间灰数序列几何表征体系,挖掘区间灰数所蕴含的几何意义,通过计算灰数层的面积以及灰数层中位线中点的坐标,在不损失已有灰数信息的条件下,将区间灰数序列转变成实数序列群;然后以邓氏关联度为基础,构建基于区间灰数序列的灰数关联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演示了模型的计算过程;灰数关联度模型有效拓展了灰色关联度的适用范围,对丰富与完善灰色关联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和灰度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初步解决了区间灰数序列预测问题,但模型中灰度预测值的确定方法存在不足,且模型不支持误差分析。提出了合成灰数灰度的定义及其性质,据此分析了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灰度序列的预测模型实现灰度预测,以代替原有模型中灰度预测值的确定方法,从而改进和完善了原有区间灰数预测模型。改进模型从核和灰度两个方面同时发掘区间灰数序列的内蕴信息与发展趋势,克服了原有模型存在的不足,且支持误差分析和精度检验。算例表明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灰靶决策模型是处理“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目前该领域的已有研究 成果尚无法对信息分布非对称条件下的区间灰数建立决策模型,同时基于“指标距离平方和”的靶心距计算结果 容易受到极端指标值的干扰,从而影响了决策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推导了信息分布已知条件下区间灰 数核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区间灰数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指标集中各指标值与 靶心连线所围成图形(蛛网)的面积大小来对决策方案之优劣进行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建模对象中极 端指标值对靶心距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建立了供应商选择的蛛网灰靶决策模型。研究成果对优化灰靶决策模 型建模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理论对决策信息通常为区间灰数的决策问题进行加工和扩展,建立了区间灰数可比较的原则及范数,提出了基于灰数不确定信息的α-PROMETHEE决策的表达及运算方法,实现了属性为区间灰数及区间灰数信息融合的多属性群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下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探讨了方案指标值为区间灰数且灰数取值可能性最大数已知的决策问题.首先定义了三参数区间灰数,利用这类灰数的特性及经典灰色关联决策的优势,提出了三参数灰色区间关联度方法;其次考虑到各方案的效果评价向量与理想最优方案及临界方案在空间位置及几何形状的接近度和相似性,构建了三参数灰色区间斜率关联系数公式,结合建立的三参数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给出了灰色区间综合贴近度方法.最后借助三参数区间灰数评价值的期望值及一维投影寻踪法的分析技巧,引入了投影指标函数方法.并对上述三种决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算法,应用实例说明了文中提出的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灰色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Prediction model of interval grey number based on DGM(1,1)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grey system theory, the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grey prediction model are focused on real number sequences, rather than grey number ones. Hereby, a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interval grey number sequences is proposed. By mining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interval grey number sequences on a two-dimensional surface, all the interval grey numbers are converted into real numbers by means of certain algorithm, and then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ose real number sequences. The entire process avoids the algebraic operations of grey number, and the prediction problem of interval grey number is usefully solved. Ultimately, through an example’s program simulation,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 novel model are verified.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故障预测中存在数据采样时间间隔不均匀、采样难度大、数据量小等问题,借鉴信息融合技术和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和改进不等时距灰色模型(improved unequal interval grey model, IUGM)的预测方法。首先,运用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思想建立不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并通过初始值改进、残差修正和新陈代谢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基于加权思想提出隶属度加权法,以确定特定个体和同类产品的隶属度权值;最后基于加权思想和IUGM(1,1)模型建立特定个体的故障预测模型。实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观测值为区间灰数的灰色聚类问题, 通过构建区间灰数集上的积分均值函数, 将实数域上单一观测值的白化权函数推广到观测值为区间灰数的情形, 并给出了上限、适中、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的区间灰数形式, 进而建立了区间灰数的灰色变权、定权聚类模型, 并开发了该模型的人机交互式界面软件. 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估, 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灰色多属性决策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探讨了决策方案的属性值为区间灰数的灰色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解决这种灰色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根据区间灰数的本质特征,首先定义了两区间灰数的新的相离度和构建了基于相离度的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与灰色区间相时关联系数公式;其次通过引入方案间优势度和优势度比较矩阵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证明了方案间优势度比较矩阵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从而给出了方案的排序.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的灰色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