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甘肃省2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实践。成功探索了区域性开发扶贫、解决温饱的反贫困道路模式。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打破传统农业封闭的模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扶贫开发途径,对甘肃农村反贫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对两个村的扶贫开发为例,探讨扶贫开发中农村科技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霞 《甘肃科技》2005,21(3):10-11
文章分析了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21世纪初我国扶贫开发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个案,分析了皖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返贫原因,并根据国际反贫困的经验和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实践,结合皖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1世纪初皖西扶贫开发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同心县贫困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探讨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同心县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积德 《甘肃科技》2011,27(20):5-7
甘肃省从“两西建设”启动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了“世界银行西部扶贫项目”、“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群众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等一系列大型扶贫规划,涉及到千百个贫困村落,产生了一批效果显著的扶贫开发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展现着甘肃省扶贫开发的政策、理念和方法,也是扶贫开发经验总结的宝库。从扶贫模式的典型性和影响力两个维度出发,从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陇南地区选择出四个扶贫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贫困人口多集中在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农村,传统农业生产已经不能解决这些人温饱问题,乡村旅游为贵州省扶贫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文章通过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研究,提出在立足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同时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达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河北农村贫困地区应当实施“高起点,跨越式‘两步走’扶贫开发发展战略”,即在2001-2020年农村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超常规增效提速,起点要高,步子要大,不仅包含量的跨越,而且更注重质的飞越,并提出实施战略的具体政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屏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几年民营企业、专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相继建立、发展,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农村扶贫开发的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益,体现了执政的道德目标;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对农村生产力主体性的束缚,把道德承诺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了道德责任和道德自觉的统一;倾力解决特殊人群的贫困问题,追求社会公正;反贫困行动是一项全民道德文明教育工程;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战略,蕴含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涉及复杂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发展战略问题。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问题、长期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和计谋性问题。《跨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者——余远辉博士,紧紧抓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较重要的结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对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布局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国际化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 ,并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相关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内源发展项目社会评估的一些重要案例,讨论了“以文化引导发展”的理念和实践问题,认为新的发展观念的贯彻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操作方法上的保障。而为世界银行所倡导的如项目前做好评估、注重当地人的发展自主权和文化传统、制定特殊政策以增强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等方法就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为了应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把握好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发展重点学科与全面提高质量、引进人才与用好现有人才、社会运作与学校主导等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省际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位于五大自治区以外的内陆省际边界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大部分处于边缘化状态且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民族宗教的多元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使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需要在加强省际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和分类指导的方针,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发展经济为基础、改善民生为核心、维护稳定为保障,进一步加大国家和所在省市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没有充分发挥出优势条件的作用,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外部培训的链条中断,内部自生能力提高的途径不通,是少数民族地区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行动策略:一是理顺外生性教师培训链条,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性培训;二是加强内生性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三是走教研带科研、科研促发展的课程资源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其主导内容是政治体系的综合能力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发展是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政府发展,提高政府综合能力的新途径,因而成为推进我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新动力。在此认识基础上,应该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推动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新的战略选择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藏区幼儿教育还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绝大多数农牧区无幼儿园;二是汉藏双语教育严重缺失;三是幼儿教育缺乏民族特色。对此,应在农牧区加快建立平民化的实用型幼儿园,实施"沉浸式"的汉藏双语教育,开发多元化与本土化共生的幼儿园课程,以加快推动藏区助教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光飞  王晓峰  包珺玮  王磊 《河南科学》2014,32(7):1340-1345
通过构建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以及四位一体5个部分计算并评价了陕甘宁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应用GIS技术绘制层级图将其发展水平差异可视化.结果表明:经济方面省会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发展较快;社会发展水平方面陕西大部分城市相对较高;环境可持续方面资源型城市相对较差;人口方面陕西和宁夏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甘肃相对较差.综合比较,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发展状况;城市内部陕西地区的陕北、关中地区高于陕南,甘肃地区除兰州、嘉峪关以外,综合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宁夏除省会城市银川外,各城市发展比较均衡.PCA  相似文献   

20.
旅游环境资源是指自然存在或历史形成的产物,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其开发绩效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目前发展状态,科学指导政策制定方向。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视角构建了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以大连市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旅游环境资源开发绩效总体较好,其中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视角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很好,而社区居民视角的社会绩效较差,指明了未来政策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