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植物净化灵剑溪受污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土栽培桂林市灵剑溪的优势物种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其它9种花卉植物:小黄菊(Pyrethrum pulchrum Ledeb)、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富贵竹(Disporum cantoniense)、小天使(Philodendron pittieri)、水竹(Phyllostachy sheteroclada Oliver)、春羽(Phildendron sellomn)、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栀子花(Gardeniaja sminoides Ellis)等,进行净化桂林市灵剑溪富营养化水体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除小黄菊、吊兰、八仙花外,其他受试植物在水中均能正常生长、对水体均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可以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选种植物,可以达到净化污水和美化环境双重功能。研究结果为发展利用花卉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 总被引:86,自引:0,他引:86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水生经济净化水质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月间,水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32%和71.34%;在11月~3月间,水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77%和94.77%。经重金属检测分析,水蕹舸和水芹菜茎叶部分的Cu、Cd、Pb和Zn含量均处于可食用范围内。结 果现场试验结果,轮种上述两种经济植物,每m^2水面每年可自水中移除TN204.8 相似文献
3.
4.
8种挺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8种挺水植物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各实验植物对COD、NH+4 N、TN和TP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除三棱草(Sparganium stenophyllum Maxim.)外,其它植物对COD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菖蒲(Acorus calamus L.)、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及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 C. H. Wright)去除COD的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9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7?d时,与无植物空白相比,各植物其NH+4 N和TN去除率分别提高15.0%~41.8%和6.7%~25.1%,其中宽叶香蒲、茭白和黄花鸢尾对NH+4 N和TN的去除性能尤为突出。8种植物中,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和宽叶香蒲TP去除性能较好,其TP去除率分别提高10.8%和11.2%,其余6种植物的TP去除率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宽叶香蒲、茭白和黄花鸢尾可作为南四湖人工湿地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5.
槐叶萍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浮水植物槐叶萍(Salvinia natans)在两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生物量的槐叶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槐叶萍生物量的增长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高于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对轻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远高于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最好.不同生物量的槐叶萍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浮床对城市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菇草(H ydrocot yle vulgaris)、睡莲(Nym phaea tetra gona)和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3种水生植物为试材,制成植物浮床,研究3种植物以及无植物浮床对城市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 d.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污染水体中能保持较强生命力,试验结束... 相似文献
7.
对荆三棱、芦苇、睡莲等三种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在同等条件下净化受污水体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三种水生植物组合对受试水体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NH3-N、PO43-的去除率可分别达50%~75%和75%~95%,同时可提高水体的DO、pH,对CODcr的去除率为65%~85%以上。其中荆三棱与芦苇组合对受污水体的N、P类营养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芦苇和睡莲、睡莲和荆三棱组合。 相似文献
8.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空心菜、美人蕉、吊兰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7~32℃,生长21 d条件下,空心菜和美人蕉生长良好,生物量大,而吊兰生长较差,生物量增加少.空心菜、美人蕉和吊兰对化学耗氧量(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2%,11.7%和6.9%;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66.4%和30.6%;对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1%,82.0%和42.1%;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0%,42.8%和21.9%;对藻类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5.1%,42.5%和13.6%.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染水体强化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城市地表水体的污染特性和成因,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自然净化法等国内外城市地表污染水体常用的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应用范围窄、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及净化效果不理想和资金花费大等方面的缺点,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各种强化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美人蕉、鸢尾、黄菖蒲和千屈菜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人蕉、鸢尾、千屈菜和黄菖蒲4种水生观赏植物为材料,分析单种植物和不同植物组合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物量变化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生物量增加值差异性显著,变化范围为3.77~12.17g·L~(-1).单种植物和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_(M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DO值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0.05),且降低了水体pH.在处理35d时,单种植物对磷素去除率在87.24%~91.38%,植物组合对总磷去除率为62.67%~88.44%,对COD_(Mn)的去除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美人蕉和美人蕉+鸢尾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明显,各指标间有极显著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水生观赏植物防止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依据和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洱海水硫化物及六价铬含量。方法:采集洱海20个点的水样对硫化物及六价铬的含量进行检测,分别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硫化物、六价铬合格率为100%。结论:硫化物、六价铬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类水质。 相似文献
12.
湿地管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以洱海水生植物去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2日,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洱海罗时江人工湿地和沙坪湾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湿地管护尤其是水生植物去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分别由2.08和1.86下降至1.46和1.41,这可能是由于水鸟食物量减少所致;②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的水鸟种类和密度增加,而天然湿地却降低,这可能与水草去除后单个水鸟物种数量的急剧增多有关。最后,为了给洱海水鸟提供较好的越冬环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在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对雨水径流的改善效果,根据重庆市雨水径流特征,配制模拟雨水径流,对10种本地植物进行为期2个多月培养实验,对植物的生长情况、模拟雨水中重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等定期检测。结果表明:植物有利于模拟雨水中氮、磷、COD_(Cr)的去除;培养45 d后,再力花培养组对氨氮去除率98. 3%;黄菖蒲培养组对总氮(TN)去除率96. 5%;水竹、德国鸢尾培养组对总磷(TP)的去除率达到90. 0%;大漂、美人蕉培养组对COD_(Cr)的去除率分别为79. 0%、76. 9%。总的来说,植物对模拟雨水中氮、磷、有机物的去除贡献率分别达到16. 9%~29. 9%、10. 0%~30. 0%、5. 5%~23. 9%。德国鸢尾、水竹、美人蕉、金鱼藻生长适应性及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推荐为人工浮岛、生物滞留带等海绵设施优先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保护洱海的工作,对洱海北部为洱海提供主要来水量的两江一河(永安江、罗时江和弥苴河)的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其水污染严重的现实,在回顾以往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水污染治理中的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及导致水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两江一河水污染治理的十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GC/MS对三峡库区6座城市给水厂的原水、出厂水中的PAHs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检出其含有苊、菲、蒽、芘、荧蒽、二氢苊等PAHs,其中荧蒽为SEPA(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首批公布的水中优先监测污染物.测定结果表明:库区城市给水厂原水与出厂水均含有多种PAHs,但含量相对较低,常规给水工艺对PAHs去除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洱海下游水体中的肠道致病菌噬菌体,了解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噬菌斑法从洱海下游水体中分离和鉴定各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果:成功分离出了痢疾杆菌噬菌体、伤寒杆菌噬菌体、乙型副伤寒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4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论:洱海下游水体存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污染,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大理周边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粪大肠菌群(FC)指数综合评价大理洱海水体中粪大肠菌群污染情况.方法: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分别对大理洱海四个采水点取水样,运用多管发酵法对水样进行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枯水期(4月)和平水期(12月)时采样点FC指数处于Ⅱ类水质标准,丰水期(9月)时部分采样点的FC指数超过了国家对Ⅲ类水质规定的相应标准值.结论:洱海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生活污水的污染,其中丰水期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1):17-19
从人类学和民俗体认系统的角度对电视系列片《洱海》中的环保意象表达得失进行讨论,提出洱海的重新书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地理与历史问题。提出对当下洱海的书写与表达,应当从“自然的洱海”与“文化的洱海”两个层面上来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