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词为一种具有浓厚女性色彩的歌辞,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词坛中,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被男性词人改造过的女性情感。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坛中特立独行的人,她的词真切地体现了女性对“词”这一体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她的全部感情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朱淑真是宋代卓有成就的女诗人、女词人。她善诗词工书画。她的词以女性独特的视野 ,真实写照了生活的温馨与轻愁 ,传达出女性对婚姻、情感生活中情趣迥异的愁闷 ,大胆真实地写出了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她的词不仅数量多 ;而且词风委婉细腻 ,显示了个人化色彩 ,在宋词中 ,独成一家。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作为女性词家,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抒情大胆直率,而且所抒之情,真挚健康,感伤却不沉沦,她的词中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她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抒情过程中浓淡得宜,而且,她的词风刚柔相济、雅俗共赏,得花间之精髓而又脱出了花间的范域。  相似文献   

4.
在号称“中兴”的清代词坛上,涌现了一个庞大的女词人群,她们以自己富有女性特点的创作,为盛况空前的清词增添了一片绚丽的色彩。吴藻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有人把她与纳兰容若相提并论,有人称赞她的词“直逼漱玉遗音”。这样的评价,都不是任情褒扬的过誉之词。  相似文献   

5.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我国最杰出的女词人。现存词作七十余首,集名《漱玉词》。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词爽朗、明快,后期词沉重、悲苦,但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贯穿于她整个词作中最令人感动而难以忘怀的,是创造了生动的,极富个性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她卓越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曲浅喟深叹时代乱离、人生遭际不幸的悲歌。她的词植根于生活,曲折地描写现实,从侧面反映社会。虽说她的词作也有欢歌笑语,但更多的是哀愁和慨叹。词人在叙事抒情塑造自我形象时,不仅细腻地刻划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而且充分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尤其可贵的,她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性格完整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对女性词的开拓和提高不仅体现在她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技巧上,更在于她开始以女性笔廓抒写女性实感、塑造了一系列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而李清照女性作者的身份使得真情和深挚成为其女性词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感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11.
朱淑真是我国明代以前女作家中写作诗词数量最多的人,[1]与诗相比,她的词作虽少,但每首都在讴歌情怀、畅述心志,真实地展示了其细腻的情感世界。以朱淑真《断肠词》为基础文本,通过深度解读分析,梳理其心路历程,进而探求其隐藏于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后人誉为词中皇后。李清照词是从其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进行艰苦的艺术构思,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融合是李清照词用以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由此可以感悟作者的心与志。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着她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不断探求生命本质和不懈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她超越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礼教的束缚。用她独有的艺术才情和精妙表述,展现其敏锐的审美感受和匠心独运的审美视角。用真性情吟唱出一曲女性心底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美实际上是一种女性的装饰美,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女性的头饰、服饰及闺房之中,并且带有一种模式化、类型化。这种模式化装饰美的出现与词作形成的场环境和时人的审美标准以及词的发展有关。装饰美所具有的审美特征给予了温词女性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诗词格调径庭,对比鲜明。诗中驰骋议论,典雅凝练,其强劲的风骨、豪壮的格调,俨然一位叱咤风云的须眉男子,颇具丈夫气概,呈现出豪放俊逸的刚健美;而在词中,婉转抒情,呈现清新自然之气,宛若一位闺闱女子,颇具女性情怀,呈现出清丽芳婉的阴柔美。诗中的刚健豪迈与词里的阴柔温婉,都是作者人格的一个侧面。全面地显示出诗人兼词人的多向性格和人格魅力。这对于从整体上认识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诗经》和柳词在性质上具有巨大的差异,同时柳词中又存在着化用《诗经》的现象,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用俗于俗、用雅于雅、用雅于俗,对柳词化用《诗经》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探讨柳词对《诗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过去谈贺铸词,基本上是从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来论述,而很少从传播学的角度去进行考量。然而贺铸词之所以能够闻名当时,流传后世,恰恰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依靠了传播的力量。文章以贺铸词的传播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贺铸词兴盛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历代词学评论家对贺铸词的评价来探寻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爱伦·坡在诗歌中着力刻画死亡和黑暗,力图在丑恶中发现美,唤醒人们在污浊的物质世界中对美的渴望,并通过文字来实现美的永恒以及表达对生命的热爱。透过描写美女的死亡,爱伦·坡实践了其“为诗歌而诗歌”的美学取向,塑造了美的极致“天国之美”,以正视死亡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可贵。  相似文献   

19.
女性人物形象书写是花间词人创作的基本取向。但同为花间词大家的温庭筠和韦庄,其词风有着较大的区别。温词尤为注重名物装饰,韦词则常以舒畅、淡秀的笔触去描写女性的音容与情怀。温庭筠与韦庄词中所使用的语言,无论内容意识,还是外在形式,都带有强烈的女性语言特色。韦庄词以一种冷静旁观的角度去描写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往往是"被看"的"他者"和客体,而温词却与之相反,仍以闺阁女性的口吻述说着婉丽绮靡的相思愁怨。两种不同词风的形成,与他们的生活道路、师承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