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凉山地区重楼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楼的特征特性,并针对四川凉山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分析了重楼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地下块茎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诸多因素,凉山地区的美术教育较内地及发达地区相对落后,本文就凉山地区美术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葛藤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在荒山荒坡中的绿化及水土保持功能,认为:葛藤在凉山退耕还林、荒山荒坡绿化中具有巨大的潜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农民自发创造的实现其国家主人翁权利的伟大民主实践和创举。本文分析了凉山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课题组设计的“关于学校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全州500名教师进行调查(回收343份有效问卷)得知,目前凉山州内学校教育科研的现状是:1.中小学教师掌握的教育科研方法较少,并且大多数还停留在经验总结法和观察法的基础上,较多运用定性研究;而对使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定量研究还掌握不了。2.由于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导致教师对科研工作有热情,但却无从下手,最终变得不感兴趣从而丧失信心。3.学校领导对开展教育科研的态度是积极的、支持的,并且大多数学校还拨付部分拜研经费。4.教师对教育科研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途径(占45%)来获得;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自学来获得(占47%)。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凉山地区17个县市520个乡镇1 560个不同生态点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考察和整理,搜集到分布于该地区不同生态点野生荞麦资源的7个种和2个变种种子205份,植株标本96份,明确了该地区野生荞麦资源种的数量、特征,以及不同种野生荞麦资源具有比较明显区域性的3个主要分布中心,即海拔高度在1 000 m左右温度较高的东部和南部金沙江沿岸分布中心,海拔高度在2 000 m左右温度较低的中部分布中心和海拔高度在2 500 m左右温度较低的西部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7.
木乃热哈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150-153,159
凉山彝族为世系继承的幼子继承制,男女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婚姻上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同等级内存在等弟差别和变相的买卖婚姻。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样品加入法,用火试金测定技术,对凉山地区银锌矿分析,通过国家标准样品和外检样品分析,本法高效、准确、易操作,完全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凉山地区17个县市520个乡镇的1560个不同生态点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考察,明确了分布于该地区不同生态点的野生荞麦资源有7个和2个变种,同时也了解了该地区野生荞麦的原生境和三大主要分布中心,即海拔高度在1000m左右,温度较高的东部和南部金沙江沿岸分布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较低温度的中部分布中心和海拔高度在2500m左右,温度较低的西部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大学一年级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实验班(分别选用30%、60%、90%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一个对照班(选用现代体育项目)进行对比实验教学研究,试图以此来探讨不同比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对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锻炼态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州地区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的实地勘测和调查分析,从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路径及其演进特征,剖析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民国时期福州新本土民居的特性.研究表明:福州传统民居转型期的演进过程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冲突决定的,整个演进过程是这些冲突的调和和再平衡过程.通过分析转型期传统民居演进的特征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福州民居仍沿袭了传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与施工工艺,并局部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特征,而立面与开窗形式及装饰风格等,可以明显看到西学东渐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2.
梁山地区第三系狮子山砾岩是一套以泥石流积为特征的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笔将其命名为狮子山组。狮子山组的扇积物以筛状沉积和泥石流沉积最为典型,它们分别构成了冲积扇的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互相叠覆,形成了向上变细的退积型正旋回层序。狮子山组沉积时,梁山地区处于燕山运动后形成的山前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物源来自南面。古气候条件为半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13.
从蔗种的育成与管理、整地与种植方法、苗期与生长期管理、灌溉、收获与原料蔗的选择、轮作间种、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八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先进水平.认为广东“糖业复兴”运动前后的甘蔗栽培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步跨入了常规农业阶段.由于近代农学理论的指导,学者们对本地特色传统栽培技术作了科学的阐述,使近代技术向传统技术渗透并结合;同时又根椐本地风土,将外来的栽培技术揉合于本地技术之中,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甘蔗栽培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行了分科制与选科制的探索性实践,兼顾了升学与就业,在中学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民国时期普通中学实行的分科制与选科制,探讨其演变的历史轨迹,寻找一些规律性经验,将为当代的中学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并为解决我国普通中学所遇到的升学与就业的实际问题提供某些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对芍陂的治理是芍陂水利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现代水利技术逐渐被运用到芍陂工程中,芍陂治理呈现科学化、系统化趋向,其管理频度也明显超越前代,民间和官方均为此做出了贡献。治理芍陂成为民国时期整个淮河流域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复兴芍陂水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认真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对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和发展能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运用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借助计量学、数理统计学等手段,对包头市1992—2001年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制约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民政府时期的税收体制随着当时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经历了初期的国地分税,中期的县自治税收,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县两级税收和抗战胜利后的三级分税制四个阶段,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经济调节作用,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借鉴这一历史时期的税收体制的成败得失,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今天正在进行的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中国佛教复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藏传密教在汉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此次藏密的内陆传承虽然没有元、明、清时代帝王统治的大力护持,但传播的范围却更广,社会影响更显著。文章从清末民初藏密在汉地传播的时代背景、民国时期藏密在汉地传播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民国时期藏密在汉地的传播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权威目录《民国时期总书目》为主要依据,通过对民国时期自然科学图书的计量统计,分析其在出版方面的偏科现象、年度差异、地域分布差异等特点并探讨其原因,进而对民国时期的科学发展图景作出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