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蒙药作为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分支,是蒙古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蒙药历史悠久,理论独特,是蒙古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瑰宝.充分发挥蒙医药特色理论,有效保护蒙药资源,加快蒙药创新药物研究及产业开发,是蒙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从蒙药资源保护、质量标准、药理药化研究、炮制研究以及产业开发等5个方面对蒙药的现代研究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进蒙医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医脉诊理论是蒙医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脉诊作为蒙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是蒙医药学术领域中需要创新和发展的课题.本文就蒙医脉诊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点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对东方各国主要医学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日本医学、印度传统医学、斯里兰卡传统医学、泰国民间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的特点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明了蒙医药学的渊源及其突出特点,并提出发展蒙医药学的较系统的思路与建议,对蒙医药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蒙药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玉霞教授,女,蒙古族,1962年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蒙药材及蒙成药质量标准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药化学与药理教研室主任,从事蒙医药教学、科研工作30年,  相似文献   

5.
方证相关性问题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关系中医辨证论治和诊治方法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中医方证相关性算法研究,借助粗糙集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强大功能,在现有病例集上建立知识表达系统并进行约简,求出属性核及相关支持度,进而揭示方证的相关性.本研究是对中医理论现代化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为了弘扬蒙医药文化 ,总结和吸取 2 0世纪以来全球蒙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推动我国蒙医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在新世纪的发展 ,促进国际蒙医药学术界的交流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 ,于 2 0 0 1年 8月 18日至 2 0日 ,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了“2 0  相似文献   

7.
闻名海内外的辽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是全国首家集科研、医疗、教学、制药四位一体的民族医药综合性科研机构。来这里治病的不仅有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患者,还有日本、美国、荷兰、蒙古、法国、加拿大、印尼、俄罗斯等国家的病人。我们到过许多大医院,对西医西药、中医中药都有所了解,而对蒙医蒙药却知之甚少。此次有幸到了蒙医蒙药的发源地,与阜新蒙医药研究所吴力新所长促膝交谈,使我们对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民族的瑰宝——蒙医蒙药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蒙药治疗肝血管瘤两例报告白凤鸣,白金龙(辽宁省新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目前除外科治疗方法以外无很好的治疗措施,我们采用自拟蒙药“红花十二味丸”治疗两例此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病例一:康XX,女,57岁,阜新...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蒙医药学中服药最佳时间进行整理与总合,并对其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认为蒙医药学服药时间中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应“的规律.并认为这一特点与现代医学新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相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蒙医药学中最佳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蒙医药对妇女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对6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蒙药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治疗,与内服中药乳痹消治疗5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2%(P<0.01),得到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的蒙医疗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