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宁县地处卫宁地震带西段,历史上是地震多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地震引起的粉-砂土液化现象导致地基失效,通常伴随大规模的地面塌陷、滑移、地裂和喷水冒砂等现象。为了查清中宁县地基土地震液化的程度及危害,本文选用了全县范围内12个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数据资料进行地震液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活动断裂、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塌陷地震、滑坡、崩塌和孤立地形和不均匀地基等场地震害分析,预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场地震害的主要形式是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同时不可忽视其他震害的影响.利用砂土、软粘土层大量吸收地震能量来防止强震中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将成为场地震害分析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卞保国  张森 《科技信息》2007,(8):228-228
饱和砂土及粉土地震液化问题是岩土地震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多种可行的防治液化措施中,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结合碎石桩复合地基对碎石桩的密实、排水减压和减震作用做评述。  相似文献   

4.
胡庆  汤勇  朱萌  杨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5):15188-15193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标贯试验击数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结果显示本地区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深度在地震烈度Ⅶ度、Ⅷ度时超过20 m。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工程实践抗液化处理深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宁市防洪堤岸坡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做优劣排序,找出了失稳的原因,并结合南宁市防洪堤岸坡典型滑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可有效应用在堤防工程稳定的判别中.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制定防洪堤岸坡稳定的维护治理措施提供了依据,为防洪堤稳定性作出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敖江洪水特点和防洪堤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堤防管理维护的制度和方法,对堤防常见的裂缝和散浸病害,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具体处理措施探讨,可供同类工程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软土地基上堤防工程地震破坏的严重性以及土性参数变异性大的特性,将风险分析理论引入堤防工程当中,建立堤防工程地震风险评价方法.针对液化和滑坡两种主要破坏形式结合可靠度理论确定了相应的破坏概率计算模型,并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易损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堤防地震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拟定了堤防地震风险评价标准.将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时饱和砂土的液化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破坏,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穿越Ⅶ度地震区,如果采用隧道方案,由于隧道洞身及洞底主要穿越粉细砂层,在地震作用下极易液化.针对上元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基的液化机理,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试验数据给出了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3个典型断面的地基砂土液化深度.指出覆盖层较薄的江中段砂土液化深度将达到隧道底下1.5m处,可能造成隧道地基整体失稳,需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结论可为沉管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某病险防洪堤整治工程,基于Geo-Studio软件,利用该软件中的SEEP/W软件与Slope/W软件,对该堤防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以及设计洪水位骤降工况下的渗流与稳定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同时利用Slope/W软件对在挡土墙进行抗滑稳定和抗倾覆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堤防满足渗流与稳定设计要求,渗流并不是控制该堤防稳定的主要因素,正常蓄水位与设计洪水位下其稳定性主要由背水侧挡土墙的稳定性决定,而设计洪水位骤降工况下的稳定性则由临水侧挡土墙决定。Geo-Studio具有较强大的渗流和稳定分析功能,其计算成果可为较复杂的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砂土液化问题一直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河河漫滩段工程,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获取岩土体的动力学参数,利用岩土数值分析FLAC3D软件,砂土本构模型选为Finn模型,输入近场地邯郸台记录的实际地震波,对渠基砂土地震液化和渠道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动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超静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位于渠堤底部砂土层中,但渠堤底部砂土层由于初始应力较大,其孔压比不高,不会发生液化;在渠道底部以及渠堤外侧坡面平台至坡脚局部区域土体虽然超孔隙水压力较小,但有效应力小,超孔压比反而大,砂土层发生了液化;在地震作用下变形主要发生在渠堤和浅层地基土里,具有对称性;渠堤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在渠堤顶面发生震陷和拉裂破坏,在坡脚处发生水平侧向流动和挤压隆起变形.计算过程中,在渠堤及地基的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得到了地震作用过程中不同位置处超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位移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剪应变增量判断,在地震力作用下渠堤及地基中形成了贯通的剪切滑动面,易发生整体滑动破坏.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砂土液化特性的认识和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泽俊 《科技信息》2009,(35):352-353
针对苏北地区,粉砂土等作为筑路材料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用三灰土混合料代替粉砂土,就三灰土底基层混合料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在京沪高速I-9标段工程中使用,在整体性和力学强度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堤防隐患探测的复杂性,本文对堤防隐患的时间推移地球物理监测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堤防隐患探测的特点,然后以时移地震为例,描述了时移地震的正演思想、反演模型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数据匹配处理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了堤防隐患的时间推移地球物理监测的基本思路及要研究的关键内容.开展堤防隐患的时间推移地球物理监测的系统研究,地球物理探测必能在堤防隐患探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强地震易造成地基中倾斜砂土夹层液化后产生永久变形和位移,并诱发流滑现象,进而对上部结构产生严重破坏.基于FE-FD耦合有限元方法,综合考虑倾斜砂土夹层的坡度、厚度、埋深以及海水水位因素,对某近海人工岛二维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砂土层的坡度、厚度、埋深以及水位因素对人工岛的地震液化灾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显著,而水位的影响最不明显,特别是水位对超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影响非常小.人工岛的侧向扩展是在地震过程中饱和倾斜砂土夹层完全液化被触发后才得以发生,而且是在地震作用过程中某段时间内沿液化层斜面的有限滑动,其灾害程度比水平砂土层液化造成的破坏要大得多,而且易造成岛体不均匀沉降,对护岸造成严重破坏.该分析结论可为近海岸工程地震液化灾害评价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洪堤和河流上往往建有桥梁、涵洞等交叉建筑物,如何保障防洪堤的安全,同时又不影响这些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城市交叉建筑物进行防洪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防洪安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可视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和展望了可视化技术在地震砂土液化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初步探讨了地震砂土液化可视化评价系统设计准则和系统结构,这项研究对地震砂土液化的空间分析、地震液化灾害智能评价和预防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砂土地震液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砂土地震液化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即支持向量机方法。该方法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了各种影响因素和地震液化之间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可以对砂土在地震条件下的液化进行分析。基于已有的砂土地震液化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国外地震现场实例进行了预测,网络输出结果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实例研究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预测砂土地震液化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且区域性特点较强.曲靖断陷盆地主要发育于晚新生代以来,上新世沉积层厚约600 m.地层主要以湖积、冲积相为主,多以薄层或透镜体形态分布.文中收集了曲靖盆地内89个场地的92组粉质黏土和107组黏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给出的规范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土动力参数存在较大差异,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超越概率的降低,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特征周期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统计的土动力参数与实际值对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较接近,因此本文统计的粉质黏土和黏土土动力参数在曲靖盆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Ⅱ、Ⅲ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维  梁海安  赵明影 《科技信息》2010,(11):367-367,373
通过对220kV北兴输变电变电工程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近场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结合工程场址地震地质条件.对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计算。运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场址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的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给出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及地表水平向地震影响系数.确定了该工程场址抗震设防参数,为该输变电工程建设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对所选取的某个型工程软土场地,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出了基岩地震动参数;对场地的地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50a及100a超越概率水平为63%、10%和3%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该成果对河 西地区的工程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基一般由合大量粘土和粉砂土的一类细粒土,由大孔隙的有机质泥浆及松欢等土层构成。这些土层堆积越新,地下水位越高,堆积在土层的厚度越薄或者密度越小且作用在覆盖上压力小的情况下淇性质越坏而形成较多的软土地基。在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低路堤经常出现一些病害,如水毁、翻浆。很少存在象高路堤那样的稳定和侧向位移,以及施工中大的沉降等问题,开放交通后,经常发生路面不平整和路面破坏的现象。其原因如下:1、由于软土层上的路堤较低,路增不能得到充分压实,很难达到要求的承载力。2、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