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正义的自卫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典范。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反对外族侵略失败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基督教会积极投身于抗日爱国救亡运动.教会展开人道主义活动,救济和帮助难民.中国基督徒通过多种形式支援政府抗战,还利用与国外宗教和政治团体的联系,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争取国际援助.中国基督教会在抗战初期的爱国救亡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3.
桐油作为中国特产,在中国种植和使用已有千年历史。随着桐油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种国际商品后,桐油的用途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它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军备方面,这使中国的桐油贸易如日中天,桐油成为了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物资和创汇来源。在桐油贸易中,美国占有重要的份额,桐油对美国的经济和军备影响较大。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用桐油打开了美国对华援助的大门,改变了美国对华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抗日救亡思潮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主要思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群众性的思想潮流。抗日救亡思潮在广西传播的基本主张包括:1.主张政治民主、思想言论自由、实行宪政。2.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焦土抗战。3.主张动员民众,实行全民抗战。4.主张发展教育、加强文艺创作和宣传要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服务于军事。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一大法宝。八年抗战的全面胜利,也高奏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凯歌。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自始自终抗击着日本侵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大理虽是祖国边疆的一个小县,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抗战,“抗日救亡运动”的声浪传来,全县各族人民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同仇敌忾,积极投入这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尤其是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的滇西抗战,更是直接参与并付出极大的牺牲和代价,直到和全国人民一道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7.
"英美派"是国民党政权内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它缘起于清末民初国人的留学潮流,形成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外部环境。"英美派"政治上崇尚英美民主模式,经济上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外交上主张联合欧美、抵御日本。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的外交重心转向美国,"英美派"在争取美国援助中国抗日的外交活动中大显身手,成为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积极推行者,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依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不仅在反法酉斯战争的低潮期抵抗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给盟国以喘息之机,为盟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在反攻阶段到来之后,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援助了盟军的反攻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然而,国外某些学者怀着珍域之见,无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的巨大作用,说什么中国正面战场既不能坚持防御,也不能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中共领导的军队也不积极同日军作战;1944年盟军在所有战场的军事…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兵、商、学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国民党接受团结抗日的主张,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周边共同参加抗日战争的国家中,菲律宾是惟一没有应邀派遣官方代表参加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家,不能不令人遗憾。菲律宾是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之一。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美菲军退守澳洲,日本开始了对于菲律宾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犯下滔天的战争罪行。日军对于菲岛的殖民统治,以1943年6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军政"时期,日军直接对菲实施严酷殖民统  相似文献   

12.
在伟大的反对日寇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抗日战争中,湖南人民积极宣传抗战、支援抗战、献身抗战、决策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反侵略战争,这其中也包含国民党的一份历史功绩,对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应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回顾历史,不忘国耻,展望未来,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如芦沟桥事变不久,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中所指出的:是世界无产阶级及整个进步人类反对法西斯暴力的总斗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忱和爱国行为尤其令人钦佩。富有反帝爱国光荣传统的藏族僧俗人民及其爱国的上层人士,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道,团结合作,捐款捐物,支援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深夜十时开始,日本关东军按照日本军部预谋已久的侵略计划,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沈阳的“九·一八”事变。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这不能不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义愤。全国掀起了狂风怒涛般的抗日救亡运动。然而,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抗日战争,不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而是在推迟了整整六个年头的一九三七年的“七·七”抗战才开始。这期间,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复杂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一个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开始的。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一些史学家贬低或否定中国抗战的伟大作用,这是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对日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种种思考上:一是"大敌在前亟应团结御侮","共谋抗日";二是面对复杂环境,力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外交;三是抗战基本国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争取外援,不是依赖外援";四是中国的抗战与日本人民的反战行为联合起来,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希望中日和平友好外交.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7日,是半个世纪前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全面抗战五十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标志我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折,是日本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的起点,掀开了国共两党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的新篇章,最后导至我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个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本文拟就“七七”抗战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战争 ,杀戮之惨 ,破坏之烈 ,亘古未有。一九四四年日军在豫湘桂战役中三次入侵萍乡 ,恣意洗劫 ,给萍乡的历史留下了最耻辱的一页。在纪念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五十六周年之际 ,充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和地方史教育 ,是十分必要的。(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民由过去的单独对日作战 ,转变为和苏美英等同盟国并肩对日作战。整个战局发生了对中国抗日战争有利 ,对日本侵略者不利的变化。为了扭转在亚洲战场的不利…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对日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种种思考上:一是“大敌在前亟应团结御侮“,“共谋抗日“;二是面对复杂环境,力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外交;三是抗战基本国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争取外援,不是依赖外援“;四是中国的抗战与日本人民的反战行为联合起来,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希望中日和平友好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