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特区之窗     
SMP—R 系列通讯电源由珠海市中外合资企业泰坦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的 SMP—R 系列通讯电源模块单元,最近在邮电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检测,并被批准在程控交换机中配套使用,这是我国首家由邮电部通讯司指定检测的开关电源.通讯电源是通讯系统的命脉,它在效率和体积方面,是传统的线性电源无法比拟的,它取代传统的线性电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通讯用开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内燃机电子调速器的串行通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DSP 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双核控制结构,设计了其与AT89S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接口电路,DSP与单片机均采用C语言编程;同时发挥DSP的通讯增强特性,通过设定的数据通讯协议,实现了系统的串行通讯.该设计已成功运用于内燃机调速系统,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而且此设计适于多种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应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系统已逐步趋向于采用智能化系统.文中的智能型安全防范报警系统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由PC机、3块单片机、GPRS模块和密码锁按键模块等组成,具有监控、防盗、报警和通讯功能.系统的安装灵活简单,成本较低,防盗效率高,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基于Honeywell APP平台的TDC-3000 DCS实时数据采集方法,阐述了通讯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的设计思路,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B/S结构的DCS实时数据在局域网上的存取和应用问题.此技术已获成功应用并具有通讯系统结构简单、技术可靠、实施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静  杨继英 《应用科技》2005,32(6):10-12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浅海的基于定点DSP的跳频水声遥控通讯及控制技术.在浅海环境水声信道的多途效应造成水声通讯质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利用跳频编码抗多途干扰的优势及DSP芯片强大的实时数据处理功能,实现低误码率的水声遥控和控制.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相关试验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CAN总线通信技术在LTU90A智能摊铺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PEC2000系列车用微处理器模块,开发了LTU90A智能摊铺机,实现筑路工程机械自动控制;在通讯硬件平台的支持下,便于筑路机群各机种间通讯和远程故障诊断,有利于提高摊铺机路面施工质量和效率;针对EPEC车用模块,分析了CODESYS编程软件的开发、用户程序的设计及系统函数库的调用;利用CAN总线通讯技术在通讯过程中具有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采用CAN网络结构和CAN2.0B数据包的定义,将数据传送分为3种发送级别.由于摊铺机工作环境恶劣,为了提高系统通讯的可靠性,在CAN的MAC层已具有CRC校验的基础上,增加一级求和取模校验措施.实践结果表明,CANBUS系统可靠性高,便于扩充,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7.
无线通信信怎技术因为其成本较低,覆盖面广,受众人群较多,已成为新兴的通讯手段,本文主要讨论无线通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领域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之间桥梁的模数转换器的应用已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9.
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红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和移动通讯的设备中,基于WinCE的嵌入式开发越来越多。本文重点探讨了微软嵌入式操作系统PocketPC 2002下红外通讯程序的两种编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光纤通讯技术应用于高电压环境中的测温系统,实现被测对象和监控端的隔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稳定的数据通讯模型,并据此完成了测温系统通讯协议的设计.阐述了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技术完全满足分布式多目标集中监测系统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可靠传输的需求,并已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环境温度监测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东省"三渔"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2008年和2011年对广东省海洋捕捞渔民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广东省海洋捕捞业受制于捕捞技术滞后、捕捞强度过大、捕捞成本提高、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现代金融业欠发达等因素。应通过金融贷款、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渔民购买大船,改进渔港等基础设施,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休闲渔业等措施,保证广东省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海洋渔业资源二次非线性捕捞的动力模式,研究了渔业资源生物量(资源量)增长与增长率和捕捞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与其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捕捞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资源生物量下,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越大,所要求的资源生物量增长率就要越大.为了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捕捞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采用合理的捕捞策略,我们才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才能避免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枯竭.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渔业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海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的量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计量了1994~2005年我国近海渔业的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并以此计算结果对我国近海渔业管理的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认为能力产量与能力利用度两个指标在我国近海渔业管理中具有参考作用。能力产量作为渔业管理的指标较实际产量更敏感,更具有指导意义;而能力利用度在地区间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中,可以作为捕捞效率的综合指标,有利于对渔业管理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因此建议将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作为我国近海渔业管理的两个指标,以使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的管理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IUU捕捞(Illegal,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是国际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害。国家之间应当尽快缔结国际渔业合作协定,共同承担打击IUU捕捞的义务。沿海国应通过对渔获物的管理,强化对外国籍渔船的准入制度、渔船监测系统的配备、独立观察员的设置等措施,实现防范和管制IUU捕捞的目标。我国应借鉴国外渔业法的经验,通过国际合作与国内渔业管理执法等措施,防范、遏制与消除IUU捕捞。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地区渔港众多、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若不分主次进行平均投资,则无法形成优势项目.只有对渔港进行科学的布局规划,才能有效利用资源,使渔业发展更加有序,从而保证海洋渔业的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满足人民生活对水产品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捕鱼、海上运输、陆上运输、码头装卸、水产品加工、港口建设和改型等费用,以及水产品销售收益,建立了一年总费用最低(或总效益最好)的数学模型.算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遍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地方渔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浙江蟹笼渔业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分析研究了蟹笼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捕捞力量与产量、产值的发展概况,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的变化。分析研究了10年来蟹笼渔业产量变化的缘由,探讨了蟹笼渔业对三疣梭子蟹资源衰退的影响,并对舟山市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2~2004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主要捕捞鱼种的生物学资料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对东海区近3 a季节间的资源密度、渔业生物学性状以及历年来的渔获群落结构组成、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动态比较,分析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维持在历史高水平,但主要是依赖于超高的捕捞力量、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使群体资源得到暂时的养护等措施.主要经济鱼种的亲鱼量年间变化不大且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渔获物小型化、利用资源主体以当龄鱼为主、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下降等过度捕捞现象十分明显,资源基础相当脆弱,渔业资源衰退之势仍在加剧.秋季调查资源密度的年间波动取决于补充量水平,其水平的高低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锴 《科技信息》2011,(27):128-128,108
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实践证明不能过度开发。本文以单种群渔业资源作为对象,研究其在人为捕捞情况下,如何使捕捞量最大或经济效益最优的问题。这在现实的渔业生产和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东海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近几年调查研究和监测资料,对世纪之交东海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评价,并较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针对目前东海渔业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合理、科学和持续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实施拖虾休渔期、规范电脉冲捕捞和管理、完善张网休渔管理、加强梭子蟹资源保护、严格渔具标准、限制作业调整范围等渔业管理方法、措施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