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须及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乙醇提取,柱层析比色的方法对玉米须及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须中黄酮含量为1.493%; 不同乙醇浓度及不同浸泡时间的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不同,以室温下50%的乙醇浸泡10d的玉米须酒中总黄量酮含量最高,并对玉米须酒的制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仙人掌和芦荟进行7种成分的测定、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仙人掌变态茎的表皮中,物质含量丰富,茎肉是低蛋白食材;芦荟叶肉中活性物质含量多,而且部位专一;仙人掌和芦荟均为嫩茎、叶器官中各物质含量高;可食仙人掌SOD活性、蛋白质、叶绿素、可溶性糖、总糖含量高,多存在于表皮中;可食芦荟VC、还原糖...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提醇沉法、DEAE纤维素柱层析、交联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提取并纯化得到一种玉米须多糖,利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MTT法对人肝癌细胞Hep G-2抑制实验对该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和抑癌能力进行测定,利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了该多糖的分子质量,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IR)、薄层层析法、气质联用法(GC-MS)、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该多糖的单糖组成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和抑癌能力,DPPH和ABTS自由基被清除50%时该多糖浓度分别为0.0312 mg/mL和0.1173mg/mL,当浓度为4mg/mL时,该多糖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率达18.3%.HPGPC结果表明该多糖分子量为44465Da.由结构分析结果推测,该多糖是一种由D-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组成的β构型的多糖.  相似文献   

4.
将干燥玉米须水煮提取,提取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别分离两种提取物得到4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香草醛(1)、硬脂酸(2)、尿囊素(3)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鲜芒果不同状态下物质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衰物质SOD、POD、脯氨酸,营养物质蛋白质、黄酮、Vc,糖类物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总糖的含量变化,对鲜芒果的果实发育大小、着色、逆境、保鲜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OD各状态下活性低、变化小;还原糖除保鲜外其他3种状态下也含量低、变化小;蛋白质在发育和保鲜状态下含量低、变化小。2)其他抗衰、营养、糖类指标在不同的状态下均是或高或低、或强或弱的波动与激烈变化,并呈现各具特点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干燥玉米须粉末甲醇浸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利用核磁数据分析及与已知化合物相比较鉴化合物结构为:正十六烷酸(1)、黑麦草素(2)、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β-谷甾醇(5),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干燥玉米须粉末甲醇浸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利用核磁数据分析及与已知化合物相比较鉴化合物结构为:正十六烷酸(1)、黑麦草素(2)、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β-谷甾醇(5),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从玉米须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从玉米须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以1∶100(W/V)的料液比提取3 h,提取温度为80°C。优化的玉米须黄酮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玉米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生理活性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玉米须膳食纤维的提取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5℃,pH=7.0,时间10min,提取液用量80mL/g,此条件下产率为10.80%。正交实验确定了化学法提取玉米须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0.5h,NaOH的质量分数是0.1%,料液比1:120,此条件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83.98%。同时分别采用化学法、酶法、酶与化学结合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且对3种方法所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进行了分析比较。化学法所得到的产品生理活性最好,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15.4mL/g和615.27%。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结晶、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干燥玉米须甲醇提取液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酰胺类化合物.分析化合物核磁数据及与相关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是:尿嘧啶(1)、顺-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反-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反-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⑷、顺-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其中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以甜玉米为试材,通过生、熟、单一、复合不同类型3个级次的果汁单一和综合比较,分析在保鲜过程中SOD、POD、Vc、黄酮、脯氨酸等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表明:1)SOD 活性熟甜玉米果汁高,不同级别中三级的高;2)POD 活性生甜玉米果汁高,不同级别中一级的高;3)Vc 含量生甜玉米果汁高,不同级别生、熟表现不一;4)黄酮含量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均表现不一;5)脯氨酸含量熟甜玉米果汁高,3个级别均是前高后低;6)生、熟甜玉米果汁单一和复合比较各物质分别的趋势总体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银杏胚乳发育时期生理变化与其胚性感受态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高感受态的银杏胚乳外植体,为开展银杏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及建立银杏体胚发生体系提供支持。【方法】以6月10日—9月15日不同时间段的银杏胚乳为材料,研究各时间段银杏胚乳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黄酮、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与其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相关性。【结果】银杏胚乳发育及其胚性感受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6月10日—6月30日,此时胚乳虽然细胞生理代谢旺盛,含水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比值较高,易诱导愈伤组织,但其愈伤组织为松散易褐化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感受态水平较低。第2阶段为6月30日—8月10日,期间的胚乳抗性酶活性、黄酮含量、IAA与ABA比值都处于较低水平,而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与ABA的比值处于较高水平;第3阶段为8月17日—9月15日,其胚乳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黄酮含量达到峰值,IAA与ABA的比值处于较高水平,且ZR+iPA与ABA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胚性感受态水平高,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最高。第2阶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比第1和第3阶段都低,胚性感受态也较第3阶段低。【结论】3个不同阶段胚乳发育时期胚性感受态强弱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第3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7月20日—9月15日的胚乳胚性感受态较高,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较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中生精细胞的自发性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组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材料,采用TDT原位末端标记法在其石蜡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探讨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中生精细胞的自发性凋亡规律.结果发现:小鼠生精细胞从生后开始就存在自发性凋亡现象,生后1~15 d,凋亡精原细胞数目不断增加;至生后第15天时达到峰值,且15 d起个别初级精母细胞也开始出现凋亡;至27 d时,极少数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出现凋亡;至30 d时凋亡细胞基本为精原细胞;而33 d时各类型生精细胞均存在凋亡现象;至36 d时凋亡细胞又重新集中于精原细胞,并延续于此后各期.上述结果表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凋亡细胞主要为精原细胞;自发性凋亡活跃期发生于生后1~33 d,与生精细胞的首次发育成熟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糖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玉米粉乳酸发酵饮料中的糖含量 ,以 Hypersil-NH2 为分析柱 ,乙腈 -水为流动相 ,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 ,可以将饮料中果糖、葡萄糖、乳糖和多种低聚麦芽糖较好地分离 ,并测定其各自的含量 ,所得结果良好 ,变异系数为 0 .81%~ 2 .5 %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6~ 0 .9999,回收率为 97.0 %~ 98.5 %。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以吉甜6号、粤甜3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的植株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间性状变化规律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超甜玉米的株高和叶片数变化比较稳定 而穗位高变异程度最大,最易受环境影响 其次是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粤甜3号和吉甜6号为材料,初步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超甜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超甜玉米的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变异幅度较小,穗轴重、鲜百粒重和单苞鲜重变异幅度较大;在各产量构成因素中,鲜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对单苞鲜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主要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超甜玉米品种佛甜2号为材料,从授粉后第16 d开始,每隔2 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百粒鲜重,水分、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WSP)、总淀粉的含量,探讨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籽粒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籽粒鲜重呈线性增加,含水量呈线性下降,还原糖含量呈直线下降,蔗糖含量表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授粉后28 d达到最大值,WSP在授粉后24 d达到最大值,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4 d。  相似文献   

18.
肌醇对玉米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40mmol/L肌醇浸种处理玉米种子,可以提高术米幼苗的抗寒性。胝温胁迫后,处理组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小;恢复生长后,处理组4种酶活性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分析了皱疤坚螺(Camaena cicatricosa)不同发育时期3个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得到19条基本谱带,其中有4条为公共谱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组织之间酯酶同工酶存在差异。在相同组织的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同工酶酶谱是相似的,但在谱带上也存在有细微的差异;肝的酯酶活性最大,足的酯酶活性最小。以酶谱为性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发育时期足和外套膜的相似性比较大,肝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了较大变化,而且依成体肝、亚成体肝和幼体肝的顺序与其它组织依次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