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多因素正交配比的方法,研制出了复合西瓜纯味果酱的最佳配方和产品,并进行了恒温与变温的保鲜研究,结果认为:1)多复合最佳配比为A3B2C2D1;2)恒温保鲜3 料复合果酱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稳定,4 料复合果酱酸碱度较稳定;3)变温保鲜可溶性固形物及酸碱度均是6℃好于30℃,各物质稳定;4)6℃对复合果酱保鲜效果佳及相对时间较长,且21d 时仍鲜靓.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单一和三类新型果酱的配比筛选,结果选出单一和新型共7个最佳配方,经过对最佳配方的各类果酱进行常温保鲜研究,表现为各类果酱糖变化缓而平稳,酸值为由弱酸性向强酸性波动变化,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大众所需的口味确定适宜糖酸值的最佳比.  相似文献   

3.
选用11种不同果品作为果料,进行了果料原始糖、酸、硬度的测定,研制了单一果酱4组、两料复合果酱4组、3料复合果酱4组,认为利用果料的原始甜、酸、香确定果酱口味,更适合现代人精食的口感和需求,是今后果酱发展的方向,为果品保鲜、加工、贮藏带来显赫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高糖果酱的缺陷,用三叶木通鲜果与干制桑葚为原料,加工研制低糖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三叶木通鲜果和桑葚复配比、木糖醇和柠檬酸添加量及果胶添加量进行筛选。根据感官评分,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低糖三叶木通果实/桑葚复合果酱配方。结果表明,低糖三叶木通果实/桑葚复合果酱的配方为三叶木通果实酱与桑葚为7∶3,木糖醇用量为16.13%,柠檬酸用量为0.15%,果胶用量为0.32%时,添加0.025%的氯化钙和0.05%的D-异抗坏血酸钠,可得到质地良好的复合果酱产品,所得酱体呈紫红色,有光泽,酸甜适口,组织状态良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52%、pH为3.83、总糖为38.36%、黏度为26.25 cm/30 s。产品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符合现代人群低糖食品消费观念,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风味和营养俱佳的低糖复合果酱,以新鲜的苹果、山楂和胡萝卜为原料,以原料比例、加糖量、复合增稠剂比例和浓缩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低糖复合果酱最佳配方为:原料比例3:2:1(苹果:山楂:胡萝卜),加糖量20%,复合增稠剂比例1:1(果胶:黄原胶),浓缩时间18 min.在储藏6个月内,果酱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酸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菌落总数有所增加,均符合国家标准.另外,果酱储藏6个月内感官评分下降,在第6个月时,因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引起口感不适.  相似文献   

6.
以桑叶和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桑叶和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出了桑叶最佳浸提条件及其与茶复合饮料的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桑叶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料水比1:40;桑叶和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桑叶汁/茶汤比5:4(体积比)、蔗糖7%、柠檬酸0.15%.  相似文献   

7.
以枇杷为主料,花、果、菜为辅料配制复合果汁,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研制和精选,对最佳配方的单一果汁与复合果汁进行保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物质SOD、POD 鲜汁高,之后急剧下降;抗性物质黄酮、脯氨酸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营养物质糖和pH 值相近层次呈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合果蔬营养果酱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因子试验找出原料最佳使用范围,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原料的最佳配方:草莓、番茄、红苕、胡萝卜原料的最佳配比为8:4:1:3:1,加等量糖,2‰柠檬酸。  相似文献   

9.
花色大豆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大豆为主要基料,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大豆冰淇淋的最佳工艺配方,并以此为根据,研制出了果香型花色冰淇淋、果酱型冰淇淋、乳酸发酵型大豆冰淇淋的最佳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以胡萝卜、红枣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主要研究了枣汁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最佳复合汁配方,并对枣汁的澄清和复合汁稳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是:干枣和水质量比为1:7,浸提温度70℃,pH值5.0,浸提时间8h;复合汁最佳配方为:复合汁含量70%,胡萝卜汁/枣汁(V/V)比6:4,糖度14%,柠檬酸量为0.10%;海藻酸钠用量为0.15%时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配比的方法,筛选出了杨桃复合原味果汁的较优配比,对其成品进行了不同时间的保鲜分析,测定了保鲜过程中SOD活性、VC含量、pH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动态变化,经探析研究,明确认为:1)杨桃+甜瓜+雪梨+西瓜的4次复合原味果汁口感、色泽、透性、营养较好.2)保鲜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pH和可溶性固形物波动变化值趋低;SOD活性呈峰谷式降低,VC含量为稳幅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交联聚合物体系对油层进行深部调驱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在70℃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一种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其主剂基本组成为0.30%聚合物+0.08%有机铬+0.10%六亚甲基四胺+0.08%苯酚。为延长该体系的成胶时间,考查了延迟交联剂草酸钠(SO)对体系成胶时间和强度的影响。选定SO的质量分数为0.04%时,体系的成胶时间约为48h,成胶强度约为0.057MPa。矿化度、温度、pH值等因素可对体系的成胶性能产生影响。在70℃条件下,当Na+质量浓度小于36000mg/L,Cacl2质量浓度小于1000mg/L,pH值为5—7时,体系具有较好的成胶性能;体系在60—90℃条件下生成的冻胶强度大于0.056MPa。使用单管岩心驱替试验模拟了体系的调驱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的调驱效果较好,水驱后采收率提高幅度高达20%以上,封堵率大于95%,加之70℃下成胶时间在48h以上,可以达到油层深部调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樱桃-拐枣多糖-油橄榄果汁低糖复合果酱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陇南黄樱桃鲜果为原料,添加油橄榄果汁和拐枣多糖等成分进行加工,研制低糖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木糖醇、柠檬酸、拐枣多糖和油橄榄果汁添加量进行筛选。根据综合感官评分,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低糖复合果酱的配方。结果表明,低糖复合果酱的配方为黄樱桃果肉50%、木糖醇添加量为17.30%、柠檬酸添加量为0.17%、拐枣多糖添加量为0.43%、油橄榄果汁添加量为5.53% 时,添加0.15% 的氯化钠、0.02% 的氯化钙和0.05% 的D-异抗坏血酸钠,得到质地良好的复合果酱产品。所研制的复合果酱,酱体呈鲜黄,有光泽,甜酸适口,组织状态良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5.69%、总糖为34.36%、pH为4.20、黏度为25.76 cm/30s,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奶牛废物厌氧发酵产气的最佳温度和TS(总固体),本文分别研究了奶牛废物TS为6%、8%和10%的浓度下,温度为30℃、35℃、40℃、45℃、50℃条件下厌氧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及产气量。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不同TS值下,温度为30℃、35℃、50℃时,pH值由高变低再升高,当温度为40℃、45℃时,pH值则由高稍有降低,后趋于稳定;在温度一定条件下,不同TS值的奶牛废物随时间的产气趋势基本一致,且随着温度的增高,其达到最佳产气的时间越短。综合考虑产气率和能耗,温度为35℃、TS 8%为牛粪厌氧发酵产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酯化酶细菌的代谢产物特征。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酯化酶细菌,用B 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改变发酵时间、发酵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用乙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嗜热葡糖苷酶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甲醇及各种高级醇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酯类物质则逐渐增加;随发酵初始pH值的增加,酸类物质有所减少,在pH为7.5时,产生了较多的酯类物质,但乙酸、3-羟基-2-丁酮、乙醛和3-甲基-丁醇等代谢产物不会随发酵初始pH值变化而变化;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种类有所增加,当培养温度为35℃时,产生更多的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湖相碳酸盐岩有机质热演化产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泌阳凹陷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热模拟实验,对有机质演化特征、释放气体组分及含碳气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获得了以下认识:(1)释放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烷烃类气为主,含有少量烯烃气体,在300~400℃时达到气体释放峰,随温度的升高,C4~C5较重烷烃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随温度的升高释放量增大,主要为碳酸盐分解贡献;(2)含碳气体碳同位素随温度的升高增重,在气体释放峰温度段350℃左右时发生明显“转折”,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变重,结果造成在不同的热演化阶段碳同位素值有较大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MRS琼脂培养基和BCP培养基为载体,通过目测茵液浑浊度及生长状态,测定菌液OD600值和培养终点时的pH值,对从乳制品中分离出的乳酸茵的生长温度及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缓冲液的培养基中,在pH为6.5~8.5、38℃培养时,所有茵株生长良好.当环境条件超出这一范围时,乳酸茵生长受到抑制.从OD600值可以看出,实验分离到的10株茵最适pH都在6.5左右,最适生长温度在38℃左右,但pH值与温度的范围在各茵株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温度、pH值、叶位及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对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光照及三氯乙酸(TCA)对NR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硝酸还原酶在24℃,pH 7.5下的活力最高;不同叶位,刚刚展开的叶片(心2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它叶位;NR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活性不同,以15:00的活性最高。不同测定条件下,与照光处理相比,黑暗条件下的酶活性显著提高。此外,加入变性剂三氯乙酸使玉米叶片内的NR活性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贮藏对秀珍菇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温度和贮藏条件下秀珍菇SOD和POD活性与商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PE膜4℃条件下密封贮藏效果好,此时菇体色泽正常,失水率只有3.690%(8 d);低温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菇体内POD的活性和褐变程度,维持SOD的活性;贮藏温度对保鲜期的影响是贮藏温度愈低,保鲜期愈长,4℃下可保鲜8 d以上.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甜菜种子萌发速率和线粒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甜菜种子萌发速率和线粒体活性的影响。在 7,14和 2 0℃中甜菜种子萌发 5 0 %需要的时间分别是 7,3和 2 3d ;萌发 5 0 %的热时间大约是 46℃·d。在 7,14和 2 0℃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线粒体中 ,总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 (CCO)和苹果酸脱氢酶 (MDH)的活性随着萌发进程增加 ;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1880 0 ,35 0 0 0和 36 0 0 0的蛋白质随着萌发进程降低 ;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2 2 0 0 0的蛋白质在 7℃中逐渐增加 ,在 14和 2 0℃中则先少量增加然后下降。 2 0℃中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线粒体的CCO和MDH的比活性和总活性比在 7和 14℃中高。这些结果表明 ,萌发温度显著地影响种子的萌发速率、线粒体的CCO和MDH活性以及较小相对分子质量热休克蛋白 2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